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镇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研究
——以锦溪古镇砖瓦业为例

2021-03-09 13:04
城市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锦溪砖瓦传统产业

陈 悦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历史城镇因其丰富的历史层积性,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城镇形态与格局、城镇风貌、建筑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方物产等各个层面,因此是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代表。然而,近年来不少历史城镇自身所固有的特色正在逐渐丢失,同质化现象特别明显。在游客中流传着一句令人深思的玩笑话:“只要去了周庄和乌镇,其它古镇都不用去了。”因为几乎每个古镇都遍布了相似的旅游业态,丝毫看不出古镇自身的文化特色(见图1)。重新找回历史城镇的特色,不仅关乎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也关乎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历史城镇特色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有着莫大的联系,传统产业保护则是彰显历史城镇特色的途径,因此,研究历史城镇传统产业遗产极具保护意义。

图1 空间、业态极为雷同的古镇商业街(上图:甪直;下图:朱家角)来源:网络

一、传统产业与历史城镇特色的互动关系

(一)历史城镇特色的内在形成机制

城镇特色从字面上理解是指某城镇明显不同于其它城镇的特征,历史城镇特色则是指某一历史城镇明显不同于其它历史城镇的特征。一些学者就城镇特色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1]还有一些学者进一步阐释了城镇特色的内在形成机制,如提出城镇特色的形成或改变受到城镇特色的内涵、规划设计、城镇管理以及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等四个方面的影响。城镇特色内涵的构成要素涉及城镇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可总结为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见图2)。[2]尽管造成历史城镇特色弱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也是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城镇特色内涵的变化,如交通区位的改变、产业的兴衰、人口的迁移等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了城镇的内在运转机制,并外显于城镇特色方面。

图2 城镇特色的内在形成机制

(二)传统产业的兴衰对历史城镇的影响

产业因素是影响城镇特色内涵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3]历史城镇中的传统产业,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以手工业、商业为主体的产业类型,如丝织业、棉织业、酱醋业、糕饼业、茶叶业、木器业、竹器业等。产业不仅决定了城镇特色,而且影响了城镇本身的命运。

首先,历史城镇由传统产业而生。以江南为例,江南市镇大部分形成于南宋以后,随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经济副业,农村家庭手工业空前发达,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的市镇,不仅承担了农民的消费服务功能,而且承担了为农村产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职能,由此便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市镇。例如崇德县濮院镇,自南宋中期开始由濮氏家族经营丝织业,所产丝绸质量颇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号曰“濮绸”,濮院不仅成为江南著名的丝绸生产中心,也是颇具规模的丝绸销售市场,正是由于经济地位的提高而在明代被升格为镇。

其次,历史城镇由传统产业而兴。明清两代,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分工的逐渐细化,尤其产生出丝织业、棉织业两大区域性行业,市场分布已呈网络化,城乡多级市场结构形成,各种专业市场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4]产业的空前繁荣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文化、物质空间等各方面的全面繁荣。例如吴江盛泽镇凭借着丝织业的繁盛,与苏州、杭州、湖州等传统丝绸城市并称为“四大绸都”,丝绸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全镇商业的繁荣,镇上曾有10余家银行钱庄、7家银楼,粮行米店多达40余家,茶楼酒肆更是比比皆是,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说。

最后,历史城镇由传统产业而衰。近代以来,受到国际市场、工业主义和战争等多重影响,以丝织、棉织为首的传统产业遭遇了巨大震荡,江南市镇也出现了分化,一小部分市镇持续繁荣并实现了城市化、现代化,而大部分市镇由于产业服务功能不再,从而失去了经济地位,因此逐渐走向了衰落。[5]例如松江府(今属上海)所属的一大批棉织业市镇,包括朱泾、枫泾、罗店、七宝、月浦、江湾等,曾经也是风光无限,但由于现代化纱厂、布厂的兴起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迅速失去行业地位并随之陨落。

二、传统产业遗产的内涵、特征及保护瓶颈

传统产业的兴衰对历史城镇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彰显着历史城镇的特色。因此,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产业遗产,对历史城镇特色的保持有着莫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传统产业遗产的内涵

产业遗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产业遗产是指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遗存;狭义的产业遗产(也称“工业遗产”)则是指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采用煤炭、石油等新能源,采用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6]本文所讨论的历史城镇中的传统产业所留下来的产业遗产,既不能用广义“产业遗产”来笼统覆盖,也不属于工业遗产的范畴,而主要是指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手工业、加工业、采掘业、商业等产业遗存,其与工业遗产在保护内容上存在相似性,但在保护对象的时间性上又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在当前的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并没有这一独特的遗产类型,因此,本文暂且将其称之为“传统产业遗产”。

同时,传统产业遗产又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上存在很强的交叉,如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都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某项重要传统产业,都可归为传统产业遗产。但传统产业遗产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有二:一方面,部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形成产业,如剪纸属于手工艺类“非遗”,但这项技艺是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不存在分工、交易等产业行为,因此也就不属于产业遗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遗产在内容上不仅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产业文化,还包括物质形态的产业空间、生产工具、产品等(见图3)。

图3 概念关系图

(二)传统产业遗产的特征

1.传统产业遗产具有“整体性”特点

传统产业遗产包括物质性的产业空间和非物质性的产业文化两大部分,二者是互为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脱离了产业空间,产业文化将成为一种失去根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虚无主义文化,例如很多地方将各种“非遗”展示集中到博物馆内而脱离了原生空间,实际上异化了“非遗”的真实性;而若失去了产业文化,产业空间则将成为缺乏灵魂的物质空壳,例如很多产业空间被植入各种新的功能,但实际上已经丢失了空间本身固有的文化意义。

产业空间统一于产业生产组织中,生产场所、生产工具、运输及输送设施、销售场所等物质遗存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立这种紧密关系的正是工艺流程和“产业链”。[7]产业文化实际上就是“非遗”的范畴,包括了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种形态,文化表现形式即生产技艺,文化空间则包括了自然场、物质场、意识场、生活场和文化场。[8]

因此,传统产业遗产包含产业空间和产业文化两大部分,产业空间包括生产场所、生产媒介(如自然资源、运输通道等)和附属空间(销售、文化、生活场所等);产业文化包括生产技艺以及支撑产业存在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场域。只有当这些维度的空间同时存在,才能保证文化的真实完整,保护传统产业遗产就应当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产业空间和产业文化(见图4)。

图4 “传统产业遗产”构成

2.传统产业遗产具有“活态性”特点

与其它类型的文化遗产一样,传统产业遗产在经历了历史演变后,产生了文化价值,具体包括了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技术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产业空间、产业建筑的审美价值,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它是充分利用地方材料,按照地方工艺来适应产业生产要求的最好体现;其历史价值在于它见证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可以从中洞悉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其技术价值反映在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见证,生产工具、工艺流程和产品都记载了当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

而与其它类型的文化遗产不同的是,传统产业遗产最初的功能是服务于产业,因此必然具有某种特定的使用功能,是生产要素之一,具有经济价值,只有当产业继续维持日常生产,这部分经济价值才可以得到完整体现。尽管很多产业在经历了技术革新、市场变化后已经趋于衰落,但所幸的是仍然留存下来了一些能继续维持生产的传统产业,例如很多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尽管其产业规模、产业影响已大不如前,但却能最真实、完整地体现产业遗产的经济价值。

因此,传统产业遗产是文化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只有经济性而无文化性,那就意味着传统产业经过工业化改造后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但已失去了成为文化遗产的可能;只有文化性而无经济性,则意味着传统产业生产趋于衰落甚至停止,仅能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而不再具有产业功能。因此,传统产业遗产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活态”遗产。

(三)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的瓶颈

经济性和文化性是传统产业遗产的两大属性,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主要依赖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在工业化时代必然暴露出低效的弱点,尽管目前尚有一些产业未完全被机器所取代,但其经济性整体上仍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另一方面,正因为传统产业依赖手工劳动的特点,是老祖宗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东西,因此也就具备了很强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是机器制造无法取代的,并且随着时间流逝会越来越珍贵。经济性和文化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当代主要表现为经济性的衰落和文化性的加强。

当前传统产业遗产的危机主要来源于传统产业经济性的衰落,且已经危及到自身文化性的维持,而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的关键问题则在于如何通过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性来维持活态传承。本文以锦溪古镇砖瓦业为例探讨传统产业遗产保护路径。

三、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的路径

(一)梳理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

梳理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利于总结传统产业遗产特色。锦溪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毗邻“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锦溪砖瓦业是锦溪镇的传统产业,在周边一带享有盛名,是江南砖瓦业的典型代表。

锦溪砖瓦业据称始于汉代,而明清以降则始有文献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是小型土窑,烧制青砖黑瓦,主要分布在市镇周围和西南的朱浜、祝甸、明东、南庄这几个村。据统计解放初市镇有乌窑57口,朱浜、祝甸两村有乌窑50多口[9]。锦溪作为产业中心,牢牢把控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烧窑,但锦溪本地“只烧窑,不做胚”,坯源全由周边的周庄、商榻等乡镇供应;窑主、大师傅通常是锦溪人,而装窑、出窑时的散工则来自周边乡镇。由此,便形成了以锦溪镇区—朱浜—祝甸—南庄为中心,区域内周边乡镇提供配套的“中心-外围”结构(见图5)。

图5 解放前锦溪砖瓦业分布图

新中国成立后,锦溪砖瓦业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洋窑的出现,二是小窑的转型。由于受到洋窑机制砖的冲击,村民建起了结构简单、周期更短、产量更高的“小立窑”专门烧制红砖。此时期的砖瓦业以砖瓦厂、生产队为核心,以轮窑、立窑为生产形式,以红砖洋瓦为主要产品,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形态,在空间上尽管分布更广,但却形成了每个厂、每个生产队独立运营的散点式结构(见图6)。

图6 解放后至2000年锦溪砖瓦业分布图

锦溪砖瓦业在1990年代初达到了顶峰,1990年全镇生产“8.5”砖达4.3亿块。但1990年代中期以后,砖瓦销量急转直下,无论是大型砖瓦厂,还是小窑户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产量逐年降低(见图7)。“至2001年,全镇仍在生产的土窑仅剩16口,立窑则全部关闭。至2002年,全镇生产“8.5”砖仅剩1.3亿块,锦溪砖瓦业陷入了全面低潮期”。①

图7 1990—2002年全镇生产“8.5”砖数量变化

除市场因素外,国家、地方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逐年提高。2003年,苏州市全面开展了砖瓦窑业的治理整顿工作。锦溪的大东砖瓦厂和八大轮窑于2011年全部关闭,2017年,国家大力整治环境问题,对于存在一定环境污染的砖瓦窑要求全面关停。锦溪砖瓦业生产职能极大萎缩,年产方砖仅15万块,与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时期政府主导关闭了大量窑厂,但通过对锦溪砖瓦业发展历史的梳理和特色的总结,形成了以砖瓦业为主题的博物馆、公园、文创中心等文化旅游项目,生产和文化在空间上发生了脱离,形成了“双中心”的空间结构(见图8)。

图8 2000年后锦溪砖瓦业分布图

(二)评估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现状

在梳理历史和总结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估,是确定下一步保护途径与方法的必经之路。

1.锦溪古镇砖瓦业遗产保护现状

砖瓦业的生产场所以窑炉为中心进行布局,由于产业萎缩,目前仍然维持生产的仅剩两座属于“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的土窑,其余窑炉则面临了三种命运:一是直接拆除,二是废弃,三是被保护起来作为文化场所。尽管锦溪砖瓦业目前已经将目标转向了偏小众的仿古建筑行业,但由于受到本地非常严格的环保、土地等政策限制,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成本优势。因此,企业生存比较艰难。

传统砖瓦的制作是一项古老的技艺,锦溪由于完整保留了这项传统制作技艺,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传承,因此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生产技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金砖制胚技术,二是烧窑技术。目前这两项技术尽管都有传承人,但传承人年纪普遍在60岁以上,且随着生产的衰落,人数在逐年减少,新人极少进入。因此,传统产业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窑文化在锦溪老百姓心中有着非常高的认同感,尤其对于传统窑业中心——祝甸村而言更是如此。祝甸村虽然自2017年起已经停止烧窑,但至今仍然保留着祭窑神的传统习俗。位于祝甸村长白荡畔的大小太太庙是专门祭祀窑神的庙宇,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祝甸村砖瓦业的精神中心,目前仍在使用。锦溪镇上则建有中国古砖瓦博物馆,该馆由原大东砖瓦厂古砖瓦陈列室移址扩建而来,目前作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

2.锦溪古镇砖瓦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状评估后发现,尽管传统砖瓦制作技艺已作为“非遗”进行保护,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缺乏整体性。传统产业遗产的产业空间、产业文化被破坏程度很高。产业空间方面,生产场所支离破碎,数量稀少;制胚场地不足严重束缚了生产能力;附属空间虽尚在使用,但并未纳入保护范畴。产业文化方面,除了对技艺本身进行保护外,支撑其存在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都已出现了较大松动,且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见图9)。

图9 锦溪砖瓦业遗产现状梳理

(三)探索传统产业遗产保护路径

其次,缺乏活态性。锦溪砖瓦业经济性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引起了社会、文化、空间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而在传统产业遗产保护过程中,主要依赖企业艰难维持现状,企业和政府既未能充分认识到遗产的文化价值,也未能恰当地利用这种文化价值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虽然看似采取了生产性保护的措施,但实际上仍是一种保守的、静态化的保护方式。

1.坚持整体性和活态性原则来保护产业遗产。完整性保护要求既要保护物质性的产业空间,还要保护非物质性的产业文化;不仅要保护作为文化表现形式的生产技艺,还要保护支撑其存在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活态性保护要求通过延续生产来实现文化传承,从而真实地体现产业遗产的价值。对于锦溪砖瓦业遗产保护而言,一方面应加强对于目前遭到忽视的生产场所、制胚空间、附属空间的保护;另一方面应继续维持生产,在此基础上关注传承人问题、文化习俗保护问题。

2.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来激发产业活力。在保护产业遗产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产业要素进行有效保护,而且要对产业发展内在机制进行内省。只有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产业才具有持久生命力。锦溪可以经过“创意的提升”和“技术的实现”两大过程,[10]使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一方面,要通过创意建立起砖瓦文化的符号表达体系,确立“锦溪砖瓦”文化品牌,让砖瓦文化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深度融入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中,从而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另一方面,要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锦溪砖瓦在生产、流通和市场优化方面的科技含量,使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引领消费时尚,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产业空间资源整合为契机,实现城镇特色的提升。

3.坚持保护与发展的理念来实现良性循环。由于传统产业是城镇特色内涵的重要因素,保护传统产业文化也就是保护地方文化,传统产业的文化性无形中会外溢到城镇层面,并且通过城镇特色的提升创造经济价值。在公平的市场经济规则之下,这部分产生于城镇层面的外部经济性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经济、制度、政策、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反哺传统产业,以帮助传统产业维持其再生产,并继续投入于传统产业遗产的保护,从而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总结

传统产业遗产保护对于历史城镇特色的维持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产业遗产是传统产业的珍贵遗存,是可资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这类遗产具有集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于一体的“整体性”特点和集文化性与经济性于一体的“活态性”特点,因此,对这类遗产的保护应采取整体保护、活态保护的方法。对于大部分传统产业遗产而言,经济性趋于衰落而文化性趋于增强是大致的趋势,因此,充分利用其文化性,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特色内涵提升,并以此带动产业的经济性提升,是实现传统产业遗产保护的关键。

注释:

①《锦溪镇志》编纂委员会编.锦溪镇志(1988—2006)[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4.

猜你喜欢
锦溪砖瓦传统产业
陶瓷砖瓦亮城乡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
鱼儿不上钩
锦溪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锦溪古镇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