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路径探析

2021-03-11 16:01
科技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朋辈辅导辅导员

孙 进 姜 华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0 引言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虽然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师资不足、专业性有待加强、不够系统化等较多现实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的强力帮手,加强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有助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弥补专业师资不足的现状,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潜在心理问题,同时利人利己,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成长和发展也有较大帮助。

1 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顾名思义,即朋友、学生等与受辅导对象年龄相仿、价值观相近、受教育程度相当、生活阅历相似的人群,是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的有力帮手和补充。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挑选的心理服务人员经过短期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后,能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能及时发现并初步干预, 从而解决部分潜在的心理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在专业水平上有所欠缺,无法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但朋辈辅导更易获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容易与受辅导者建立良好关系,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

2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连续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事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青少年聚集以及心理问题频发的高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我国心理教育发展较国外起步较晚,目前高校可以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心理服务诉求量,因此,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朋辈心理辅导员正是高校心理辅导队伍最有力的补充,契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心理特点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回归 “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教育目标,运用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备以下可行性: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可以直观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专业心理教师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较为广泛,无法精准地实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 只能通过预判以及提前干预,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朋辈心理辅导员则是随时随地深入在学生群体中,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以及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和处理。分析多个案例可以得知,在出现危机的第一时间,往往是学生发现并上报,进而得到专业干预。

第二,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学生群体年龄、阅历、受教育程度、价值观等相似,更能以同理心感受和帮助困难学生。学生所经历的学业、情感、人际矛盾等问题都是朋辈辅导员可以感同身受的,有了这方面天然的连接,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容易被学生信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和锻炼。

第三,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印证同年龄段的朋辈辅导模式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学多个流派从不同角度均印证过朋辈心理互助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可以通过角色示范尤其是榜样示范来获得,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们所观察他人的行为后果和他人角色示范的影响。选择优秀的学生榜样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更能引起学生的认同,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 对开展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思考

第一,重视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 高校在逐步引进专职心理教师的同时,应注重校内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尤其是班级心理委员的成长和发展。 班级心理委员是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中最能快速掌握班级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并进行长期心理追踪以及心理干预的人群,是心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当班级学生出现明显异常,心理委员可在第一时间上报心理辅导员, 如果情况严重需立即上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另外,心理协会在高校心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协会的指导和管理。心理协会通过吸收各二级学院对心理工作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直接管理,经过系统、长期的培训获得心理工作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组织和开展学校层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为二级学院心理联络部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为学校心理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一是访谈技能培训,首先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交谈技巧,提高积极关注的意识。大多来访者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往往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关注,利用咨询的机会可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孤独感。 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咨询过程中应认真倾听,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不妄加评论。同时,提高非言语信息的识别能力,便于快速收集信息,例如通过学生的微表情、情绪、表达方式、行为表现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是危机识别,关注学生社交账号发布的内容是否存在敏感信息,以及学习和生活中的异常行为和情绪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了解,如果解决不了,及时上报心理辅导员。另外,突发事件的发生,如失恋、家庭变故、学业受挫等,往往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周边学生的关注。

第三,推行多元化的心理辅导模式。首先,继续延续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 由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牵头,为各二级学院配备专门的心理访谈室,进行线下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开通电话咨询热线,公布值班时间表,为学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其次,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 建立网上心理辅导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保证朋辈心理辅导员实时在岗,并通过网站和公众号发布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知识和危机应对方法。网络咨询的隐匿性可有效化解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抵触心理,在虚拟的空间里,学生更能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四,严格保密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人隐私。 要求采取一对一的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员不得泄露受辅导者的个人隐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恪守行业道德,在谈话过程中给予来访者充分的尊重, 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为原则, 不因来访者情绪和言语表达而影响自身情绪,从而发表不当言论以及夹杂私人感情的看法。

第五,考评和激励机制。 通过制定详细的考评细则,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服务态度、工作实效等进行评定,根据考核结果,每学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表彰。 对工作积极、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 应发放荣誉证书及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在评奖评优的过程中给予加分鼓励,加深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积极性,从而增加工作实效。

猜你喜欢
朋辈辅导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