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百年来,苏州太湖流域人才辈出,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因此,挖掘和利用太湖民俗文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将太湖流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借助太湖民俗文化教育丰富幼儿的游戏,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同时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太湖民俗文化;园本游戏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幼儿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我们的幼儿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来自于这方土地,而太湖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重要的开发价值。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太湖圈的城市化进程在高速推进,我们苏州太湖流域所特有的人文资源在逐渐销声匿迹,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形成和创造的生活模式及文化的多样性在慢慢趋于单一化。因此,挖掘和利用太湖民俗文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将太湖流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借助太湖资源丰富幼儿的游戏,同时本课题对于地方课程建设和园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也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一、活设环境、别具匠心,让环境说话
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产生愉快、振奋的情绪,形成愉悦和谐融洽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活动的效率。要使幼儿得到发展,环境是首要条件。
1.楼梯文化,凝集智慧
为了让幼儿随处可见、可感、可触我们的太湖民俗文化,让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能“说话”,我们幼儿园通过反复策划,凝聚教师智慧,家长力量,利用废旧物品和本土材料进行环境开发,组织幼儿一起参与制作,以“太湖里的宝贝”、“绣”、“编”、“雕”、“琢”等为主题创设楼梯走廊文化,从而发挥环境最大的教育作用,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游戏室场,凸显特色
另外,我园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孩子构建了模拟民俗生活的场所,创设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太湖乐”游戏专用室场,它分“东渚百匠街”、“太湖人家”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大主题。“东渚百匠街”中有三个操作区域 :“刺绣苑”、“雕刻轩”、“编织坊”、“品茗阁”, 孩子们在百匠街做做刺绣,刻刻玉器、橄榄核,炒一炒绿茶品一品香茗,编编稻草,体会传统手工的精巧,也了解和掌握了刺绣、玉雕、核雕、编织等传统民间手工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的文化也得以传承与发扬。
在我们老师的精心布置下,充满吸引力的“太湖民俗文化”走进了幼儿的视线,融入了幼儿的生活。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开阔了眼界,获得了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知识。
二、整合课程、有机渗透,促幼儿发展
(一)民间体育游戏与晨间户外锻炼相结合,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有趣,种类繁多,形式灵活,很多游戏不受场地、设备、人数、时间的限制,幼儿可以在走廊、教室、操场等任何一个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开心地展开游戏,如:跳橡皮筋、跳绳、跳格子、踢毽子、车铁环、结绢头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降低活动难度、加强个别指导等,让每个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相结合,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活动区作为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一些传统的太湖民俗文化与其有机整合,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促使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健康成长。
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的,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结合区域活动创设一些民间艺术区,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和材料,利用区域活动"活动性、游戏性"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幼儿园在班中开设了各种工艺坊:如编织坊、印染坊、剪纸坊、民间劳作坊、刺绣坊等,每个区域中还投放了孩子们喜爱的生活化操作材料和工具,如让孩子学习掰辫子、编织渔网、织围巾,刺绣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
(三)民间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淡雅的独特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们就通过欣赏图片、录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我们太湖古老的文化底蕴、著名绣娘的故事、苏绣的一些基本针法等,还带领幼儿走出校门,去参观镇湖的绣品一条街,走访身边的绣娘,激发幼儿学习苏绣的兴趣,激起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继承、发扬民间文化的兴趣。
三、挖掘资源、积极参与,积共育合力
在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中,不仅应做好幼儿的在园教育,还应注意挖掘、开发、利用家庭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多方位多渠道对幼儿产生影响,才能更好地促进民间艺术教育有效地开展。
幼儿园或班级会在期初家长会时向家长宣传介绍太湖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主题,调查了解家庭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邀请家长参与班级课程活动中来,与幼儿园合作开展教育。如:“端午节”时开展了家长与幼儿亲子包粽子活动,幼儿也从中了解了粽子的种类、不同口味和制作方法;“中秋节”会邀请了奶奶为我们现场指导制作兔子灯笼,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冬至”时邀请家长和幼儿制作地方美味菜肴,感受“冬至大如年”的热闹景象;元旦时邀请剪纸高人爷爷来为幼儿展示剪纸作品,讲解剪纸过程等。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拓宽了教育的途径,同时也更好地加深幼儿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喜爱之情。
挖掘太湖民俗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还增强了家园合作,密切了家园联系,更使我们领悟了依托太湖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也能优化园本游戏课程的内涵与真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1年9月
[2]《陈鹤琴幼儿游戏观》 体育学刊2008年1月
作 者:韩晴兰 出生日期:1981.08.06 性 别:女 籍 贯:江苏苏州 学 历:本科 职 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幼儿园 2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