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改革

2021-03-11 16:01蔡芳共李玉和
科技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程能力课程

陈 君 蔡芳共 李玉和 曾 明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0 引言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已成为机械制造业的急需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是发展经济、创新技术的首要资源,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驱动力,应发挥积极作用[1]。为适应专业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西华大学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工程教育认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因此,针对“材料成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出的课程目标支撑两点毕业要求指标点:(1) 能够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较强的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通过文献调研、交流、工程实践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为满足上述毕业要求,需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分析问题以及工程应用能力较薄弱。 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须不断实践与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拟从改革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 优化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并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任务明确,做到一人一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或由教师指定下一个工作的内容:(1) 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2)针对某个工程问题,开展设计研究,撰写技术报告,绘制设计图纸,制作模型等;(3)针对机械、材料、成型、人类生活必需品等,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撰写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档;(4)由教师带领到企业调研、参观、实习,撰写相关报告;(5)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提交相关技术文档;(6)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国内外文献的查阅,撰写综述报告;(7)其他和课程有关的科技创新活动。

2 拓展实训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发新的实习基地。学院领导带队,走访多家企业,考虑到学生出行安全等问题,新增学校周边的成都鸿图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此外,企业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场所学生只能看,不能动,导致学生参与度低。 因此,应购置相关软、硬件,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践活动前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弥补现场实习中动手环节较少的不足。为提高企业接纳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于能让企业受益,让愿意暑假进公司实习的学生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提前进入公司实习,也可以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直接“订单式”定向培养学生,大三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实训实践,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入职。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和学生双方均能受益,从而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2]。

3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高挑战杯、创新创业等课外活动参与度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3]。学院还以课程结构体系的需求打造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工程师兼职担任个别课程的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可以派遣教师进企业学习培训,增强实际工程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加强产学研究,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等。引进的海内外博士教师团队,利用他们参加各种会议机会及时向学生传播最新研究成果,开阔学生视野。根据他们所掌握的科技动态,紧跟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 这些举措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了良好保障。 学生大二开始采取自愿原则进行师生互选,先以讲座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随后可直接参与到科研基础较好的导师科研工作中,有较成熟的课题时就可申报各种竞赛项目。 同时,学校也制定了非常有力的针对竞赛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奖励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热情也很高。这两年,学生们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3D 大赛11 周年精英联赛、全国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四川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获得较多奖项。

4 多元化考核与评价体系

工程认证教育模式是对学生的全周期、多方位的培养格局的尝试,因而多元化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4]。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以评价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文献检索分析能力和撰写科技实践报告能力的掌握程度为重要内容,以学生的实践报告作为评价依据。一方面,注重考核掌握中英文文献及专利的检索和分析能力,以及撰写科技报告的能力;另一方面,考核针对工程实践问题,应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以下是西华大学学生提交的部分报告题目: 专利——一种带有婴儿床的摇椅、实用新型专利—扫地机器人外壳设计、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汽车保险杠外壳优化建模及3D 打印、成都百宜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体验实习报告。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报告题目内容丰富,形式也较多元化,有写专利的、有参加各种比赛的、有进行各种零件工艺设计的,也有去企业实习的。

本课程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建立课程质量以及培养目标的评价方法,确保毕业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笔者认为,今后应适当跟踪学生在后续毕业设计以及工作后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需求及技术发展,用于本实践课程的持续改进,适时修订教学大纲。

5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学生的中英文文献的调研及分析能力, 以及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撰写科技报告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且培养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工科专业建设和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持续进行建设并不断改革完善。本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改进:(1)改革考试方式,提升课程挑战度,进一步健全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2)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机制,聚集更多优质资源,加强产教融合和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丰富课程实践内容,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工程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子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