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3-11 23:08杨猛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杨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生活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是目前各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思路,采取此种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融合在起,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從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所以,小学教材编写也要以实际生活为主要参考方向,使小学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点,让生活化数学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佳导向。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有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此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2、教学现状的必然需求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教育模式中的各种缺陷逐渐突显出来,而生活化教学方法作为新的数学教育模式,其逐渐在教育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上课时难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且,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对一些水平较高的知识点难以进行充分的掌握,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教师的帮助,以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从生活化教学中获取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由此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从而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进步学习和理解。

3、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由于学生的认知判断能力有限,其思维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很多抽象化的知识还难以熟悉和掌握。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尽量减少对复杂且逻辑性较强的理沦知识的讲述,要在讲课时增加一些生活实例,通过不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其数学知识水平的进步提升。

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1、导入生活元素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基于生活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中是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所有能够引发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中,生活化的问题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能够以比较自然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导入学习状态。因此,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新知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共鸣的生活问题。

以“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设计知识导入环节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三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一名工人在墙上画一幅国旗,刚刚画了左边一半;第二张图片是吊车在吊一个集装箱,旁边是一个集装箱堆;第三张图片是一个大大的风车。接着笔者提出问题:“第一张图片上的国旗怎样画才能够画完?第二张图片上的集装箱,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放置在旁边的集装箱堆上?第三张图片上的风车,在下一个时间点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时学生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虽然不够准确,但看得出他们对这些生活场景并不陌生,能够很快明白题目的意思,为下一步引入基本概念做好准备。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及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学习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用。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的数学知识时,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领会加减法的含义,也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创设超市购物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收银员与消费者,通过模拟整个购物过程,既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效果,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真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树立激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设置生活作业

除了在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外时间也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效果。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过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现实生活的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效率。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更加倾向于应用题,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融入到问题当中来。

例如,可以设置一只棒棒糖是五毛钱,如果需要给班里每个学生发一颗糖,总共需要多少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类型的生活应用题目。例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之后,主动为父母购买一些东西,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运算思考能力。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书桌的周长或面积,并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记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也能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惧怕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生活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的同时,也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小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生活化[J]. 中外交流,2018(48):259.

[2]侯春玲.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137.

395750033827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