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台维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沿线国家与地区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在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常态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建设被全世界高度关注。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高职院校也得以蓬勃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各类外国留学人员49.2万人,其中高职全日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达1.7万人。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招收规模的同时,也努力推动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高职院校办好来华留学教育,有助于加强对“五通”建设的人才支持,有助于“留学中国”品牌的树立,有助于世界青年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中国。因此,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如何克服困境高质量开展来华留学教育进行研究并提出纾解对策。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未对教育国际化作出长远的规划,对来华留学生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仅从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角度出发,以单独项目制的形式开展来华留学教育或培训服务。这使得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优势发挥不明显,难以实现不同类别、不同定位、不同培养路径的留学生精准培养。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留学生时简单套用国内学生的课程设置,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授课内容、授课语言使用、实践教学安排均与国内学生的课程相似,不仅缺乏对国际通行教育教学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还缺乏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积累和应用。学校难以满足留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留学生对教学效果也不甚满意。
3.教育模式不够创新
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除了被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吸引,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接受中国的教育,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改变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依然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创新探索,还未形成成熟的来华留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精品教育尚未实施。
1.模块化教学兼顾不周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开展来华留学教育过程中,应强调产教融合,注重培养留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内容合理、功能明确、衔接有序的模块化教学。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尚不能解决来华留学教育中模块化教学的实施问题。较高的外语要求、不同类型的教学对象、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不同形式的考核评价等因素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无法兼顾、衔接失序的情况,影响模块化教学的效果。
2.教师团队协同不够
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学既要求教师团队明确汉语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分工,又要求汉语教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三方协同。只有教师团队聚力人才培养,协同课程教学,才能实现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衔接。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学分工不明确、课程对接不充分、教师团队协同不到位的情况。个别教师缺乏对课程体系的全面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协同教学的意识,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实践教学存在阻碍
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越来越注重“理论+实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大部分学校在来华留学教育实践中,尚能实现理论教学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然而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准备,并且受到外事管理相关规定对企业顶岗实习的种种限制,学校安排留学生到企业实习十分困难。留学生只能在学校的实训室进行操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优势无法在留学生教育中充分发挥,这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1.人文教育挖掘不深,工匠精神引导不足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使命担当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促进高职教育和谐发展、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抓手。”[1]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对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对京剧、陶瓷、剪纸等中国文化载体的简单介绍,缺乏对文化内涵、思想精神方面的深入挖掘和引导。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职业精神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职业精神教育,更应该把工匠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的奋斗精神向世界青年传播,进而推动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
2.校企合作重技轻文,企业文化融入不够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应有之义,它体现了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的鲜明特色。”[2]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重要途径。当前,校企合作育人侧重于供需的对接、人员的合作、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共建、教学的协同,在人才培养中对校企文化的融合却鲜有提及。在高职院校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企业文化缺乏了解会造成他们对企业精神和价值产生认知偏差,阻碍他们企业归属感的形成,从而影响“走出去”企业中境外人才队伍的稳定。
3.思想引导重视不足,课程思政开展不够
《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规定,除了哲学和政治学专业的来华留学生之外,政治理论不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并只强调了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国内学生需要学习的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对来华留学生基本不作要求。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开展的课程思政未将来华留学教育纳入其中,留学生的课程思政出现了管理真空。事实上,课程思政在留学生教育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果说国内学生的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类课程的体现,那么留学生的课程思政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华、友华、爱华”情感等内容在各类课程的展示。因此,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思政需要落实应融尽融、应教尽教、应管尽管,做到思想引导不松懈,课程管理不缺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来华留学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同样蕴含着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内涵,还体现着精准培养、国际化教学、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精准培养要求学校将自身国际化发展方向和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统一,围绕企业与市场的人才需求开展教育教学,促使学校主动对接企业,企业积极参与教学,双方聚心产教融合、聚焦校企合作、聚力人才培养,推动学校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以便于企业实现人才梯队建设,学校实现办学能力提升,双方共赢共享合作效益。围绕校企合作开展的国际化教学能有效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学校应按照国际职业教育标准,与企业一起开展专业与课程设置工作,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企业定制与高职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力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提升授课的实际效果,加强对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化和应用。校企合作育人为高职院校留学生培养模式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我国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已经呈现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并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供给方向不断完善,以满足不同来华留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来华留学教育是落实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留学中国计划》出台已有10年,来华留学教育正在步入提质增效的重要阶段,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确保留学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随着提质增效的逐步深化落实,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和高标准的实践教学保障能力必须得到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高质量的课程教学,不断加强留学生的课程管理,确保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留学生培养的目标统一,并且优化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形成内容完整、层次合理、模块嵌入精准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应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明确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加大培养力度,开展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保障能力,调动校内外资源,做好来华留学生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与时间等的全方位保障。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来华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的主要渠道,也是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扎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形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更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企业文化。结合当前我国对来华留学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呈现新趋势。首先是教学目标由虚返实。来华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高职院校重视在留学生教育过程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并将其贯彻于留学生培养全过程。其次是教学内容推陈出新。高职院校尝试将中国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将中国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融入课程内容中,使留学生受到中国企业文化的熏陶。再次是教学管理由松变紧。高职院校正抓实抓细来华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正朝着有组织、有落实、有考核、有保障的方向发展。
1.“二类”培养导向:升学类、就业类
升学类是指学校为满足留学生学历深造的发展需求,以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提升为导向进行培养,为留学生的顺利升学和对接本科课程做好铺垫。
就业类是指学校为满足留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和企业行业的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职业教学标准,以技术技能实践为导向进行培养,为留学生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三型”培养定位:学术型、应用型、跨境型
学术型是指学校按照升学类培养导向,加强语言与理论课程的讲授,兼顾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学术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留学生。
应用型是指学校按照就业类培养导向,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定位于培养具有高技术技能和良好工作适应能力的留学生。
跨境型是学校综合自身与海外合作高校的各自办学优势,按照中外双方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以学分互认为基础的分段教学,定位于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素质高技能留学生。跨境型培养定位的留学生可以在生源国高校完成两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后,再到我国高职院校完成两年的实践课程学习。学生达到既定的课程学习要求和毕业条件,可以同时获得生源国高校的本科文凭和我国高职院校的专科文凭。
3.“三联”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本衔接联合培养、跨国分段联合培养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是指学校和“走出去”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专业共建、基地共享、教材共编、课程共担、师资共训,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以此共同解决来华留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少、校外教学实习难、理实教学脱节等问题,为留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应用型技术教育,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专本衔接联合培养是指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进行合作,通过专本两校的专业课程对接、学分互认、方案共制,确定专本衔接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明确专升本的录取标准,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可发展、多层次的学业发展路径。
跨国分段联合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与海外本科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在充分考察交流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双方的办学优势,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通过中外双方的专业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制定项目制的本科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我国高职院校不仅能获得稳定的高素质留学生生源,而且能有效借鉴海外本科院校的国际教育经验,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树立自身的国际教育品牌。
“二类三型三联”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三部分是锥形立体的关系,“二类”培养导向是基础,“三型”培养定位是目标和归宿,“三联”培养模式牵引教育教学落实,为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提供支持。三部分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形成“以人为本、育训结合”的特点,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四个维度的并线发展。
为有效支撑“二类三型三联”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应创新应用模块化教学,建立“双师+双语+双嵌入”的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类型留学生培养模式,以“双导师制”为主导、“双语教学”为主轴、“双嵌入”为主调,开展多方参与的协同教学。一是明确授课语言体系,确定以汉语为主和英语为辅的授课语言。二是根据培养模式的不同,在教师配置和课程嵌入方面进行不同的安排。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留学生应同时配备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设置“专业课程+企业实践”嵌入内容;专本衔接联合培养模式的留学生应同时配备专业教师和学业导师,设置“专业课程+文化课程”嵌入内容;跨国分段联合培养模式的留学生应同时配备中方专业教师和海外专业教师,设置“中方课程+海外课程”嵌入内容。三是根据不同的培养模式和不同的班级特点,组织导师制课程的开展,落实好课前有预习、课上有互动、课后有辅导。四是优化授课语言的选择使用,加强课程的精准衔接,强化教师团队的协同教学。“双师+双语+双嵌入”应贯穿于留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涵盖专业学习、实习实践、中国文化学习、创新发展、跨国交流等方面,为培养热爱中国、基础扎实、专业精深、实践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创新人才提供可操作的实现途径。“双师+双语+双嵌入”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双师+双语+双嵌入”教学模式
“德技并修是体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特征”[3]。来华留学教育依然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体现符合留学生教育内涵的丰富内容。学校应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着重围绕“一核+三融+四协同”构建文化素养教育体系。“一核”指的是立德树人。育人和育才是相互统一的过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来华留学教育也是如此,通过培养来华留学生正确的文明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所学建设祖国、改变世界。“三融”指的是汉语与中国概况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三融”的实现需要学校调动校内外各方面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突出企业文化元素和中国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留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推动所有教学要素都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四协同”指的是文化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线上与线下协同、课内与课外协同。“一核”决定了文化素养教育的工作导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又为“三融”提供了支持。“三融”巩固了“一核”的首要地位,又是“四协同”的坚实基础。“四协同”丰富了“一核”的实践路径,又进一步深化了“三融”的组织合力。“一核+三融+四协同”文化素养教育可以助力来华留学生培养路径的创新和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新常态的形成,并通过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引导,有效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确保立德树人在来华留学教育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