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硕,王玉玲,胡鑫
(1.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853;2.解放军总医院 护理部,北京 100853;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心血管内科监护室,北京100853)
随着临床医疗领域专科化程度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专科护理人才,使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已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军队护理人才专业化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2]。为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培养临床专科研究型护理人才,原总后卫生部于2006年初开始在全军进行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试点工作,根据《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按照条件遴选军内有承担示范基地任务能力的单位进行建设[3]。目前已建立30所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军队医院对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培训日臻成熟,各基地为军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科护理骨干[4]。但在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培训内容设置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5]。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各基地承担专科护士培训情况进行现况调研,对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以期为下一步制定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1.1 调查对象 对全军26个临床护理示范基地2016-2018年专科护士培训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基地数量比例达到90%。其中包含重症监护、手术室、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专科护理示范基地。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回顾,研读基地专科护士培训资料,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临床护理示范基地专科护士培训情况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6个部分:(1)基地基本情况,包括基地名称、所在医院级别、学术情况、护理队伍情况、师资力量等5个条目;(2)基地承担专科护士培训情况;(3)基地培训内容情况,包括基础知识、专科知识、综合知识及军事理论知识等4个条目;(4)基地实践培训情况;(5)军事护理技能培训;(6)考核情况。问卷邀请6名专家就问卷内容效度进行评议,6名专家来自北京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3名,且均具有在护理管理、护理培训教育等领域工作10年以上背景。调查问卷各条目效度为0.87~1.00,问卷整体内容效度为0.94。
1.2.2 资料的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员2次,预调查一次。正式调查共发放问卷27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30%。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基地师资情况、学员情况、培训情况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并采用描述性统计。
2.1 培训基地的一般资料
2.1.1 基地类别分布情况 本次共调查26个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其中重症监护3个、骨科3个、泌尿外科2个、神经疾病2个、其他16个(分别为重症急救、手术室、心血管、普通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肾脏病、血液净化、器官移植、烧伤、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糖尿病、肿瘤疾病、康复护理、消毒供应等)。同时为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有7个,为省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有16个。
2.1.2 基地现有专科护士情况 基地现有专科护士2040名,其中,经中华护理学会培训认证155名(7.6%),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培训认证1326名(65.0%),各省市护理学会培训认证516名(25.3%),其他机构认证为43名(2.1%)。
2.1.3 基地师资情况 理论授课老师人数为1269名,临床实践带教老师人数为1272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基地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师资情况[n(%)]
2.1.4 培训学员情况 培训学员总数为2906名。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培训学员情况(N=2906)
2.2 专科护士培训情况
2.2.1 培训目标 问卷中共列出11项培训目标,将掌握本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和发展趋势、叙述本专科常见病治疗及护理原则、本专科护理操作及危重症的抢救配合技术等专科条目设为培训目标的基地占比100%。而将掌握战创伤救护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战争条件下各相关专科护理知识、提高专科护士战创伤救护能力等3条与军事护理相关条目列为培训目标的基地占比分别为73.1%、69.2%、69.2%。
2.2.2 培训时间 经调查统计,总培训学时平均为465学时。其中,理论授课平均为155学时,临床实践平均为310学时。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科知识、综合知识(包括教学科研写作及管理)及军事理论技能知识等4部分内容,其学时占比分别为30.07%、41.92%、20.85%、7.16%。
2.2.3 培训形式 经调查统计,在理论授课中,各基地采取全脱产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基地引入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病例讨论法等形式,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确保了课堂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对学员进行分组,采取专人带教制度,选择临床经验丰富、逻辑思维能力强的护士专职带教,包括床旁讲解示范、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
2.2.4 培训内容
2.2.4.1 理论培训 在基础知识模块中,本专科基础医学知识及医学技术新进展、护理基本概念、特色护理技术研究进展等内容,占56.3%,其余为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文书书写要求等内容,占43.7%。专科知识模块中,专科常见疾病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内容,占56.1%;专科危重症急救护理占24.4%;其他(包括专科疾病健康指导、医疗用品相关知识等)占19.4%。综合知识模块中,护理管理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仪器设备以及药品管理、护理质量等)占51.1%;护理教学与科研占34.5%;医院感控相关知识占14.4%。军事理论知识模块中,主要包括现代高技术战争作战方式及卫勤知识、新型卫生装备理论知识、特殊环境(高原沙漠等)救护理论知识、新概念武器致伤特点及救护知识、不同军兵种伤情特点及救护知识以及其他内容,分别占16.14%、25.32%、13.92%、12.97%、24.37%、7.28%。
2.2.4.2 临床实践 在对各基地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的调查中显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平均达到了23项,包括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电除颤、PICC维护等;各专科护理操作培训平均达到了12项。根据基地专科性质不同,各基地专科操作培训种类有所区别,如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特色专科操作有心电监护技术、膨肺技术、腹腔压力检测等。在对军事护理技能培训调查中,将各基地依据军事护理技能培训分类汇总,结果显示培训总学时数排名前五的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战伤五大技术实践、军事体能训练、野战输液输血技术、休克评估与处理。其他培训项目还包括伤情评价与分类、低温与损伤处理、挤压伤肢体解压、战伤镇痛镇静等,但培训学时数较少。
2.3 考核情况 对基地2016-2018年考核情况的调查中显示,各基地主要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及综述个案考核。理论考核采取笔试形式,为百分制,以60分为合格,平均合格率为97.8%。对于专科护理技术考核,采取随机抽取2项本专科常见护理技术进行考试,为百分制,以80分为合格,平均合格率为99.5%。对于军事技能考核,有近54%的基地表示未开展此考核项目,其余开展此项考核基地平均合格率为98.2%。
3.1 临床护理示范基地专科护士培训现状 20世纪初,发达国家开始进行了专科护士培训,并建立了成熟的培训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有护理专家提出在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的观点,随后国内各家学会相继开展专科护士培训[6]。护理示范基地借鉴国外及地方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形式,经过十余年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基地数量较多的为重症监护、骨科、泌尿外科等专科,这也与《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7]提出的“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要求相一致。教学安排上,授课学时安排与《军队专科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基本一致,各基地做到了按纲施教;培训师资上,理论授课包含医疗及护理的教师,基地理论授课教师以高级职称(58.75%)为主,学历本科及以上占97.95%,整体素质水平较高。而临床带教师资中,均为护理教师,其中以护师(50.39%)为主,学历本科及以上占77.28%;培训对象上,以护师(68.51%)、本科(70.75%)、聘用人员(78.80%)为主体,护理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培训内容上,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为培训内容主要部分,其中具有特色的是军事理论技能培训,占比为7.16%。各基地参照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经过多年培训实践,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训模式。
3.2 培训存在问题及分析 (1)培训目标不够明确。各基地在培训目标设定上,对不同知识掌握程度区分不明显。具体到不同类别基地的培训目标时,未进行统一制定和规范。(2)学员准入标准及师资方面有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在招收学员的学历条件方面,中专占比0.28%,大专占比28.42%,本科及以上占比 71.30%,招收学员标准有待提高。此外,理论授课师资包含医疗及护理学科,且授课教师学历及职称结构水平较高。而临床带教师资水平整体偏低,临床实践培训的科学性及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8]。(3)培训形式有待创新。目前,军队专科护士培训主要以各临床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展,大多以传统的集中授课、床旁带教、教学查房等形式呈现,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和多样性。(4)培训军事特色不够突出。对培训目标调查中显示,将与战创伤救护相关条目设为培训目标的基地数量偏低,军事理论技能授课仅占总内容的7.16%;且各基地军事护理技能培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以基础生命支持和战伤五大技术为主,基本停留在战伤救护初级阶段,与现代军事战争要求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军事卫勤保障任务的新要求。
3.3 建议和改进对策
3.3.1 培训目标设定 基地可在《军队专科护士培训大纲》基础上进行改进,依据培训内容所要求掌握程度不同,将培训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部分,使得培训目标清晰明了,更具有层次性。
3.3.2 学员准入条件和师资 研究[9]显示,学历是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合理的准入标准可把控专科护士整体素质,从而提升培训质量,建议可将准入标准提高至大专学历及以上。同时规范临床带教师资队伍,临床带教教师既是护理工作者,又是护理教育者,建议制定相应的资格认定标准,优化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提高临床实践培训质量。
3.3.3 培训形式 我国地方护理学会除了传统的培训形式外,还增加了实训工作坊以及高端模拟人情景演练等形式[10]。建议基地培训可进行参考借鉴,增加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此外,国外军队专科护士培训包括军队院校培训、地方医疗机构培训和军地联合培训等类型。美军开设有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委托军地院校来实施[11];英军专科护士培养采取由地方院校和军队院校联合培养的形式[12]。在未来的军队专科护士培训中,建议可以尝试护理示范基地与军事训练基地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增加灵活性,提高培训效果。
3.3.4 军事护理培训 国外军队有专门负责专科护士培训的机构,对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士给予短期课程选修,目的是培养专科护士[13]。军事护理技能是外军护理人员培养的核心内容,包括组织协调能力、领导技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1,14]。此外,还设置了创伤训练课程,包括创伤生命支持、多处伤伤员救治等课程,从理论上了解医疗创伤技术最新进展情况,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12]。护士会根据各自不同专业,在不同环境中进行锻炼,提供护理服务,包括初级保健、伤员后送、开展野战医院、海上和空中医疗后送作业等项目[15]。建议在借鉴外军军事护理培训基础上,提高对我军专科护士培训的标准和要求,在掌握基础战伤救治技术同时,还应该对现代战争高精尖武器致伤特点及救护方法有所掌握。同时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增加和完善军事护理培训内容,如卫勤战备知识与技能、战现场急救技能、应激心理适应能力培训等内容。
本次调查发现,我军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标准、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护理有关管理部门下一步能够构建更为贴近实际需求的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本研究因收集资料项目众多,仅就其中培训部分做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可对基地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对基地其他情况,未做过多探讨,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