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凌,陈建云,何光梅
有学者认为卒中后抑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肝郁,故应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研究中发现抑郁症终身患病率高达7.4%,其治疗需求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中医在抗抑郁治疗方面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如经络学说指出穴位按摩可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宁心安神,从而起到缓解抑郁、焦虑及失眠的作用[3]。这有效避免西医药物使用造成的依赖性和胃肠道损伤,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让病人接受[4]。由于仅凭个人经验难以全面地了解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的研究情况,故本研究将利用Cite SpaceⅤ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更直观地描述该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以期能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一点方向。
1.1 检索策略 以CNKI作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1抑郁OR抑郁症OR忧郁症OR郁症;#2按摩OR按揉OR按压OR指压OR掐压OR揉压OR推拿OR穴位按摩OR穴位按压OR点穴,将#1与#2合并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19年11月。纳入标准:①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相关的文献;②语言限制为中文。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研究主题;②会议论文、综述等。
1.2 数据分析 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纳入215篇相关文献。年发文量将使用Excel进行制图,而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将导入Cite SpaceⅤ (5.4.R4)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设置时间分区为5年,阈值为Top 50%。
2.1 发表年份 从年发文量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开展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相关研究历程较短,约30年。最早为1991年,但直至2008年前均接近沉寂状态。然而,近10年起该类研究才逐渐被学者重视,发文量稳步增长。见图1。
图1 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相关研究年发文量
2.2 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从作者发文量来看,产量最高的作者包括崔星、黄丽燕、仇雪嫦、姚秋丽、彭桂芝及罗震,分别发表3篇;此外还有29名作者发文量为2篇。Cite space对发文作者及其机构统计分析,其连线代表存在合作关系。可以看出,目前已形成5个作者合作群。具体为:①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为首的院校合作群体,包括李颖馨、刘一弦、刘芸峰、唐以薰、易银萍、蒋运兰和刘婉琳7位作者,该团队研究方向为利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来帮助颈椎病后抑郁病人进行康复。②来自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彭桂芝、廖滔、仇雪嫦、蒙丽芳、韦何丹、周莹6位作者,主要研究通过中药足浴联合足底按摩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③来自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的黄丽燕、陈毓婵、罗震、赵红莲等学者,主要研究为在产褥期利用香薰按摩减轻产后抑郁。④来自浙江省中医院的张晓兰、方桂珍、林圣云、程秋琴等作者主要研究通过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措施干预伴有抑郁障碍的白血病病人。⑤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姚秋丽、郑萍、邬继红等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穴位按摩干预早期中风偏瘫病人的抑郁症状。
2.3 关键词分析 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相关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出现频次>5次的关键词共计18个,中心性较高的高频词包括抑郁、穴位按摩、焦虑、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颈椎病、脑卒中、产后抑郁等。聚类结果为白血病、冠心病、护理、康复按摩、卒中后抑郁、穴位按压、推拿疗法等。综合分析: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的研究热点方向为治疗脑卒中、围产期、白血病、颈椎病及冠心病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抑郁。
图2 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相关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
3.1 穴位按摩干预抑郁的研究趋势 目前,穴位按摩干预抑郁的研究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发文作者及机构已逐渐形成多个合作群体,主要分布在北京、成都、广西、广东及浙江等,多为中医院校内合作。较为突出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聚集了较多的学者来参与研究,有效提高了合作广度。另外,单产量最高仅为3篇,说明该领域缺乏高产量的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深度需进一步加强。黄颖等[5]指出跨学科研究有利于打破惯性思维,吸引并获得政府和基金项目的资助和支持来实现创新,以促进传统学科发展。因此,有必要推动学者开展大范围的跨机构、跨学科合作,以推动穴位按摩在抗抑郁治疗方面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3.2 研究热点 有报告指出抑郁不仅会降低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还会严重影响病人及其家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抑郁症病人个体差异存在多样性,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已经不能完全有效缓解病人抑郁[6]。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知,穴位按摩在抗抑郁治疗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尤其是针对脑卒中、围产期、白血病、颈椎病及冠心病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抑郁。
3.2.1 脑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属于脑卒中的一个常见后遗症,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统计发病率为22.4%~33.1%[7]。姚秋丽等[8]对30例卒中后抑郁病人进行穴位按摩治疗,以期达到疏肝、利胆、解郁的效果,并有效改善早期卒中病人抑郁症状。此外,有相关研究以穴位按摩为基础,联合放松疗法、精油芳香疗法、五音音乐疗法、情志护理及艾灸[9-13]等治疗手段亦有效减轻卒中后病人抑郁情绪。对其穴位选择进行归类,主穴多采用百会穴、神门穴、合谷及太冲等穴位,辨证后组合穴位包括肝俞、胆俞、心俞、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和委中等,可供今后临床医务人员借鉴和应用。
3.2.2 围产期妇女抑郁 有研究指出围产期妇女抑郁发生率较高(12.4%~38.8%),及时开展相关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14]。分娩前尿潴留容易对产妇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唐仕肖等[15]对250例胎膜早破孕妇给予产前水道穴位按摩有效降低孕妇抑郁情绪,并减少了尿潴留情况的发生。在分娩期间学者也展开了一系列丰富探索,如将穴位按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导乐分娩等[16-17]措施,既能较好地缓解初产妇抑郁情绪,同时还可起到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的作用。产后可联合雷火灸、中药足浴[18-19]等手段治疗抑郁,治疗效果同样俱佳。
3.2.3 白血病伴抑郁 由于白血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预后不佳的特点,常继发抑郁,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有时候还可能成为病人放弃治疗甚至自杀的导火线[20]。针对此现象,包尚懿等[21]对90例白血病病人采用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有利于调节脏腑功能,激发人体自身防御系统,提高治疗信心,降低其抑郁评分。孟波等[22]研究结果与前者类似,其团队将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60例化疗后白血病病人干预,抑郁状态明显得到改善。
3.2.4 颈椎病伴抑郁 颈椎病后抑郁属于颈椎病后伴生,由于颈椎病的迁延和反复,使病邪伤及脏腑气血阴阳,使气机不畅,情绪低落时间较长,而发生抑郁。张礼娟等[23]将其应用于试验组40例病人,按摩率谷、风池、太冲、头维、涌泉、合谷、风府、内关、神庭、百会、中脘、太阳、四神聪、印堂穴位等穴位, 利用穴位刺激起到开窍醒神、疏肝解郁的作用, 相对对照组其抗抑郁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蒋运兰等[24-25]选择类似穴位按摩,并联合情志护理来治疗颈椎病病人,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了穴位按摩在颈椎病后抗抑郁方面的重要作用。
3.2.5 冠心病伴抑郁 马剑芬[26]认为冠心病心脏搭桥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为他病后伴生,对20例病人干预后发现穴位按摩可明显降低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这对病人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此外,缓解期冠心病病人常因高龄及病程长等原因伴发抑郁,进而严重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李海艳等[27-28]结合五音疗法、中药浴足等手段,不仅抑郁有所缓解,其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
随着现代社会对抑郁症危害的认知逐渐加深,其对抗抑郁治疗的需求和期望也有所增加。通过本次研究可知,穴位按摩在治疗抑郁方面的作用已获得较多论证和肯定,尤其是在以脑卒中、白血病、冠心病、颈椎病及围产期等原因造成的继发性抑郁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然而,目前仍然存在发文量较少、范围相对局限等不足。因此,今后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探索,并扩大跨机构、跨学科合作范围来推动发展和创新,从而为抑郁病人构建更多切实、可行的中医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