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是学生生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启蒙和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低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指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让学身边给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级;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前言:
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学科,数学能力是很多学科的基本功。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启数学学习之路的开端,也是学生们形成数学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平台。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运用数学理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仍然处在逻辑思维、解题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内容。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比较注重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重复、单一的计算题目。面对千篇一律的加减乘除运算,学生在写作业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开始讨厌数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良好的教学情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轻松愉快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景,“小朋友们,大家认不认识五星红旗呀?大家在哪里见过他呀?”小朋友们纷纷说在周一升旗的时候见过,“那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叫它五角星吗?”一些学生会说“因为它有五个角”、“对,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角’,大家开动脑筋,看看我们教室内,有哪些角呢?”。这时候学生就会四处观望,发现教室中的桌角、黑板角、门角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集中精神紧跟教师的节奏,还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认识了“角”,并在身边的食物中发现“角”。教师通过创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在教师的指引下思考问题,逐步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数形结合,利用画图厘清解题思路
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中过渡到小学,很多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还没有掌握。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很多学生因为不能理解题目内涵而害怕应用题。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个困难,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在分析抽象的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标注、画图的方式快速的厘清解题思路,把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利用图形表示出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要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可以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会数形结合,利用作图分析应用题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应用题。比如下面这个题目“图书馆中一共有15本漫画书,小明一次性借走了7本漫画书,小红一次性借走了3本漫画书,现在图书馆还有多少漫画书?”这个题目中的条件较多,涉及到的数也比较多,在实际的计算中,很多学生会因为找不清解题思路而计算错误。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草稿纸,跟着老师一起作图。“大家看这道题目,我们要求的是还剩多少漫画书,首先我们先找一下图书馆一共有哪些书呢,可以看到题目中说的是15本,好,那我们就在草稿纸上画出15个圈,代表这15本书,大家也在草稿纸上画出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5个圈,等待学生画好图后,接着分析“小明一次性借走了7本书,这时候用斜线划掉7个圆圈,代表被借走的书,并且列出算式‘15-7’,紧接着小红借走了3本书,我们用涂黑的方式再化掉三本书,代表又被借走的书,补充算式‘15-7-3’,然后大家数数看最后还剩多少书呢?对的,还剩5本书,我们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分析题目,快速抓住题目有效信息
在小学阶段,因为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认知发展不同,对于问题的理解也有差距。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因为题目过长而找不准有效信息,容易被一些无效信息干扰,影响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题目分析的训练,让学生可以根据所求内容对题目信息分类,快速的判断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利用有效信息快速的找到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时,学生要掌握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厘清题目的逻辑,列出正确的算式解题。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题目,让学生熟悉解题方法。比如这个题目“A同学去学校超市买来了20个气球,5个篮球,他把3个气球分给了B同学,8个气球分给了C同学,现在A手里还有多少气球?”在这个题目中,存在一些干扰学生解题的信息,教师要让学生找到有用信息而不受干扰。“同学们,我们看题目问的是還剩多少气球,那题目中的篮球数量对我们的就是没有用的,大家完全可以忽略。而题目中有哪些涉及到了气球呢,对,B和C都涉及到了气球,他俩对应的信息就是我们解题的突破点。”
总结:
总的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解题能力都还比较薄弱,教师要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场景,让学生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题目含义,利用未知反推已知条件的形式排除无效信息,快速的抓住解题要点,快速的形成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于鹏.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2021,18(5):180.
[2]刘琳琳.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1,18(5):161.
369150190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