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产品领域取得飞跃式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供应不充分,结构不均衡,供应效率低。如何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实现有效供给,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的问题,在引用国内外相关公共产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认识。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改革;农村教育
一、引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各项工作开始出现转机,地方教育改革逐渐成为重要议题。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农村教育改革指明了更为清晰明确的方向,该决定调整了农村中等教育的结构,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地设立高中及职业学校;同时进行改革管理体制,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管理體制,由地方负责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
1986年《义务教育法》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脚步推向农村。各地政府从实际出发,首先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然后在基础上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同期在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权下放地方之后,出现义务教育责权层层下放的局面,在县级实行“县、乡、村分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制度,很多地方的实际为“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形成事实上以乡为主举办义务教育的体制[2]。
改革开放前的基础教育主要为农村教育,在民办教育的辅助下开始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90年代期间,民间开始引入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的素质教育相对较为贫乏和薄弱。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得以定型,进一步促进了当时农村教育的发展。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改变这一实行了15年的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将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上升至县级,以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需要[3]。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科教兴国”成为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
二、公共产品理论梳理
公共产品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影响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因素很多,包括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和“选择性激励”机制。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在解决市场失灵、减少社会矛盾、消除社会摩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是指公共产品为这样一种产品: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他人对产品的消费。这一解释成为经济学中纯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
1919年产生的林达尔均衡是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林达尔均衡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4]。萨缪尔森于1954年、1955年分别发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和“公共支出理论的图式探讨”提出并部分地解决了公共产品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1969年,萨缪尔森指出对林达尔均衡理论提出了批评,指出:因为每个人都有将其真正边际支付愿望予以支付的共同契机,所以林达尔均衡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将会远低于最优水平[5]。20世纪70年代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在设计机制保证公共产品的决策者提供的效率原则基础上开展了公共选择理论。
三、作为公共物品的教育改革
40年来,中国从一个非常贫穷的落后国家,成功地利用教育把整个国家引向了科学和知识占优势的时代。统计显示,大约一千四百万的儿童将在2019年出生。这1400万儿童的教育方式决定着世界将来怎样看中国,决定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决定着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又是教育上的大责任和大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以后,四代人的教育地位明显呈现出随着教育机构、教育基金、学习用品、教育支援等时代而显着增加的改善倾向。根据历史事实的分析,地方教育材料资源的增强,与中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政策的落实有关。国家公布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经济开发,提高了生产率,引导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衣食不全"逐步演变为"富裕社会"。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教育在生产力不断提高和人们不断繁荣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材料支持。
中国在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出台,这一系列信息给我们一个提示: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是重中之重,是改变人们精神世界和生活层面的重要途径,教育改革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同时,要根据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制定课程内容,满足社会需求,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建设性人才。
四、总结
随着科技和知识在生产中所占比例的越来越高,知识与文化在求职就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此外,随着“教育公平”的不断倡导,农村的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也有了很明显程度的缩小,农村教育对城市教育的追赶在不断加快,但是这不意味着差距的消失。农村教育在硬件、氛围和师资力量上仍然和城市教育有不小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应继续保持和延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开展工作的喜人态势,改善农村及地方教育的基础设施,大力扶持人才引起计划以提高贫穷落后地区教育的师资质量实现教育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孙佳宁.关于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历程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5(11):224-225.
[2]陈国华.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治理内卷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王营. 民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4]田书梅. 学前教育收费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5]刘苏夏.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珠影(2000-),河南大学本科生。
(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