李萌萌 田书格 黄倩
摘 要 随着国内IP热度的持续发酵,网络文学产业圈层借助数字化媒介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动者集聚资本投入到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为网络文学IP产业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进而可被用于解析网络文学场域内部构成和资本运作规律,解构产业链组成,挖掘场域内外部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网络文学IP产业链跨场域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场域理论;网络文学IP;产业链;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2-0040-04
在社会消费趋势、资本助推、粉丝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网络文学已经实现从传统文学产业中的裂变,并借由泛娱乐圈层的延伸与深化由原有的单一场域向多元场域实现扩散,并形成了以网络文学IP(Intellectual Property)为中心的产业生态体系。所谓IP,原意指的是知识产权。现在语境中大多被视为集互文性、可识别性、可转化性、强传播性、高变现性等特征为一体的网文符号,该符号可以通过多渠道出版方式实现在不同媒介领域的内容再创、形式转换和信息交互等活动。布迪厄所提出的场域理论为分析网络文学产业提供新视角,可以进一步剖析其实践活动的本质和运作逻辑。
场域理论是基于实践提出场域、惯习、资本的一系列的概念,是布迪厄社会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他认为,场域是一个由社会地位组成的空间,里面散布着行动者与组织,而这些行动者与组织的位置由他们所拥有或能掌控的各种种类与数量的资源所决定,布迪厄将这种资源称为“资本”[1]。在布迪厄的阐述中,资本包含四类,即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各个持有一定资本的场域行动者通过竞争来实现资本最大化,获取社会地位。约翰·汤普森在布迪厄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第五种资本,即“知识产权资本与人力资本”[2]。“惯习”则指的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思维偏好。它作为一种无形力量,可以用来约束实际的生产过程。在布迪厄的理论中,社会活动是一个由行动者在场域内惯习的影响下争夺资本和权利的实践过程。具体可以表述为(惯习×资本)+场域=实践[3]。
文学场域在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引领下实现了创作范式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经济资本为主的子场域——网络文学场域。网络文学IP产业是网络文学场域中各个持有一定资本量的行動者通过缔结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循着一定社会惯习追求资本的实践活动,其场域与文学场域为从属关系,因此网络文学场域也存在两条原则:不能自主的原则和自主的原则。前者一方面指的是网络文学场域内部的“自律原则”,其中各个行动者凭借资本禀赋参与社会关系网络的竞争和合作活动实现资本积累,进而赢取社会权利。这种竞争和策略的目的是生产有价值的符号商品,而符号商品的价值依赖于有关的消费者社会对它的归类,符号竞争的胜利意味着一种符号商品被判定为比其竞争对象拥有更多的价值,并可将之强加于社会,布迪厄称之为“符号暴力”[4]。另一方面又包括来自场域外部的“他律原则”。通常由场域权力较大的场域作用于较小的场域。后者则是从哲学角度认为网络文学开辟了人类的思维道路,割裂现实与想象。
综合场域理论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对网络文学产业链中的五类资本进行解构,从产业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提出提高网络文学场域实现场域共振效应的产业链改进举措,目的是制衡网络文学场域内部关系网络,提高网络文学场域在整个文学场域的权利。
经过长时间的内容发酵和商业价值转化,网络文学场域已经具备丰富的IP场域内部结构,并能够跨媒介来缔结社会关系,链接各个场域的“行动者”共同行动,追求场域权利。鉴于此,本文将从场域理论的视角下探析网络文学IP产业的结构组成,结合目前资本分布情况和运作情况并找寻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之处。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国内网络文学产业规模突破4.55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规模占据4.53亿),同比增长4%[5]。经过国内网络文学IP产业的摸索,网络文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且已经由粗犷式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并形成了以内容生产为上游、IP版权开发与内容产品化制作为中下游的跨场域互通型产业链。
按照场域理论的逻辑,网络文学场域是由参与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各个活跃“行动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他们不断在“惯习”的约束下通过资源置换和运作来改变场域内部关系,力求快速积累资本实现在原子场域基础上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其中,在网络文学产业链中各个资本要素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各个环节,而是相互交叠渗透在场域的各个子场域。
如图1,网络文学产业主要是以作家所创作的集聚文化资本、象征资本以及知识产权资本的文学内容为产业链上游,其背后依托的诸多创意生态平台。其中,掌握诸多资本要素的作家在撰写作品时利用网络文学场域内“惯习”进行文字、语言、漫画等符号输出不仅可以更好顺应社会思潮变化,而且还可以与其他“行动者”制衡,提高自身在场域内部的资本权力。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读者群经过分化也会一部分转换为作家来参与资本积累过程。在网络文学IP形成的基础上,中下游的“行动者”向作者购买文学作品版权进行内容产品化制作,以互文叙事的方式促进IP场域与其他场域的跨媒介横向融合。网络文学产业链下游大多指的是游戏、玩具、服饰、线下体验馆等衍生品的开发制作,目的是弱化网络文学上游与下游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感,强化代入感和体验等带来的网络价值变现。在网络文学产业链的中下游,各个“行动者”凭借持有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象征资参与价值增值活动,并通过社会资本扩大资本集聚效应,在竞争与合作之下共同推动网络文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