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1-03-11 13:15刘升忠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劳动思政

刘升忠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大中小学应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劳动教育是人的劳动品质教育,其目的是发展人的体力、智力和培养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的技能技巧,尤其重要的是使人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得到良好的发展[1]。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更具思政课程属性。高职院校在继续重视专业教育训练、提升学生专门性劳动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思政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指导下,积极实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一、课程思政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关系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指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在扎实提升学生专门性劳动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包含劳动教育内容,两者具有内在契合性[2]。

(一)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共同目标都是立德树人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3]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意见》要求高校“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以实现立德树人之根本目的。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指导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不论是劳动教育还是课程思政,其共同目标都是立德树人。

(二)劳动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课程思政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意见》同时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 学时。也就是说,专业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树立正确择业观,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而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三)课程思政是劳动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

由于劳动教育属性定位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都将提升学生专门性劳动知识技能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为此,部分院校或是将专业教育混同于劳动教育,或是从来没考虑过开设劳动教育专门课程。《意见》指出,高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还应该采用课程思政的方式来进行。

与专门性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实践相比,依托于各专业课程,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之中,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思政式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具体专业领域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这才是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存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4]。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普遍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中也均不同程度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等现象。除社会环境导致的劳动异化以及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目标设定、路径实施、内容选择、考核评定上存在偏差,也是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一)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忽略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少人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拥有谋生手段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最重要的任务。基于此,各高职院校将劳动技能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忽略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导致众多毕业生劳动价值认知错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下,劳动的目的已逐渐由“通过劳动以谋生”转化为“通过劳动以实现人生价值”[5]。为此,现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目标俨然已不合时宜,应由突出劳动技能的培养转化为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二)注重创设劳动活动,忽略依托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式劳动教育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现仍有不少高职院校将体力劳动视为劳动最主要的形态,为此,依托大扫除、劳动周等生硬的劳动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劳动精神,成为实施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形式。这种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思考,一方面缘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毕业主要面向的是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缘于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视为谋生的主要劳动形态,认为学生只有在劳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辛苦,才能更珍惜劳动的成果乃至追求更好的劳动形态。新时代,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导致大多数需要人工操作的岗位被取消,并孕育新的劳动形态[6]。依托专业课程,在学习与训练最前沿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已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三)注重校外劳动教育资源的开拓,忽略校本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由于历史的原因,脱胎于行业、企业办学的众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远远好于普通高等学校,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不论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本身,都非常注重将学生的顶岗实习作为最重要的劳动教育形式。即使已出台了《意见》《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而基于校本情况制订并指导新时代全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仍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作为最重要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忽略将校内教学场所、专业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成最可行的教学资源,进而导致劳动教育仍然没能走出过去的老路,无法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7]。

(四)注重劳动教育的形式,忽略劳动成绩的科学考核评定

作为培养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开展的所有专业课程教学都是劳动教育,即是训练学生劳动技能的教学。所以说,高职院校从在我国创立起,一直都是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但其注重的主要是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及其水平的评定,而忽略对其劳动价值观的科学考核与评定[5]。这也导致了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均不同程度出现劳动观念不正确、劳动态度不端正、劳动价值认知偏差等现象。为此,新时代在持续加强专业教育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与知识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及科学考核评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上述状况,进而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

三、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策略

根据当前劳动教育现存的问题以及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点,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与专业课程融合,采用融合式的模式更加有效。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厘清教改思路的基础上,应主要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考核方法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构建[8]。

(一)教学目标设计:专业课程目标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

为更准确地将劳动教育要求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时,不仅应认真研读《意见》《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总体把握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总目标,同时还应在广泛吸收相关院校、专家学者开展融合式劳动教育方面的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思考(见图1)。

图1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1.以培育劳动价值观为核心

《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与此同时,《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职业院校应通过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其核心目标是价值观的培养,即把学习专门性劳动知识与技能作为载体,向学生传达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5]。

2.以训练专门性劳动知识技能为基础

与基础教育不同,在日常生活、公益服务与生产服务等三种劳动活动中,生产服务性劳动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劳动形式,拥有扎实的专门性劳动知识与技能是开展生产服务性劳动的基础。为此,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掌握专门性劳动知识和技能成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础。

根据学段要求,在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服务性劳动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依托专业课程学习这一重要劳动教育途径,在学生专门性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提升的同时,培育劳模、劳动、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在劳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育劳动价值观

通过《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要求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职院校既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又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提升创新创业、追求科学真理的能力。

《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职业院校应重点结合专业特点,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课程思政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因此,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时,教学内容可从知识、技能、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过一般性劳动知识强化专门性劳动知识

从某种程度上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也是劳动教育的一种形式,因为其实施的活动实质为旨在提升学生专门性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劳动教育。只不过,当前的专业课程教学,注重了专门性劳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一般性劳动知识的教学。所谓专门性劳动知识,本文指从事专门劳动所需要的知识,例如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概念、类别、特性等;一般性劳动知识,本文指与生产服务性劳动相关的辅助知识,例如课程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可能适用的劳动岗位、职业标准、职业资格等。

为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性教学内容建构时,主要应挖掘专业课程的一般性劳动知识,利用知识的联系与应用,将劳动岗位、职业标准、职业资格等一般性劳动知识有机融入到专门性劳动知识中去,使学生既掌握专门性劳动知识,又了解一般性劳动知识,进而更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知识开发(如表1)。

表1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性内容

2.通过一般性劳动技能的培养提升专门性劳动技能

根据技能的适应范围,可把劳动技能分为专门性劳动技能与一般性劳动技能两大类型。所谓专门性劳动技能,本文指从事劳动任务时所需的专业技术操作流程、规范、标准等;一般性劳动技能,本文指在劳动过程中,能更好辅助专业技能达成成果的劳动能力,包括由外部动作构成的动作技能和由心智活动构成的智力技能。

一般性劳动技能是提升专门性劳动技能的基础,例如学生只有具备操作、书写等动作技能,才能更好提升餐饮劳动、动漫作品创作等所需的艺术创作技能;只有具备判断、推理等智力技能,才能更好训练提升模具设计、APP 开发等专门性劳动技能。“科学的劳动教育本质在于创新创造”[9],在高职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时,注重培育学生操作、认知、思考、判断等一般性劳动技能,才能帮助学生训练提升专门性劳动技能,进而创造性地解决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表2)。

表2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技能性内容

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作为思政教育属性更明显的劳动教育课程,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继承中华民族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10]是包含高职院校在内高校劳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为此,实施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时,在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劳动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等角度,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如表3)。

表3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价值性内容

(三)教学资源:重视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多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作为最重要的劳动教学资源,而忽略教学场所、社团活动等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由于校外顶岗实习等教学资源难以整体把控,这一实施策略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为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应重视从校本资源的角度,从条件性教学资源与影响性教学资源两方面做好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1.以“劳动就是劳动教育的最佳方式”的思路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体力劳动是劳动教育中的基础,脑力劳动是劳动教育中的发展。与此同时,2019年6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为此,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实施融合式劳动教育过程中,在教学资源开发上应突出“劳动实践”属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任务性,从实践教学资源、情景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做好影响性教学资源的开发。

2.基于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实践性教学资源

针对校外实践教学实习指导教师良莠不齐等现状,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建设基于校本资源的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根据笔者所在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经验,比如通过创新“学生社团”、改造“勤工助学”、设立人事处“学生助理”等为学生创设劳动实践岗位,通过组建或共建 “校园公司”、加大投入建设专业实训室等为学生优化校内劳动实践条件,通过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与管理平台”、创立基于互联网的实践训练平台等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式”劳动实践,等等[11]。

3.充分发挥情景性教学资源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时,一方面,可通过运用“ISO9001”协助学校改革管理制度、借鉴企业模式改造学生管理工作等为学生营造劳动实践“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在众多的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场所,悬挂行业劳模或行业巨匠画像、张贴劳动规范劳动纪律宣传画、展示行业当下最新科技成果图片等等,营造积极向上的行业精神、行业文化,通过富含新时代劳动价值的情景性教学资源,使得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始终在情境交融中推进,进而提升学生投身行业、职业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方法:注重在专业实训中培育学生劳动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为了避免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走过场,应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通过精心设计将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价值点融入其中。这样,“课程劳育”就不再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临场发挥,而是有规划、需考核、能检验的教学实施。

1.以参与式项目教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

实施融合式劳动教育时,教师要大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1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参与式项目教学”经验值得借鉴:在播音主持等专业课程,通过设置采访、报道、宣传身边榜样等项目任务,以实现专业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完美结合;在动画影视等专业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制作劳动教育动漫影视短片,创新劳动教育新方式新载体;在美术相关专业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制作作品参与“最美系列”美术作品展等项目实现劳动教育;在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学生讲坛、模拟面试等实践项目开展劳动教育[13]。

2.教学中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型实训活动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时,还应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要求,通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型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广泛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操作技能竞赛等。参赛形式既可以是个人参赛,也可以是小组参赛的形式,评分标准既包括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也涉及一般性劳动知识与技能。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竞赛活动中,促进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同时,还培育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与此同时,还可在技能竞赛方面给予省级以上一等奖获得者免修资格,校级以上获得者可根据获奖级别分别给予课程成绩额外5—20 分的加分。

3.注意发挥一般性劳动技能榜样在教学中的作用

具备扎实的专门性劳动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具有劳动实践的能力更重要。尤其是高职教育,其本质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具有良好劳动实践能力的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专门性劳动知识与技能掌握得好的学生,还应充分挖掘劳动意识强、劳动态度正的先进学生,充分发挥这类榜样的作用。如除给予及时表扬表彰外,对校级以上劳动实践类竞赛获奖者,课程成绩每项额外加5—20 分;主动承担维护教学设备、环境者,每次给予课程成绩额外加1 分;课程学习全勤者,给予课程成绩额外加5 分。

(五)成绩考核:将劳动素养评价指标纳入课程成绩考核指标体系

为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地,《意见》《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明确指出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此,实施融合式劳动教育时,不仅要把劳动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更要将劳模劳动工匠精神等劳动素养纳入课程成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

1.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为提升劳动教育教学水平,应“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为此,实施融合式劳动教育时,要坚持劳动观教育考核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使学生能够较准确、全面地看到自己劳动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在课程成绩评价中,可强调一学期的课堂考勤在课程成绩评定中的比重,使学生通过过程性的学习行为培育劳动纪律意识。

2.将服务性劳动列为课程成绩加分项目

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设计课程成绩考核体系时,应将参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智力扶贫活动”等结合专业知识技能的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实践列为课程成绩的加分项目,以培育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而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3.把综合评定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导向。一方面,将劳动表现、实践状况等列入课程成绩评价内容,并把劳动素养考核结果作为课程考核合格与否的依据之一,让学生通过课程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一方面,协助教务、学工等部门将对劳模、劳动、工匠精神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的综合评定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以促进学生主动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进而提升劳动素养。

四、结语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政府在政策支持、条件保障等宏观层面打好基础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对劳动形态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劳动教育更具思政课程属性,将劳动价值观培育作为核心目标,认真分析当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存的问题及特点,积极做好“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设、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成绩考核的改革等,从而培育学生劳模、劳动、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劳动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