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丹,李 娟,卢敏妮
身体约束是医护人员为保证病人安全较普遍的护理措施,是出于各种原因通过物理方法对病人的约束[1]。欧洲住院儿童协会(EACH)于2010年发布专家共识:除患儿安全受到威胁且无替代方案可选择,医务人员应避免使用身体约束[2]。越来越多国家不提倡过多使用身体约束,但目前我院身体约束的使用参差不齐,个别科室甚至居高不下,它可能影响患儿语言功能的发育,个别患儿视身体约束为惩罚性行为[3],而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本研究为探讨儿科护士身体约束现状,规范各科约束带的使用,将我院儿科使用身体约束病房内的7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身体约束现状调查与分析[4]。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5月至6月我院儿科使用身体约束病房(包括新生儿科、儿外、儿内、儿内重症)的7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儿科工龄大于1年;③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休假及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者;②进修人员及护生。
1.2 方法 应用我院自拟的研究参与人员基础资料调查表对入选样本的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内容包含护士的年龄、儿科工龄、性别、职称、科室、所在科室有无家属陪同与及有无接受过身体约束知识培训等。同时应用胡静等[5-6]改编的身体约束知信行量表对我院儿科护士现状进行调查,在知识维度的评价内可选择的选项有以下2个(同意、不同意),分别计1分、0分,其条目2、条目9、条目11反向计分,共11分,得分率=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分×100%,约束知识掌握越好得分越高;而在态度维度内5个选项从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分别计1~5分,11个条目,共11~55分,态度负性者得分高倾向于使用身体约束;评价护士的行为维度可应用从不、有时、经常3个选项进行评价,依次计1~3分,14个条目,共14~42分,得分高的身体约束行为越正确[5]。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3个调查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68、0.756和0.843,内容效度指数(CVI)指数依次为0.78、0.82、0.85[5]。本次研究发放的调查通过微信发送问卷星调查问卷,填完当天回收,共计发放78份,有效回收63份,回收率为80.77%。
2.1 一般资料 63名护士中,年龄24~41(30.8±4.4)岁;本科56人,专科7人;儿科工龄1~20(7.2±4.5)年;护师31人,主管护师20人, 护士9人,助理护士2人,副主任护师1人;有家属陪伴科室有36人,其余为重症病房;接受过约束知识培训31人,未培训32人。
2.2 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情况
2.2.1 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 我院护士约束知识得分为5~11(8.19±1.40)分,与胡静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得分率为74.45%。此问卷中的条目1约束前先评估、条目4签署约束同意书、条目5每隔2 h放松约束肢体、条目6约束可损伤皮肤正确率在90%以上,条目11无医嘱可执行约束的正确率在40%以下。详见表1。
表1 儿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问卷(n=63)
2.2.2 儿科护士身体约束态度情况 儿科护士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为11~44(28.06±6.33)分。儿科护士身体约束态度情况见表2。
表2 儿科护士身体约束态度情况(n=63) 单位:人(%)
2.2.3 儿科护士身体约束行为情况 我院护士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为25~42(35.48±4.51)分。85.7%的护士为约束患儿洗澡擦身时会认真检查患儿皮肤完好性;77.8%的护士会每隔2 h巡视1次患儿,以确保其舒适。
2.3 不同儿科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情况 护士年龄、儿科工龄、学历等与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无明显相关(P>0.05);护士所在科室、职称与身体约束态度、行为无明显相关(P>0.05),与身体约束知识得分有相关性(P<0.05);接受过身体约束培训的护士与约束知识、行为得分有相关性(P<0.05),而与态度无明显相关(P>0.05)。患儿家属陪伴与否与护士在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无明显相关(P>0.05)。详见表3。
表3 护士基本情况与其约束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相关性
2.4 儿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与行为间的相关性 身体约束知识与行为有低度相关(r=0.363,P<0.05);约束知识与态度、约束态度与行为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4、0.075,P>0.05)。
2.5 不同科室护士的约束知识得分情况 新生儿科(21人)、儿外科(18人)、儿内科(9人)、儿内重症科(15人)护士的约束知识得分分别为(8.86±1.06)分、(8.11±1.18)分、(7.56±1.24)分和(7.73±1.83)分。第11条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在未取得医嘱时执行身体约束,4个科室的正确率分别为28.57%、11.11%、55.56%、53.33%。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4个科室在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在无医嘱情况下执行身体约束的意见不统一(P=0.032)。
3.1 儿科病房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处于中等水平 我院儿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8.19±1.40)分,得分率74.45%,与Mahmoud等[7]的研究结果相近,知识掌握中等偏上;不同科室及职称的儿科护士约束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新生儿、儿外科较高;及接受过约束知识培训的护士知识得分优于未培训者。可能与这两个科室的管路较多,平时科室组织学习的机会较多,工作中经常接触的知识护士也更容易记于心上有关,说明可以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知识掌握度[8-10]。而职称越高约束知识得分越低,这可能与高职称人员较少,导致抽样误差有关。知识问卷中的条目1、条目4、条目5、条目6正确率在90%以上,这与我院完善的约束带使用制度有关。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无医嘱执行身体约束,新生儿及儿外科护士的正确率分别占28.57%、11.11%。这与科室的工作性质有关,特别是儿外科,以手术为主,患儿麻醉刚苏醒,身上各种管路,无法投入亲人的怀抱而被限制卧床立马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与此同时管床医生在台上做下一个病人的手术,未能及时开具约束医嘱,护士只能给予上肢或四肢使用约束带[11-12]。
3.2 儿科护士对使用身体约束的态度保持中立 护士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为(28.06±6.33)分。74.6%的护士认为约束可以减少坠床概率,但74.6%的护士同意大龄患儿可以拒绝或抵抗约束;66.7%的护士赞同家属拒绝使用约束; 52.3%的护士认为保证治疗护理使用约束是保护患儿最好的安全措施,30.2%的护士持中立态度(不确定)[13]。儿科患儿与其他科成人病人具有一定的差异,患儿自控能力及交流能力远不及成年病人,在陌生环境受病情影响,患儿极易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及肢体随意摆动等,增加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严重危及生命。护士认为使用身体约束保障病人安全比伦理更重要,视其为日常护理的一种方式,未曾意识到身体约束可能给患儿带来身心方面的伤害[14]。因为患儿使用约束后护士需定时查看约束部位,2 h放松3~5 min后重新约束并记录约束情况,故34.9%的护士不认为约束可以减少护理时间,还有19.0%的护士持中立态度。本研究显示,约束态度与约束知识得分无明显相关,与汤圣兰等[15]研究结果不一致,这与病房不同于ICU,有家属陪伴,家属看不住孩子拔管主动要求给患儿身体约束,使护理人员对患儿约束时并无罪恶感,也不存在明显的尴尬,从而影响了患儿约束的态度得分。
3.3 儿科护士给患儿使用身体约束的行为较妥当 本研究中护士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为(35.48±4.51)分,其中85.7%的护士为约束患儿洗澡擦身时会仔细检查患儿皮肤,77.8%的护士会每隔2 h巡视1次患儿,以确保其舒适,但仅有36.5%的护士会经常在行身体约束前尝试其他护理措施。这可能与我们尚未有减少身体约束的措施提出,护理人员忙于一线未曾仔细思考过此问题有关。林阳等[16]回顾文献总结了一系列可以代替身体约束的措施:①操作前与患儿充分沟通,让患儿把治疗当成游戏;②操作中给予简单解释,给患儿取舒适卧位用谈话、视线转移、音乐等转移患儿注意力,保持良好氛围;③操作后及时倾听患儿及家长的反馈,鼓励其自我表达,给予奖励并记录有效措施。雷若冰等[17]在约束证据总结中指出在术后烦躁患儿应先满足患儿的生理需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甚至给予动画片、音乐、玩具、陪伴抚触等转移患儿注意力。及时评估病情积极撤管减轻不适,在无法撤管时使用更牢固的方法固定导管等[18]。我们可结合患儿情况寻找替代方法尽量不使用约束,必须使用时也需及时评估,尽早解除约束[19]。
本研究可知我院儿科病房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水平中上,可针对其影响因素组织护士进行进一步培训与学习,使护士对行身体约束的利弊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约束以达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因为身体约束早期在重症病房使用较广,多数量表条目也是针对此类病人设置,其态度量表是否适用于有陪护的科室本文未做阐述,有待进一步研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