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胰岛素泵对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的临床分析

2021-03-09 07:22黄彬清黄宏邓玲苏小燕林佳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低血糖空腹

黄彬清,黄宏,邓玲,苏小燕,林佳清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福建福州 350001

老年1 型糖尿病主要是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来对其血糖水平控制,但是患者治疗中,若不能接受血糖水平的监测, 则难以通过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来同时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2]。随着研究的深入, 3C胰岛素泵在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 3C 胰岛素泵是联合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CGM)、 胰岛素持续输注 (CSII)、 糖尿病信息管理(CareLink) 的方法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可弥补指尖血糖监测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患者血糖具体波动情况反映,且在患者血糖水平过低或过高时,能够进行警示,更好指导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干预, 以此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4]。该研究主要对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为该次研究对象,研究3C 胰岛素泵对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为该次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即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1 型糖尿病;②年龄≥60 岁;③肝肾心等功能基本正常;④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 ①精神/智力障碍者; 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④药物过敏史者;⑤难以积极配合该研究者。

研究组年龄60~88 岁,平均(71.23±8.02)岁;病程5个月~21 年,平均(12.30±6.38)年;男32 例,女18 例。对照组年龄61~89 岁,平均(70.98±7.85)岁;病程5 个月~20 年,平均(12.27±5.96)年;男30 例,女20 例。 两组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 病程、 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 且该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联合干预,每天实施7 次胰岛素浓度与末梢血的血糖检测,以72 h作为1 个周期, 依据患者末梢血所获得的相关血糖信息,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研究组应用3C 胰岛素泵干预,以72 h 作为1 个周期,每天以Carelink 糖尿病综合管理软件详细分析患者的具体信息,并实时进行血糖监测图谱的相关图解,设置高低血糖报警设置, 以此更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及胰岛素的量。 实施胰岛素泵干预中,以门冬胰岛素实施持续性的皮下注射,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胰岛素等水平详细地记录,并记录其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作观察,并分析两组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治疗前后C 肽/血糖值、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的差异性。

血糖水平: 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水平进行检测。

胰岛素水平:主要为空腹胰岛素与餐后2 h 胰岛素。

C 肽/血糖值:以放射免疫法对C 肽水平测定,计算C 肽与血糖值的比值,主要为空腹时、餐后1 h、2 h。

血清炎症因子: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施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的检测,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HbA1c、FPG、2 hP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HbA1c、FPG、2 hP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F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2 h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6.65±1.32 6.57±1.26 0.310 0.757 5.33±1.06 6.02±1.13 3.149 0.002 8.28±1.69 8.17±1.44 0.350 0.727 7.63±1.12 8.10±1.04 2.174 0.032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7.31±0.96 7.29±1.05 0.099 0.921 5.62±1.14 6.23±1.27 2.527 0.013

2.2 两组胰岛素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 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 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比较[(±s),mIU/mL]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比较[(±s),mIU/mL]

组别空腹胰岛素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2 h 胰岛素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3.77±1.13 3.69±1.20 0.343 0.732 10.29±1.25 7.62±1.38 10.140 0.001 6.29±1.87 6.31±1.90 0.053 0.958 18.70±3.25 14.34±2.87 7.110 0.001

2.3 两组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

研究组血糖达标天数、 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s)

组别血糖达标天数(d) 低血糖发生次数(次)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3.61±0.57 6.30±1.14 14.924 0.001 1.46±0.31 1.89±0.43 5.736 0.001

2.4 两组C 肽/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空腹、 餐后1 h、2 h 的C 肽/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 餐后1 h、2 h 的C 肽/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C 肽/血糖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C 肽/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空腹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1 h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2 h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82.36±10.34 81.95±9.78 0.204 0.839 92.67±6.37 87.02±7.15 4.172 0.001 91.02±10.25 90.87±11.71 0.068 0.946 98.13±5.91 94.04±6.86 3.194 0.002 96.02±12.05 95.44±10.29 0.259 0.796 103.21±11.69 98.01±6.71 2.728 0.001

2.5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 等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TNF-α(mg/L)治疗前 治疗后IL-6(pg/L)治疗前 治疗后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20.03±5.17 20.96±4.38 0.971 0.334 11.69±2.95 16.58±3.07 8.121 0.001 18.21±3.02 17.96±2.87 0.424 0.672 8.02±1.33 10.65±2.07 7.558 0.001 13.78±3.69 13.55±2.76 0.353 0.725 6.32±2.71 9.78±2.65 6.455 0.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其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患者疾病发生后,需要终身采取有效措施对血糖水平控制,如若不然,则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情况,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水平,降低其生活质量[5-7]。特别是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波动较大,且具有疾病进展快的特点,强化其血糖水平的严格控制,十分必要。

该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HbA1c、FPG、2 hPG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 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 餐后1 h、2 h 的C 肽/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即代表3C 胰岛素泵的应用,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C 肽/血糖值等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能够缩短血糖控制的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次数[8-10]。 C 肽是由机体胰岛β 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连接肽,不会与胰岛素之间出现交叉反应,与胰岛素存在相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且不易被肝脏降解[11-13]。常规情况下机体血糖水平越高, 其C 肽水平相应也较高,难以通过C 肽水平来对胰岛素功能反映,而通过C肽与血糖之间的比值, 则可将相关影响因素排除,因此, 可采用C 肽/血糖水平来反映内源性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细胞功能, 从而间接对胰岛β 细胞的相关分泌功能反映[14-15]。 3C 胰岛素泵干预,可实时反映患者具体血糖信息,确定血糖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且能够对过低或过高血糖报警,使患者能够接受到更加及时、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 从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更加安全、精准、快速控制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3C 胰岛素泵应用于老年1 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较高的价值,可促进患者血糖、胰岛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的改善, 且能够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次数,更加快速控制血糖水平,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低血糖空腹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采血为何要空腹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空腹喝水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