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石炭诗

2021-03-15 07:06吴晓煜
阳光 2021年3期
关键词:元丰石炭白土

北宋的苏轼(1037—1101)是一位关注煤炭开发的文学家。在他主政徐州期间,就曾组织人力勘找和开采煤炭。并专门写了一首著名的《石炭》诗。全诗如下: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

流膏迸乳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石流金实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诗前还有一短序:“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东坡诗集注》卷三十)

这首诗记述了他组织人力勘找煤苗,开发和利用煤炭的简要经过。

苏轼,号东坡居士。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由知密州改知徐州,到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调至湖州止,在徐州任上仅二年时间。他组织人力找煤、采煤的事,就發生在元丰元年十二月。按:元丰元年为公元1078年,1079年元月一日系元丰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所以访获石炭的元丰元年十二月当为1079年初,亦即在他调离徐州前不久。

首先,全诗反映出徐州人民开发煤炭的迫切愿望。当时徐州地区薪柴日缺日贵,居民生活燃料严重不足,连取暖做饭都很困难,出现了“抱衾裯”而“无处换”得“湿薪半束”的局面。“城中居民风裂骭”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前年雨雪”指的是苏东坡到徐州赴任不久,黄河决口,水临徐州城下,又连降大雨,是年冬天又降大雪,遂使徐州的燃料短缺问题更加严重。苏东坡作为知州,积极组织人力寻找煤炭,前后大约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才获得成功。

发现煤的地点为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州即徐州,旧称彭城。据乾隆《徐州府志》卷五记载:“石炭,萧县出者胜。”又同治《徐州府志》载:“白土镇出。宋苏轼为守,日取以冶铁,犀利非常。又萧炭山,宋苏轼于此访获石炭。”按:白土镇旧属徐州府萧县(今属安徽省),是历来产煤的地方,在淮北濉萧煤田。这里虽地下埋有乌金,但宋以前却不了解,故“彭城旧无石炭”。然而当挖出煤炭之后,当地百姓兴奋异常,欢欣鼓舞,“万人鼓舞千人看”。充分说明了开采煤炭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一大善举。

苏轼开采煤炭成功,不仅解决了居民燃料紧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冶铁业缓解了燃料之困。诗中“烁石流金实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等句,直接反映了徐州地区发达的冶铁业使用煤炭作燃料的事实。由于可以用煤冶铁,使得大量砍伐林木的局面得以扭转,出现了“南山栗林渐可息”的情况,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诗中所透露出的环保意识是值得研究者予以重视的。

此外,从此诗中还可以推想出当时煤炭开发利用的一些情况。比如,能够发现一个煤田,说明有了一定的勘探手段和经验。又如,徐州的用煤量很大,想必开采规模一定不小,开采技术水平当不亚于前已介绍的鹤壁古煤矿。另外,“投泥泼水愈光明”,表明当时已有一定的烧煤经验,而“阵阵腥风自吹散”的现象大概与煤炭的风化、自燃不无关系,这些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此诗写得生动感人,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实为古代咏煤诗之佳作。苏东坡还有一首咏煤诗,即《田围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吴晓煜:河北滦县人,1944年3月生。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纂。已出版《华夏与海国游记》《欧非见闻录》《中国古代咏煤诗》《夜耕村杂记》《学林漫笔》《纠正错别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中国煤矿安全史话》《煤史钩沉》《修志指要》《矿业史事杂俎》《中国煤炭碑刻》《名人与煤炭》《酒史钩沉》《瘟疫纵横谈》《向善的轨迹》等。

猜你喜欢
元丰石炭白土
废白土中油分回收及废白土的综合利用
白 土
研究成果发布 宋代广西造币技术世界领先
元丰五年宋朝进筑横山杂考——兼论《种太尉传》中的一些问题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不再白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废白土在橡胶中的应用”项目通过鉴定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
柳江盆地山西、太原组地层对比划分浅析
冀中坳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埋藏-生烃史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