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部需求、技术追赶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研究

2021-03-15 07:19侯欣裕陈璐瑶
南开经济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利出口影响

侯欣裕 陈璐瑶

一、引 言

国际外部需求变化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出口贸易大国,外部市场需求变化更是关系到出口企业的发展。国际外部需求是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动能,从理论上来说,国际外部需求波动直接作用于出口企业的市场需求规模,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引发出口企业在生产决策上的调整(Mayer等,2014;侯欣裕和孙浦阳,2019)。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国际外部需求的调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经济动力。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波动不定(Carluccio 等,2015;Aghion 等,2018),这要求企业冷静分析各种国际市场情况,在抗衡逆境的同时,也需要抓住外需增长的机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动力发生结构性转变,由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为依靠科学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张杰等,2015;郭克莎,2016)。本文关注到,国际外部需求波动的同时,企业创新策略也在随之改变。国际外部需求的调整过程,一方面影响企业市场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对于创新投入的选择也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企业面对多重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这要求出口企业突破竞争限制,适时调整创新策略,保持企业发展源动力。因此,本文的研究试图从外部需求变化联系企业的角度,揭示国际外部需求对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微观影响机制,剖析国际外部需求的微观影响,关注企业创新的外部市场决定因素,这为深入认识国际市场环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创新作为一项风险较大的企业决策,外部环境的变化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企业创新活动(潘越等,2015),尤其是对于在我国创新活动中占到主导地位的出口企业而言(李兵等,2016;史青等,2017),企业出口范围在目的地和产品上扩大的同时,出口企业产品市场分布结构的复杂化加剧了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纵观既有研究,从贸易的角度来探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企业贸易行为通过“学习效应”或“选择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李兵等,2016;史青等,2017;Impullitti和Licandro,2018);贸易自由化政策中出口关税税率、中间品进口关税税率及贸易政策不确定程度的下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Liu等,2015;Liu和Qiu,2016;Liu和Ma,2016);进口引发的“竞争效应”导致进口国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变化(Bloom等,2016;Autor等,2016)。这些研究都没有将出口需求面的因素放入分析中,也未涉及对市场需求冲击影响的考察。所以目前的研究对国际外部需求和企业创新的关系还认识不足(特别是针对严重依赖国际外部需求的中国)。在理论机制上,国际外部需求决定了出口企业的市场规模和收益(Mayer等,2014;Mayer等,2016),从而直接影响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国际外部需求还会通过影响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强度,对处于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的影响(Aghion等,2018)。因此,分析国际外部需求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不仅在国际外部需求波动的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问题的研究还为保持企业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动力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与既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基于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性差异的特征事实,运用中国企业出口涵盖的200个目的地和3800种产品的贸易数据,构建企业的国际外部需求影响指标,并匹配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验证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

本文主要的贡献和创新如下。

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机制分析深入讨论了国际外部需求变动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揭示了从外部需求到微观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国际外部需求影响了出口企业的市场规模。外需增加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规模和企业利润空间,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创新活动;外需减少阻碍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张,进而削减企业利润,企业创新投入也随之改变(Grossman和Helpman,2014;Aghion等,2018)。另一方面,国际外部需求变动的同时,国际竞争环境也在发生变化(Mayer等,2014;Mayer等,2016),迫使企业更新技术,通过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与其原有的技术追赶水平相关,企业技术追赶水平越高,企业与国际前沿的技术的距离越近,则有更高的技术基础和国际市场反应度来调整企业创新策略。因此,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技术追赶水平的企业中产生差异。

其次,在指标测算上,本文基于微观企业在出口目的地-产品细化层面的贸易信息,将全球200个出口目的地和3800种HS6分位产品的进口额数据作为国际外部需求的衡量,构建出我国企业层面的国际外部需求冲击指标。虽然现在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于国际外部需求变化通过贸易活动对国内的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这类研究更多是将其作为总体冲击引入理论框架中,并集中分析其在宏观层面的影响(Eaton等,2016;江小涓,2010)。实际上,将国际外部需求冲击整体化研究并不能准确地识别国际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微观影响,使得研究结论缺少微观基础。由于出口企业个体间贸易模式存在差异,出口产品和目的地市场的不同导致国际外部需求冲击在企业之间有明显差别(戴觅等,2013)。基于此,本文在国际外部需求指标构建上充分考虑了出口企业间贸易行为的个体差异,准确地测度出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需求冲击。

同时,结合实证结果,本文不仅得出了丰富的研究结论,还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本文的实证结果验证了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显著影响,表现在接近于国际技术前沿生产水平的企业,其创新活动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正向影响。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国际市场需求冲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专利垄断程度低和差异化产品行业企业内,并且来自国际市场需求冲击的创新效应更显著地体现在外资企业上,从专利分类来看,其对微观企业非发明专利的作用大于其对微观企业发明专利的作用。本文的结论说明,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应准确把握我国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特别是外需变化对微观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重视外部经济力量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加快我国产业技术追赶速度和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距离,是发挥外需正向作用,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应促进创新专利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专利垄断程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国际市场需求的正面创新效应。

二、文献综述与机制分析

国际外部需求的变化对企业最直接作用表现为对其出口市场规模的影响。国际外部需求的变动引发企业在海外销售空间的变化,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Mayer等,2014;Mayer等,2016)。由于规模效应,企业的收益和利润受到影响,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空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创新。同时,国际外部需求的变动还会间接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Aghion等,2018)。外部需求的变动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创新行为,调整自身生产成本,适应不同竞争环境(Aghion等,2018)。在这其中原有技术水平影响了企业自身创新可能性。因此,在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中,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有所差异。本部分主要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厘清国际外部需求通过直接的规模效应和间接的竞争效应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

(一)国际外部需求、市场规模与企业创新

国际外部需求冲击最直接的表现是市场中消费者数量的变化。在正向外部需求冲击的情况下,出口市场中消费者的数量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需求规模随之增长;而在负向外部需求冲击的情况下,出口市场消费者需求不足,企业在市场中的需求规模被压缩(Mayer等,2014;Mayer等,2016;Aghion等,2018)。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在规模效应之下,出口市场中消费者数量的变动影响了企业的销售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随着企业利润空间的变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也开始适时调整(戴觅和茅锐,2015;Ahn 和 McQuoid,2017;张龑和孙浦阳,2017)。

创新作为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决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之源。企业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时,企业积极应对的重要途径即为创新,尤其是对于在我国创新活动中占到主导地位的出口企业而言(李兵等,2016;史青等,2017)。随着国际外部需求的改变,企业市场规模随之改变,在企业原有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Kaplan(1954)认为企业规模是引致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规模在保证企业盈利的情况下,也要求企业通过加强竞争力,调整企业创新投入,适时调整企业创新水平。以国际外部需求增加为例,市场规模的增加提升了企业利润水平,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转向研发投入,直接推动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技术追赶水平越高的企业由于已经掌握着国际前沿技术水平,具有更高水平的调整创新活动能力,其创新活动受到国际外部需求的影响更大,所以国际外部需求会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影响企业创新行为。

(二)国际外部需求、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

在国际外部需求冲击下,市场中消费者数量的变化会间接影响市场竞争环境。在国际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部分企业退出市场,选择留在市场的出口企业竞争程度下降。在国际外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得企业的出口意愿提升,有更多的企业瞄准出口市场,出口市场中企业数量增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效应增加(Autor等,2016;Bloom等,2016)。竞争效应间接迫使企业调整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如降低产品价格、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等,改变自身在竞争环境中的位置(Aghion等,2009)。

国际外部需求间接带来市场竞争效应,这迫使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在调整生产成本保证企业利润的情况下,改变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程度,以应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在众多经营策略中,企业创新既能够对企业生产与经营水平进行调整,又能够通过企业生产成本途径调整企业利润(Aghion等,2018)。第一,在每个企业生产中存在基础边际成本,若企业进行创新,创新企业可以将其生产成本降至原有生产成本之下,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当企业进行创新时,生产成本降低的概率与其技术追赶水平相关。技术追赶水平越高的企业,对于国际市场前沿技术的掌握程度更高,企业创新有更扎实的技术基础支撑,生产成本降低的概率更高,从而增加企业通过创新应对国际外部需求波动的可能性,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研发的影响程度得到放大。

综合前文分析,国际外部需求变化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国际外部需求的正向冲击为例,国际外部需求增加,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需求市场,一方面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为企业创新生产和经营决策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要求企业改变自身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通过产品创新增强竞争力,应对竞争环境(Aghion等,2005)。综上所述,国际外部需求的变化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综合作用于企业创新。据此,本文提出理论命题如下。

国际外部需求是显著影响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因素,具体表现为出口企业创新顺应国际外部需求变化方向进行调整,国际外部需求增加时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否则反之。在技术追赶水平更高的企业中,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提升。

三、数据说明与计量模型设定

(一)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企业专利数据来衡量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层面的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本文以企业-年份为基准汇总专利数据,整理出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专利申请相关信息。企业出口产品和目的地的信息来自2011—2013年的中国海关分类统计进出口贸易数据。本文将产品编码统一至HS6分位,还删除了出口额、出口量和目的地国信息缺失的记录;保留每种产品最大出口量对应的单位记录以保证产品单位的统一;删除了贸易中间商样本。企业生产层面的信息来自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①由于原始数据库的统计,2008—2009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应付工资变量等关键信息全部缺失;同时,根据钟宁桦等(2016)对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存在问题的检验方法,2010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亦存在较大问题,所以本文保留2011—2013年的企业样本进行经验研究。。本文参照Brandt等(2012)的方式调整了企业的行业代码,并对企业产出、销售额、企业应付职工工资进行价格调整,将其调整为1998年固定价格水平。本文参照Brandt等(2014)的方法补齐缺失的工业增加值①根据Brandt等(2014)的方法:工业增加值=劳动补贴+净间接税+利润+折旧,其中,劳动补贴包括工资、失业保险、养老金、住房津贴和福利支出之和,净间接税为销售税、其他管理税和增值税之和再减去政府补贴。。本文还删除了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观测值: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以及增加值、固定资产总额、年末从业人员数、应付工资及福利总额、出口额、企业成立时间等中任意一项为负值或者缺省;企业就业人数小于8人;累积折旧小于当年折旧及总资产小于固定资产净值。借鉴Yu(2015)的方法,本文将上述3个数据匹配在一起,以得到本文的回归样本。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国际外部需求是否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本文的计量模型具体设定为:

1. 国际外部需求(Demandshockit)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国际外部需求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需要构造的关键变量是企业级别的国际外部需求影响指标。该指标构建的思想在于:一是体现企业的异质性,国际外部需求在于企业外部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同企业的出口产品市场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次要的出口产品市场,企业受主要出口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强度更大;二是准确捕捉企业出口市场需求的外生变化,若以企业的出口额等刻画需求冲击,则会产生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恰当的外部市场需求冲击应使用国际市场的需求水平来衡量。本文借鉴Mayer等(2016)和Aghion等(2018)的方法,以企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分布结构特点为基础,使用国际市场的进口需求来刻画企业受到的国际外部需求影响。这种方法既能体现企业的异质性,也能准确地捕捉国际市场需求的外生变化。具体而言,企业国际外部需求的计算式为:

3. 企业创新(Yit)

本文使用企业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对企业创新进行衡量。与Aghion等(2018)的处理方式一致的是,当某个专利申请显示由多个企业共同申请的话,本文针对其中的每个企业只计算所占份额,例如1个专利由3个企业同时申请,那么每个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计算为1/3,从而更为准确地衡量出企业个体的创新水平。最后,本文将企业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取对数③若存在专利申请量为0的企业,本文对其加1后再取对数。进行回归。

此外,本文还参照Liu和Qiu(2016)的研究,加入以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ln Employment),为企业当年的年末从业人数并取对数值;企业年龄(ln Age),用当年减去企业成立时间加1取对数值,同时考虑到企业年龄对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本文还同时加入企业年龄的平方项(ln Age2);企业资本劳动比(ln K/L),用企业固定资产总值与年末

四、回归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根据计量模型(1),本文得出如表1所示的基准回归结果。

表1 基准回归结果

(二)拓展回归结果

1. 行业特征差异的影响

我国行业企业在一些性质上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企业创新受到国际外部需求影响时产生不同的反应。本文在拓展回归中重点探究了国际外部需求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

首先,本文关注行业专利申请情况的影响。专利从本质上来讲具有技术壁垒的作用,获得专利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专有权,产生排他性,使得企业获得受保护的市场优势。那么行业内的专利垄断程度高、专利集中在少数企业中,企业再进行创新能获得的市场优势较小,削减了企业依据国际外部需求而进行创新活动调整的意愿。对此,本文利用专利数据库中专利授权的存量数据,计算每年各个四分行业的专利集中度(用赫芬达尔指数计算)。依据行业专利集中度的中位数,本文将行业分成高专利垄断和低专利垄断两类,分别对其进行回归,得到如表2前两列的结果。在低专利垄断行业的企业中,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大,技术追赶发挥出显著作用。该结果表明行业内部专利资源配置是影响国际外部需求作用的关键因素,低行业专利垄断是国际外部需求影响出口企业创新的前提。

其次,本文考察行业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影响。相对于差异化产品,同质产品的创新空间较小,国际外部需求对同质产品企业的作用相对更小。本文使用Gollop和Monahan(1991)提出的衡量行业内产品功能与生产线差异化程度指标,将其匹配至国民经济代码四分位水平,依据中位数将所有行业分为差异化产品行业和同质化产品行业。分别对这两类行业回归的结果展示在表2第(3)列和第(4)列中,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显著影响在差异化产品中更大,说明行业内产品固有的属性是影响国际外部需求的创新效应的重要因素。

表2 行业特征影响

2. 所有制特征差异的影响

在中国,企业所有制差异也是导致企业间生产决策差别的重要因素。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能导致其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有明显差异(Liu和Qiu,2016)。本文根据企业的实收资本,将所有制造业企业分为国有控股企业、私人控股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含我国的港、澳、台控股企业)3种所有制企业,分别分析国际外部需求在三类企业中的影响差异,回归结果如表3第(1)列~第(3)列所示。从其中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创新活动受到国际外部需求和技术追赶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其对创新活动的决策基本不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而私营出口企业由于技术实力较弱,所以其创新活动受到国际外部需求的影响显著,但技术追赶水平的作用并不突出。

3. 专利类型差异的影响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专利分成三类,分别是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对发明创造的专利涉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国家对此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主要是对已有产品在形状、外观和结构上的改进,所以发明创造和非发明创造专利在性质、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为了探究国际外部需求是否会对不同类型的专利创新有差异性作用,本文重新按照类型分别计算了企业在发明创造和非发明创造上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表3第(4)列和第(5)列的结果。

表3 区分所有制及专利类型的结果

首先,无论是发明专利还是非发明专利,其都会受到国际外部需求的显著影响。说明本文的基本结论不会因专利类型划分的不同而发生显著改变。其次,可以对比看到,无论是国际外部需求还是与技术追赶水平交互项的估计系数,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非发明专利的影响程度更大。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发明专利需要企业耗费更多、更长时间的投入,同时全新的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投入市场通常还会面临着不确定。于是当国际外部需求增加时,企业会倾向于投入时间短、收益更快的非发明专利。

(三)稳健性检验

1. 调整国际外部需求的计算方式

为考察结果的稳健性,此处将前文加权使用的出口产品市场份额和出口强度进行调整,一是选用样本期间内企业均值衡量,二是与现有算法相比,改为使用滞后一期的出口产品市场份额和出口强度进行加权。调整后的回归结果见表4第(1)列和第(2)列,与基础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表4 调整国际外部需求计算方式

2. 样本选择问题

在样本期内可能存在企业进入和退出的现象,由此引起样本选择偏差的问题。对此,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本文估计出一个每年企业是否存活的Probit模型,即在进行Probit回归时,该年企业存在于样本中被解释变量取值为1,若企业退出则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进而计算出逆米尔斯比率(IMR)。第二步,本文将逆米尔斯比率加入基本模型中回归,实现对模型的修正。由于本文在第一阶段Probit回归时加入的是滞后一期的解释变量,造成了样本量的少部分损失。为了保证结果的可比性,本文保持样本的统一再次进行基准回归,得到表5第(1)列和基准回归基本一致的结果。表5第(2)列为加入逆米尔斯比率修正后的回归结果,逆米尔斯比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样本不存在样本选择问题”的原假设,即样本存在选择性偏误问题。但与表5第(1)列的结果对比,修正后的回归结果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别,结论保持不变。

3. 排除其他冲击

表5 样本选择问题和排除其他冲击

4. 排除内生性问题干扰

本文经验分析中可能产生内生性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可能会在某一目的地的某种产品上具有很高的出口份额。该企业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改变创新活动的同时,也可能改变其出口额,或者企业创新也会导致产品出口额的变化,进而导致该市场对此产品进口额改变。此时本文用目的地-产品级别的进口额衡量的国际外部需求变化可能就是由企业创新或者其他自身因素引发的,从而产生内生性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借鉴Carluccio等(2015)和Aghion等(2018)的方法,基于BACI数据库计算出每个中国企业每年在出口目的地-产品上的出口市场份额,然后分别将中国企业出口市场份额占到10%、15%和20%的需求信息进行删除,进而重新计算企业的国际外部需求进行回归,对应表6第(1)列~第(3)列的结果显示本文的结论保持成立。此外,本文借鉴张龑和孙浦阳(2017)的思路,将企业所处三分位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国际外部需求均值作为工具变量。所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出口产品及出口目的地市场选择的相似性保证了工具变量和企业国际外部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检验结果展示在表6第(4)列中,本文结论也保持稳健。

表6 处理内生性问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国际外部需求对我国企业创新行为的非线性影响,加深了对国际外部需求的微观影响认识。理论分析表明,国际外部需求变化产生了直接的规模效应和间接的竞争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同时作用下国际外部需求对微观企业创新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更多体现在技术追赶至与世界前沿水平距离近的行业企业内。本文结合2011—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构建出企业层面的国际外部需求影响指标,并将企业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变量,展开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国际外部需求对技术追赶至前沿水平的企业创新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这种作用会随着行业和企业的特征区别而产生显著的差别。具体而言,国际外部需求的创新效应多在低专利垄断、差异化产品行业及外资企业中显著体现。相比于发明创造类型的专利申请,国际外部需求的效果更多发挥在影响非发明类型专利申请上。

鉴于本文所得到的实证结果,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经济增长阶段,微观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促进经济稳固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应该关注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结合本文的研究,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帮助我国企业加快缩小与国际生产前沿的距离,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国际外部需求正向影响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其次,在国际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应该充分重视到国际外部需求可能对企业自主创新造成不利影响,出台相应的措施减弱这一负面效应的传导。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我国可以通过不同的调节措施来发挥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专利的资源配置上,降低行业专利申请的集中度,减少专利垄断局面,充分发挥国际外部需求的正向作用。

猜你喜欢
专利出口影响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给情绪找个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