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霞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创新时,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应当建构课程游戏化教育体系,并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剖析,分析实际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校正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建设方向。通过相关推进策略完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目标,下文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策略分析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现状剖析;推进方向;推进策略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意义分析
通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工作开展,可改变幼儿园教育工作方式,为幼儿营造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使得幼儿的思维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展现,锻炼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人际交流意识。
在游戏化课程教育引导氛围下,可有效激发出幼儿的思维创造力,使得幼儿在游戏娱乐过程中开发智力思维,启蒙幼儿的各类意识能力,为幼儿身心成长铺垫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出幼儿园教育引导工作效能。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现状剖析
1.师资团队实力欠缺。课程游戏化教育在幼儿园推进过程中,由于师资团队实力欠缺,无法保证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工作效果。如由于教师教育认知不足,没有为幼儿建构安全、自由的游戏学习环境,使得课程游戏化教育优势无法得到发挥。
师资团队的整体实力,将直接决定课程游戏化推进质量,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教育重要性,仅从思想上接受了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但并没有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进行落实,导致课程游戏化教学效果受到影响[1]。
2.课程游戏化切入点不够合理。课程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需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指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认知相关事物信息。但部分教师进行课程游戏化教学时,并没有选择合理的教育切入点,而是根据教育大纲要求,直接设定课程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并基于游戏活动进行教育引导。
尽管幼儿心智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同样需尊重幼儿主观意识,突出幼儿游戏参与的主体性。通过设定合适的游戏导入信息,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快速切入到游戏活动规则当中,引导幼儿开展相关游戏活动,保证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实现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目标。
3.课程游戏化开展条件不足。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时,由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开展条件不足,使得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工作受阻。如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时,安全保护设施不足、游戏器材道具不足、教师配置不足、开展场地不足等,诸多客观因素的约束,使得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建设方向探讨
1.教育理念明确。幼儿园进行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推进时,必须明确教育理念,围绕教育理念对课程游戏化进行挖掘创新,为幼儿建构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如肯定突出幼儿主体性教育理念、思维智力启蒙教育理念等,遵循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突出幼儿主体,合理启蒙幼儿心智,实现课程游戏化教育目标。
2.游戏活动创新。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时,为发挥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工作价值,应当基于幼儿园教育课程,不断对游戏活动进行创新,保证游戏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与丰富性。避免长期开展单一游戏活动,使得幼儿参与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幼儿心智启蒙。在游戏活动创新时,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成长基本规律,不可出现“拔苗助长”的教学情况,影响到幼儿身心思维正常成长[2]。
3.游戏环境建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时,应当侧重游戏环境的建构,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进行信息铺垫,实现预期游戏活动教育效果。鉴于幼儿思维心智,教师直接讲述的游戏规则与活动开展方式,幼儿并不能快速理解掌握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为保证实际教学质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幼儿建构相关游戏情境,启发幼儿心智,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理解,并逐渐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
四、幼兒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探讨
1.课程游戏化教育评价制度优化。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工作进行时,为提高推进落实效果,应当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评价制度纪念性优化,因为游戏化课程教育的开放性非常强,教师不仅需保证教育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当中,且需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游戏参与实践。
幼儿园可结合课程游戏化教育特点,对教育评价机制进行优化,突出教育评价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教师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主体,应当主动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自我思维的束缚,依据课程游戏化教育要求,对教育评价理念、模式、目标、策略等进行有效评价[3]。
如在课程游戏化进行教育评价时,教师需对幼儿的游戏参与表现进行评价、对游戏化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对自我组织能力进行评价、对教育引导中的环节衔接进行评价等,通过全方面多视角评价审视,则可发现在实际课程游戏化教学推进中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开展相关措施对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完善,确保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优势得到全部发挥。
基于课程游戏化教育评价机制运行,可对教师的教育改革创新思想起到指导作用,避免教师产生错误的教育创新想法,影响到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教师在对课程游戏化教育模式评价过程中,不断审视批判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与职业短板,进而不断提升教师自我综合教育实力,保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实际效果。
2.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实践操作。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模式推进过程中,不能将课程游戏化教学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即全体幼儿园教师对教育理念进行了学习,但没有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中进行实践操作,使得课程游戏化推进工作被架空。该种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质量。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进行推进时,必须将课程游戏化工作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具体游戏化教育活动落实到位。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可知,主要是启蒙幼儿心智思维,并逐步提高幼儿认知能力,使得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体验。为充分发挥出幼儿思想想象力,教师应当围绕着幼儿的实际生活,设定课程游戏化教育活动。从实际生活出发,为幼儿建构生活游戏化体验场景,启发幼儿思维想象力,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如教师设定“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幼儿与家长前往超市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由于人流较多,使得幼儿与家长走散,此时幼儿需找到自己的父母。幼儿可在虚拟游戏活动中,想出办法进行实践,如寻找周边购物者的帮助、寻找导购人员的帮助、寻找超市服务站的帮助等。通过生活情境的游戏设定,引导幼儿进行体验思考,锻炼幼儿心智与思维,保证幼儿在遇到突发事情时,可作出基础判断与行为,以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与幼儿进行全面交流,了解幼儿的实际生活,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设定实践体验类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案,通过生活情境体验,增加幼儿的基本生活经验,确保幼儿具备基本问题解决能力,有效启蒙幼儿心智思维,实现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目标[4]。
3.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游戏情境。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时,为发挥出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有效性,教师需围绕游戏化教学活动,为幼儿设定相关游戏情境,并在游戏情境中突出幼儿参与主体性,给予幼儿更多自主选择权,保证幼儿游戏化学习的整体效果。
在课程游戏情境创建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幼儿心智认知能力进行准确定位,不可使得游戏情境超出幼儿认知范畴,影响到课程游戏化教育实际效果。因为,小班、中班、大班中,每一个学段的幼儿心智都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幼儿心智认知能力的差异非常小,但教师不可忽视不同学段幼儿的认知差异。幼儿心智思维处于空白发育期,任何小的差异与认知超纲,都可能会影响到幼儿思维启发效果。
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体系建设。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工作开展时,为保证推进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果,园方应当对幼儿园教育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建设,并明确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的方向与教育目标,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铺垫基础,确保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课程游戏化教育时,应当突出幼儿主体位置,以思维启发为教育核心。为充分发挥出課程游戏化教育工作模式教育潜能,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时,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保证教师具备课程游戏化活动自主开发能力,基于教育大纲的指导与幼儿实际学习状态,创新性地设定游戏化教学活动,为幼儿建构和谐、安全的游戏学习场景。
课程游戏化教育模式的推进,并不是对幼儿园教育课程进行否定,而是对幼儿园教育课程进行主动改革创新,明确幼儿园课程教育目标,将自由、安全、快乐、自主等元素融入到课程教育工作当中,推动课程教育创新工作开展。
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时,不仅需保证教师对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教师需对游戏化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与思维启蒙特点,主动探索幼儿游戏化教育创新路径,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实现课程游戏化教育目标,发挥出课程游戏化推进的现实价值。
5.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硬件设施配置。为给幼儿营造安全和谐游戏活动环境,幼儿园进行课程游戏化教育推进时,应当依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相关硬件基础设施,例如:每个班级有独立的宽敞的空间,独立配备餐厅、图书馆、美术舞蹈室、室内外的教学设备,这些都为幼儿游戏教育工作提供基本设施保障,主动规避相关教育隐患,发挥出课程游戏化教育工作优势。
五、结语
幼儿园教育阶段,应该注重游戏在生活中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导入生活中,能够将教育进行深入的实践,这样能够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当然教师需主动参与到课程游戏化推进工作当中,将其教育模式进行落实,并基于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创新改革,充分发挥出课程游戏化教育模式实际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孙丽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2.
[2]毛新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239.
[3]施彦宇.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9(22):74.
[4]施安琪.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9(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