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王书超
摘 要: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是宇宙的演绎者,是重塑自然的科技诗人。这位被称为“自然魔术师”的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将人们带入千姿百态、光影交织、虚实叠现的“自然世界”,他的作品受到世界各地广大艺术者的喜爱与青睐。本文主要从埃利亚松的作品出发,探讨其艺术创作在与自然的交替演绎中对自然的诠释。
关键词:埃利亚松;自然;诠释;感知
一、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创作背景
1.埃利亚松的艺术启发
自然科学艺术家埃利亚松在冰岛和丹麦长大,在冰岛度过的童年时光中,他被冰川、极光、极昼极夜这些美妙的自然风光包围,在生活的体验中,自然的力量与魅力对埃利亚松是十分珍贵的。由于冰岛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万象、大众观念和文化因素等,使得很多自然中的万物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含义。独特的风土人情使埃利亚松十分执着和热爱自然,并且痴迷自然所带给人们的感官体验。因此,故乡对埃利亚松艺术创作上的影响是非常深厚的。同时,父亲也作为艺术家潜移默化的启发了他对艺术的兴趣。冰岛自然气象和景观的模拟构成了埃利亚松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论,成长的环境塑造了埃利亚松敏感的感知力,自然规律如艺术规律一般成为其灵感所在,从日月星辰到风雨云雾,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自然元素成为他长久以来的研究对象和创作源泉。
2.埃利亚松的代表作品
埃利亚松的创作手法丰富多彩,水、雾、光、冰雪、镜像、玻璃、金属、激光、霓虹等,大量的自然元素构成其精彩绚丽的作品。1999年,他的作品《双重日落》就曾借喻太阳,在荷兰一座建筑物顶端支起了一个四十英尺的金属圈,给人们造成两轮太阳在日落时分悬挂于空中的情景。作品《气象计划》(2003年)是埃利亚松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内模仿自然界真实的太阳而制作的人工装置作品,由两百盏灯通过镜面反射构成一个光芒强烈的“太阳”,悬挂于美术馆大厅,整个空间充满了神秘感,许多观众前来参观并且被来自艺术的“日光浴”魅力所吸引,享受其中,流连忘返。2018年,埃利亚松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展出的《道隐无名》是为人们创造的另一轮可以共同分享的“太阳”。他通过操纵色彩、透明度和光线反射,在室内空间里营造出一个特殊的氛围,人们可以自然地躺下或坐下,重新考量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作品、自己与场馆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艺术家还有多个关于“瀑布”的创作,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纽约和巴黎凡尔赛宫的两座。以及 《水钟摆》、《你的全景彩虹》、《冰钟》等作品。埃利亚松说:“艺术作品对观者是开放的,当观者在体验、思考作品时,作品也已经准备好聆听他们的倾诉。”
二、埃利亚松艺术创作的表现
1.“自然美学”的呈现
自然,是這个世界最神奇的艺术。埃利亚松的艺术关注大自然的形式美,凝聚自然与思维的表达方式,将自然元素与艺术交错融合,传递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然美学理念。埃利亚松通过自然元素与技术创造不同材质、造型与色彩之间相互碰撞,人们漫步其梦幻的“自然世界”,自身体验与空间形态融为一体。天地万物之道,自然为体,共生共存,和而大美,这种朴素又充满魅力的美学理念在他的作品中变换式呈现。他将存在自然界中的美移至展览空间,让迷失在物质中的人们重新发现自然之美。他的作品就如实验一个个“自然魔法”,从“自然”到自然的反向延展,凸显出神秘且美妙的光影美、色彩美、自然美,人们在魔幻的空间中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2.多重感知
对于埃利亚松的作品而言,只有当观众从作品中获得某些感知,这件作品才能更加圆满,作品的意义才算完成。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在“关系的艺术”中提出协商与共处。也就是将艺术家比作一种催化剂,从他的思想中不断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从而反馈到对生活的思考和感知。埃利亚松的艺术就体现这样一种特质。通过对空间、色彩的多重感知,去思考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自然、与所处空间的关系。
艺术家制造着不同“异质空间”中超现实的梦境奇观,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像走进一个滤镜空间里,大众的感官经验与周围的世界发生深刻的、多层次的交流。“现实生活”展览凝结了奇幻空间和现实的关系。当观者置身其中,在视错觉建构之中体会不同方位自我的身体在空间相遇,在定格与变化之间,营造出幻境与真实,体现出独特的意境之美。他的作品是一个极为质朴的无声存在,任何人都可以靠近、进入这个空间,并在此获得自己的情绪和能量,以此强调身体感知的重要性。就像他本人所说:“我们都是这个宏大世界网络中的一部分,都会影响改变世界,哪怕我们一句话都没有说,我们也是在说一些东西。”
3.自然要素与新媒介、科技的结合
埃利亚松将科学技术与其他元素在不同空间内如魔法般呈现在观者面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拟自然景观的壮阔,这是他在用艺术的方式,时刻给观众制造的惊喜,实现空间与自然的结合。他尤为注重强烈的色彩氛围,将人们带入沉浸式体验之境,体验空间带给人们的震撼。《气象计划》作品就是艺术家在环境中运用单色光这种方法的集大成之作,从自然的基本元素为媒介开始计划,最终实施包含了多种高科技的运用。他的《瀑布》作品是位于凡尔赛宫的巨型装置,艺术家利用科学技术,在空间中实施“魔法”,用水流来丈量时间的速度与流逝,飞流而下的水流恰似从天而降。埃利亚松的作品通常看起来是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的,观众如同走过一段奇异风景,或是进入一个神奇秘境,在非常直观的互动和体验中慢慢回味作品背后的含义。
三、埃利亚松艺术创作对自然的影响
1.注重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埃利亚松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包括艺术史、社会学、建筑学、几何学、光学、等等,创作也涵盖了包括集体意识、环境能源、城市生活、虚拟世界等方面的题材。例如2011年实现的《你的彩虹全景》是艺术家结合光学和建筑学领域,给观众提供新的视角来观察城市。作品制作在建筑顶层,巨大的环形通道外围是衔接的彩色渐变颜色的玻璃,人们可以全方位看到彩虹一般的城市。
埃利亚松几乎所有个人展览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将整个展览包括建筑空间、环境光线、观展路线、观众体验、甚至所在城市文化等因素都考量在内,使每一次展览都成为一次量身定做的旅行,不论是早期个展《经过调节的运动》,还是后来的巡回展览《慢慢来》。《河床》作品更是典型埃利亚松式的美术馆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将整条溪水搬入展览现场。在流水汩汩中感受时间的流逝,自然景观和建筑内部空间的错置、文化机构的身份职能、观众观展的期待与实际体验,这些元素相互混合形成了微妙的气氛。无论观众所感受到的是被颠覆的展览空间、还是被抽离的自然景观、亦或是遗忘已久的漫步时光,对于艺术家来说这都是他的作品想要达成的效果。如他所说: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艺术实践尤为吸引我的是它的特性之一。
2.抽象凝縮自然,关注生态与气候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大自然的生态问题源源不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社会各界共同协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挑战,相继出现众多学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埃利亚松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始终立足于生态,记录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015年的《冰钟》作品展览,将十二块从北极运输而来的寒冷、冰凉、坚不可摧的巨型冰块摆放在巴黎的户外广场,这些冰块如从天而降的宝石,路过的人群是充满好奇的,他们感受触摸的温度与热情的互动,而冰块在人类活动的缩影中渐渐消融。这件作品给人们提供一个瞬间肉眼可见的生态问题,在无形中唤起人们对气候问题的思考。作品《美》是使用雾作为创作材料注入社会语境,也是气候问题中雾霾的警示。《道隐无名》、《聚合彩虹》等作品,正如闫士杰所说:“埃利亚松如同一位智库的领袖,站在气候、人文的立场,用艺术去呵护、关爱、发声、呐喊、激发人们的共识与行动。他追求时间的纵深,变幻空间的光影,倡导人与自然的对话,践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强调开放与感知的方式实现社会参与中人们的共鸣与和解。
3.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
埃利亚松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环保主义者,他能捕捉到大自然的巨大力量,他是崇高的。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当观者互动参与时,会产生一种震撼的情绪。而在异质空间中的体验感会凝结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思考自己如何与自然相处。那么,当从此空间走向真实的自然空间之后,人们也会倍加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且将自我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瀑布》作品从另一种身份提醒着人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水的用途。《小太阳》项目实施,为世界没有稳定电力地方的人们提供灯光上的使用,同时也是对物质资源匮乏的自然现实的回应。在埃利亚松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一次次的注入个体情感,在人类灵魂与自然的缝隙中成长,他的很多作品都出自于对自然的保护,将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呼吁个体在艺术中热爱自然,加强对自然的保护。
结语:在当今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太多的因素制约和改变着人们与生俱来对自然的感知。而埃利亚松通过打造特殊的“自然景观”,给观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自然本身的艺术,还能看到他对于环境的思考、对自然的诠释。这种带有理性温度的艺术理念,让人们在不断思考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之中,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自然的天性。
参考文献:
[1]付婧瑶,从丹托艺术观看埃利亚松的装置作品[C] ,《2019 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2019年
作者简介:
王妍(1998-),女,汉族,籍贯: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公共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王书超(1998-),男,汉族,籍贯:山东肥城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艺术管理与教育研究。
34255019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