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
摘 要:数学学科侧重逻辑性的建立,重视思想意识的提高。随着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教学时培养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教学的关键点。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创新实践活动、重视数学体验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數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能力
前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适应他们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和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数学是其他知识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基础,数学的教学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各项能力的提升。因此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喜好探究,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趣味教学、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孕育和浇灌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数学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设立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多元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带有科学问题的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释疑、解惑的过程。疑问的有效设置为打开数学思维增添了持久的助力。教师可以创新思维,设立各种问题情境,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以趣味问题促进学生持续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从中学会以数学角度思考问题。而问题的多面性则会激发学生思考的不同立场或角度,促使学生从不同视觉尝试解开疑惑,为自己释疑,从而培养出多元化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课程教学时,单纯图形的空间想象是比较乏味的,而教师可以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思想。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材料制作成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向学生展示材料的同时提出问题:“大家发挥想象,预想一下这些物体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继而引起学生的竞争性探究,学生会在探寻的过程中保持思想和行动一致,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构建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升数学抽象思维水平,增强数学思想的多维性。
二、创新实践活动,注重数学思想的日常渗透
数学是综合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自然科学,在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时,往往需要将知识理论的认知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切身体会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理论,领略数学推理及运算等数学活动的内涵,并通过实践运用,将数学思想渗透入日常数学知识中。因此教师尤其需要注重各种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创新,通过积极创设实践活动,将数学思想的培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自主创造出轴对称图形。因此教师可以设置“生活中的轴对称”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收集轴对称的各种案例,案例不仅要在课堂展示轴对称图形,还要附加对图形对称原理的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动态展示分析内容,也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展示分析结果。自主的实践操作过程以及展示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创新的实践体验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理论的认知,更能够将数学思想与实际联系到一起,并逐步渗透到生活中去。
三、重视数学体验,强化数学实践应用意识
数学规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感知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生活素材的挖掘,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规律与内涵,容易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接收数学理论,将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理论引导应用,以应用深化理论,逐步提升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运用水平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以生活为依托,带领学生开展生活数学体验,从而综合提升核心素养。
以七年级上册《生活 数学》教学为例,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它们融合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提前挖掘生活素材,比如身份证号、学籍号、车票代码等数字,并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惊奇地发现身份证的一串数字中居然涵盖了省市区县、出生日期以及出生排序……通过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生活的兴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中数字设置的原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继而帮助他们了解应用方法,并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从而不断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结束语:核心素养是提升学生品质、形成数学理念、锻炼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要素。初中数学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标,将数学与生活紧紧联系,从基础教学手段入手,开展创新多元的教学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品质优秀、思维灵活、心理强大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春风.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4):117.
[2]许晓萍.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论坛,2020(11):87.
392150033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