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
摘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人才市场对BIM技术人才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构建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技工院校教育改革工作中的核心任务。本研究尝试结合技工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分析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各行业正在探索BIM技术的深度应用路径,旨在推动绿色建筑、环保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行业发展对BIM技术人才的成长提出了强烈呼吁,技工院校需要积极投入到BIM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精准就业能力。针对当前技工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技工院校应该树立反思意识,主动结合经济新常态参与教育改革活动,提高技工院校的技工人才培养能力。
1.基于BIM技术为特色开发课程、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
面对BIM技术在行业生产活动中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岗位调整也是必然,基于此,技工院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岗位能力提升,探索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路径,深化“专项——综合——顶岗”三阶段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前四个学期积极运用理实一体、校内外实训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学生的识图能力、技术素质与管理能力。第五学期,基于BIM技术开展模拟实训教学活动,组织场地模拟、碰撞模拟、现场施工模拟、项目管理模拟等实训项目[2]。
2.1BIM课程开发
技工院校应该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课岗对接”。技工院校要具体结合行业企业对岗位工作者的技能要求,依托行业标准构建BIM课程体系,开设BIM建筑模型课程,并把BIM课程模块分别放到建筑识图、建筑材料、项目管理、工程结算、建筑施工等课程中去,组织职业能力比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基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使专业课程和行业人才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2.2BIM建筑模型课程
第一,建筑识图+BIM模型。依托技术手段建立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学习运用11G平法图集,分组识别、碰撞试验,进一步分析得到建筑结构和管道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模拟图纸会审,弥补设计缺陷。
第二,建筑材料+BIM模型。为了测验建筑材料性能、推动成本控制目标落实,可以基于建材实验室,运用BIM软件完成上述目标,构建材料管理模式,借助软件完成采购管理、库房管理、结算支付等任务。
第三,建筑设备+BIM模型。在管线综合方面BIM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建筑施工中暖通、给排水、消防等工程施工技术和建设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复杂,因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BIM软件以可视化功能为基础,开展专业碰撞与精准预留预埋的施工管理目标,学生应该具备这部分专业技能,这是BIM技术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3]。
第四,建筑施工技术+BIM模型。结合施工技术开展BIM模型课程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熟悉建筑施工流程,突出施工原理和施工组织需求,借助BIM软件可以开展环境模拟教学过程,教师在模拟过程中担任企业项目经理,学生作为岗位施工人员,建设BIM 4D模型(形成X、Y、Z三个坐标轴+时间轴的4維模型),模拟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包括场地布置、施工配合、施工进度、竣工交付等环节,对比多个工程施工方案,明确各施工方案的优劣性,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4]。以这种方式,强化技术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碰撞,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第五,建筑工程计量计价+BIM模型。工程计量计价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作为主干课程,成本控制和资源规划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工程成本控制需求建立5D建筑信息模型,在4D模型基础上增加清单定额,建立虚拟信息模型,针对各阶段生产活动中所需要消耗的材料、人工、机械等要素进行计划性分析,并且结合工程施工进度,按月度自动生成数据。实际工程管理中,该模型能够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机械费用、人工费用等支出情况进行统计,把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合同收入进行三算对比,动态控制工程施工成本。BIM建模可以实现先试后建的流程管理目标,技工院校专业教学中应用BIM建模课程模式可以帮助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专业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5]。
2.校企合作组建BIM实训室
技工院校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要结合课程教学需求构建BIM实训室,寻求企业的前沿岗位需求信息支持、职业思维指导,构建协作化人才培养平台,为具备高水平岗位实践工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技工院校要在原有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引入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筑企业、软件开发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构建BIM实训室,提高专业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及时更新BIM软件,渗透行业创新意识、及时更新行业前沿知识、第一时间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3.探索政校企合作培养BIM师资
面临BIM技术在行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应用需求,企业发现BIM技术人才数量不足,已经难以满足生产活动开展需求。技工院校建立完善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企业以及院校自身协同进行,多方形成合力。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应该牵头成立BIM应用技术联盟,积极开展BIM应用技术研讨会,聘请专家结合案例开展技术培训活动,技校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进去,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更新IM技术教学知识,为技工院校储备高素质的专业教学人才。同时,组织BIM技术试点示范应用活动,技工院校相关专业应该积极组建BIM技术科研团队,促进BIM技术可视化教学模式推广应用,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更深层次。
4.结 语
BIM技术在很多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价值都很突出,引领可视化技术改革,提高了生产信息的应用效率,基于此BIM技术人才培养需求随之增加,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改革需求。技工院校作为输出BIM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新常态下应该具体分析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发展形势,结合具体的岗位人才需求构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建立BlM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项目课程体系建设还是校企合作关系重构,都是技工院校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尝试分析了技工院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个要点,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玮晨.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23):192-193.
[2]郭小娟.基于BIM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8,32(23):41-42.
[3]刘任峰,李晓琳,陈小琴,等.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融入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08):78-79.
[4]汤博文,项林.基于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21(28):212-213.
[5]杜鹏.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32(06):34-35.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