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固,赵廷江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居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当前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手段,是规范结肠癌的手术项目,完整切除肿瘤病灶,在最大限度上清除淋巴结,提高患者生存率[1-2]。有研究表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肿瘤复发率3.51%明显低于传统根治术的17.54%、19.30%(P<0.05)[3]。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伴肿瘤复发,因此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法,降低肿瘤复发率及转移风险性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的进展,为肿瘤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但是部分患者在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辅助化疗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免疫逃逸的风险。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DC-CIK)是联合树状细胞(DC)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s),增殖速度迅速、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显著[4-5]。本研究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采用DC-CIK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旨在为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结肠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7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进行比较,见表1。本研究符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审核通过。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癌[6];②初次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③术前未经放化疗、DC-CIK治疗;④术前无免疫系统疾病、凝血机制障碍;⑤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脏疾病;②曾有脑出血、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④肿瘤远处转移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手术医师操作,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奥沙利铂注射液(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48)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4),口服,500 mg/m2,早晚各1次服用,第1~14天;3周1个疗程,连续6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DC-CIK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和对照组一样。DC-CIK的制备与用法:术后于切除的肿瘤标本内切取1.0×1.0×0.5 cm3肿瘤组织标本,避开坏死液化区、周围组织交界部位,使用庆大霉素盐水对肿瘤组织反复冲洗,置入无菌瓶内,加入8万U庆大霉素注射液(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8112)浸泡,于-80 ℃冰箱内保存备用。备存的肿瘤组织复温融化后,使用1640培养基,对肿瘤标本反复冲洗,剪碎后放置200目网塞,并对组织进行研磨,冲洗,收集冲洗液于-80 ℃冰箱内冷冻。37 ℃水浴复温,离心15 min,采集上清液,作为全肿瘤细胞抗原,于-80 ℃冰箱内保存。DC肿瘤疫苗、CIK细胞制备:先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 μg,皮下注射,在第二天采集外周血80~100 mL,肝素抗凝,Ficoll梯度离心法,对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并采集;使用RPMI 1640反复对其进行洗涤3次,置于RPMI 1640完全血清培养基内,按2×106个/mL细胞悬浮;培养2~4 h,置于5% CO2培养箱内,37 ℃。选择贴壁细胞作为DC,将其置于DC培养基,每2天更换1次培养液,连续6 d,加入rhTNF 15 ng/mL与肿瘤细胞裂解物,连续培养24 h,采集成熟的负载全肿瘤抗原的DC肿瘤疫苗,使用生理盐水洗涤,分别制作肿瘤细胞以及加入CIK细胞进行培养,随后回输治疗。CIK细胞添加IFN-γ(1 000 U/mL)、IL-2(500 U/mL),培养24 h,置于5% CO2培养箱内,37 ℃。培养1 d后,置入抗CD3单克隆抗体(100 μg/L)、IL-15(10 U/mL),继续培养;每3天更换1次培养基,形成2×106/mL细胞浓度。于第10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检查阴性后使用生理盐水洗涤,加入1%人血白蛋白,配置DC-CIK细胞,行静脉回输,1支200 mL。患者每次输注1×109/个输注细胞数,每天输注1次,1个疗程5 d。输注结束后,静脉滴注IL-2注射液100万U,于腹股沟淋巴结附近,皮下注射DC,1个疗程3次。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评价本次治疗效果: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即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3 mL,抗凝,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3+CD56+及Treg细胞;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癌胚抗原(CEA)水平,于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结束后,采集患者外周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电化学发光法测定;③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症状、神经毒性反应等。
治疗前,两组的CD3+、CD4+、CD8+、CD19+、CD3+CD56+及Treg细胞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19+、CD3+CD56+细胞较治疗前增加,Treg细胞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8+、Treg细胞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19+、CD3+CD56+细胞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CE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EA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反应、皮肤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比较[n(%)]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技术,明确肿瘤区域淋巴结回流路径,将肌层筋膜内结肠系膜组织完整切除,以期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7]。黄文伟等[8]研究对比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近期效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且能降低肿瘤复发率。结肠癌术后联合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已得到证实,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以肿瘤细胞DNA作为靶作用部位,形成交叉联结,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转录,促使肿瘤细胞凋亡[9-10]。卡培他滨常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口服经肠黏膜迅速吸收,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脱氧-5’氟胞苷,在肿瘤组织内转为氟尿嘧啶,以此抑制肿瘤细胞的转录、复制,促使其凋亡[11-12]。虽然化疗药物对一定比例的肿瘤细胞有相应作用,但无法清除微小肿瘤病灶;加之部分患者癌细胞对化疗不敏感,易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情况[13]。另外部分患者多周期化疗时,免疫功能受到损伤,使其无法耐受化疗治疗,以此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免疫治疗成为术后化疗时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
DC-CIK细胞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DC是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恶性肿瘤患者DC细胞数量减少,其功能逐渐减退[14];及时补充机体逐渐减少的DC细胞,能增强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以及T细胞活性,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15];CIK细胞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肿瘤病灶起到靶向性凋亡、抑制作用[16]。一般结肠癌患者常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免疫功能越低,越容易出现“免疫漂移”改变,使机体抗肿瘤能力下降[17]。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19+、CD3+CD56+细胞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结肠癌术后患者在常规化疗时联合DC-CIK治疗,能诱发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以及T淋巴细胞的增殖,纠正机体免疫缺陷。李国华等[18]研究也证实DC-CIK可提高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效应。
CEA是评价肿瘤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检测结肠癌复发有较高的敏感性,一般术中完全切除肿瘤后,CEA表达在术后6周逐渐恢复正常值,但有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者,CEA表达降低,却无法恢复正常[19-20]。本组研究中,观察组CEA低于对照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反应、皮肤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发现,结肠癌术后患者在常规化疗时联合DC-CIK治疗,可降低CEA表达,说明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同时能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是DC-CIK联合治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积极对抗化疗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以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DC-CIK诱导杀伤细胞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结肠癌,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意义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