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多利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一中学 232082)
高中数学中的代换类型较多,包括参数与常量之间的代换、参数之间的代换、参数与公式之间的代换等.代换法之所以能够进行,关键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着数或逻辑上的相等关系.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代换法的深刻认识,牢固的掌握最重要的解题方法,应做好应用代换法解题的教学.
高中数学涉及很多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如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2α=2sinαcosα、cos2α+cos2α=1等,这些公式是进行代换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学中应对三角恒等变换公式进行分类,要求学生采用对比法牢固的记忆,避免张冠李戴.同时,结合授课经验,优选经典的例题,与学生一起剖析解题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代换法的切入点,实现高效解题.
该习题属于三角函数中较为常规的题目,难度并不大.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要求了解分式的特点,积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代换.如要求解分式的分子为1,很容易联想到cos2α+cos2α=1,通过代换后,则可转化为齐次式便可求解.
正确选项为C.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该题目,使其认识到在解答三角函数相关的问题时一定不要忘记使用cos2α+cos2α=1进行代换.
对常规函数而言奇、偶函数、周期函数等存在等量关系,如f(x)=-f(-x)、f(x)=f(x+T)(T为周期)等.为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常规函数中的等量关系进行巧妙的代换,顺利解答相关题目,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代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解答,并做好解题经验总结,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迅速的破题.
例2已知f(x),g(x)分别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与奇函数,且f(x)-g(x)=x3+x2+1,则f(1)+g(1)=( ).
A.-3 B.-1 C.1 D.3
该题目难度并不大,解题的关键能够通过代换构建已知条件和要求解问题的关联.因为f(x)为偶函数,g(x)为奇函数,即,f(x)=f(-x),g(x)=-g(-x),显然可使用f(-x)-g(-x)代换f(x)+g(x).则可推出f(1)+g(1)=f(-1)-g(-1),又因为f(x)-g(x)=x3+x2+1,则将x=-1代入f(-1)-g(-1)=-1+1+1=1,正确选项为C.
通过做该问题的求解使学生认识到,为顺利解答常规函数问题应注重常用等量关系的积累,并深刻理解,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变形与代换.
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与其他知识联系紧密.部分习题常与基本不等式知识结合起来.解题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巧妙的借助等量关系进行代换.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运用代换法解答导数问题的意识,在解题中少走弯路,应注重为学生详细的讲解相关的例题,认真板书解题步骤,使其掌握代换法解题的相关细节.
该题目是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习题,解题时需要从已知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而后通过等量代换,运用基本不等式公式进行求解.
又因为f′(1)=2a+b=2.
=5+4=9
当且仅当4a=b时,取“=”,因此,正确选项为B.
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该例题,使学生认识到“1”这一特殊的代换媒介,任何一个数或公式均可以看作其与“1”的乘积,或者分母为“1”,而后寻找与“1”相关的等量关系进行代换解题.
高中数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代换关系,即,参数与公式间的代换.该代换关系虽然不难理解,但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很多学生常因不会应用代换法而不能顺利的解答出相关习题,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习题,并给予学生解题的引导,使其能够及时找到代换的突破口.
例4在等比数列{an}中,a1=2,a8=4,函数f(x)=x·(x-a1)·(x-a2)……(x-a8),则f′(0)=( ).
A.26B.29C.212D.215
该题目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很多学生看到该题目后不知所措,事实上采用整体代换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令g(x)=(x-a1)·(x-a2)……(x-a8),则f(x)=x·g(x),则由导数知识可得f′(x)=g(x)+xg′(x),则f′(0)=g(0)=(a1·a8)4=212,正确选项为C.
通过该习题的解答,使学生认识到解题时应认真观察给出的已知条件,构建参数与公式之间的等量关系,注重运用代换法进行解答.
高中数学部分习题应用代换法求解,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中应做好这一重要方法的讲解,尤其围绕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习题,为学生讲解带换法的具体应用,使其通过学习总结代换法的应用规律,充分把握其本质,在解题中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