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洪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思辨能力培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内容,教师要有对接意识,推出更多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重思辨操作中形成学科能力。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学生学科核心能力,教师要积极推出思辨内容、组织思辨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发掘教学内容,积极参与生活对话实践活动,在案例讨论、实践探索中成长思辨能力。
一、创造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强化师生交流与沟通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我国小学课堂的约束性较强,为了防止学生受不良思想的侵害,会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学生难以有效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而教师也无法与学生站在同一角度看待问题,久而久之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明确学生内心的真实认知。比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时,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校园的美丽风景,通过与学生一同探讨其感兴趣的内容与话题,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纽带,借助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与排斥情绪,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同时该方法还能使学生更容易阐述自身的真实想法,起到强化学生自主思辨能力的作用。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中,课堂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节奏。随着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的不断升级和更新,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将学生作为主体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提高学生学習的积极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问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如果想要教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就要从学生出发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提问设计深度化,纵深发展学生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或者内容,进行再次提问,方便学生能够对所提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保证提问设计的深度化,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就深刻地表达出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自主提问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大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实现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避免使用过于死板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增强问题设计的自由度。
四、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全面联系,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大多以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人文理念为主要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相对较少,难以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最大化呈现。因此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全面结合,使学生的判断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能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验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使其思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要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当出现认知冲突时,也正是学生思辨能力得以巩固、加强的最好时机。比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一些不良的破坏环境行为,给学生播放环境污染的视频,使其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之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论题开展组内讨论,阐述身边的破坏环境行为,再提出消除不良现象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掌握保护环境的有效方法,如将剩余的水用来清扫、向他人传递环保知识等。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将环保理念带入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又能使学生自行判断行为对错,达到强化思辨能力的作用。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热爱游戏,且对新奇、有趣的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因此,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天性和层次特点,科学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在其中增加多样化的实践环节。如,设置学生喜欢的角色扮演、知识竞赛、话剧表演、主题演讲、综合辩论等环节,丰富教学形式,并向学生讲解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规律性地参与活动,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此外,还可打破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禁锢,结合教学主题设计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实践性、探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生活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深入社区、街道、公园进行调查和实践,探究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活动设计,利用网络平台向教师寻求帮助,而在实践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积极地进行活动总结和经验交流,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使每个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与法治观念核心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提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强化角色互换、提高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程度、优化教材的运用等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对策,确保学生的思辨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能具有更加灵活的思维与逻辑,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乙林.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小组协作学习的探索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8(46).
[2]郑莹真.辩论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以“敬畏生命”一课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4).
[3]刘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