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效果

2021-03-08 02:57王晓英
考试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摘 要: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条件,小学学生思维敏感、情感认知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呵护,促使学生情感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有具备了成熟、完整的情感才能热爱学习,喜欢学校生活,最终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个性、思维意识、行为举止,精心教学和保护学生,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都能围绕情感教育展开,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成长。文章从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效果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措施,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作用效果

一、 引言

情感教育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不仅和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相贴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等,是素质教育实践的体现。且小学生具有自身微妙的情感感知和体验,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外界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下促使自身心灵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最终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所有的教学文本都有涉及情感内容。无论是关于祖国山河、故乡、大自然、生活琐事的热爱、怀念、赞美之情,还是表达对亲人、爱人的感恩、思念之情,还有对生活的一种追求态度和人生哲理等都是在表达人类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将课本上的情感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唤醒学生对课本中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二、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反应,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态度,它是人类表达自我感受的一种非语言方式。小学生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可以帮助小学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对外界的看法,因此,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中、教师内容上都要注重渗透情感教育,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具有如下方面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开始任何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引导下选择进行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心情,促使学生愉快、轻松地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情感也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爱度,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消极的情感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就会变得烦恼、思维迟钝等。

(二)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交流,加深师生情感

当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生活学习,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仰慕感、敬重感,主动和教师交流、分享生活趣事,促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把学生当作单独学习的个体,更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及时和学生交流,给学生温暖、呵护,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课堂教学过程也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措施

(一)创设“情感”情境,培养学生文学情趣

小学课本中含有丰富的情感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宝贵的情感教育库,引导学生感悟其中丰富的情感。通过师生互动,将教材中的词语、字音和情境、语言进行结合,深化学生对语文文章的整体感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地解读,通过精炼的词语、优美的语言、连贯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和遐想,学生通过回忆真实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才能激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走入到丰富的情境中,通过课文中的字句,走进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思想,以此引发自我想象、思考,最终深入把握课本主体和情感线索。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柔柔的春风藏在了柳树的绿叶中,藏在了花儿红红的笑脸中”在读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形容词。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句子进行推敲,对其中人格化的描写内容进行详细解说,让学生通过饱含深情的描写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学生也可以在赏析的同时回忆自己在游玩时的感受。在对文章对大自然进行赞美的时候,学会用这些精美的词句描写句子,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词句描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从自己描绘的场景中感受当时意境和浓浓的情感。学生在欣赏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描绘中,从而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找出其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细读、品读,并对找出的词语进行串词读,逐渐营造一种读词氛围,通过读词构画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饱含深情的读出自己内心的画面。这种方式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阅读氛围,学生也可以进行适当地补充,通过音乐节奏将教材上抽象的词语形象化、人性化、活泼化,让学生感知到语文的音律美和音乐美。

(二)借助朗读,启发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情感

文字是语言的无声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寓意,让学生通过思想、内心的感悟,发现文字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的形式,进入到文字中的意境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加入一些音乐,和朗读内容进行结合,增强情境感染力,让学生通过音乐节奏、韵律感受带文章中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对其中扣人心弦的细节进行反思、回味,逐渐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故事的叙述线索,作者的情感来源,并对文章情感进行整体把握。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的开始阶段,先播放一段轻音乐,活跃学生思维,并跟随学生的朗读进度,逐级变化音乐,在读后,观察学生的反應,这样对学生的整体朗读情况进行一些了解。通过文章中激烈的词语,情节的变化,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哀悼过程产生庄严、敬畏、严肃、悲哀、沉痛之感,并通过音乐的渲染,营造一种沉痛的氛围。学生在自我朗读中对总理产生一种敬畏和怀念之情,可以激发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深入感知其他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这就是一种无声之美。以上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刺激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显示出了音乐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渲染、衬托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意识,让学生在欣赏之中升华自己情感。

(三)深入感知,积极参与,情感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且教师是学生的学习者,模范者,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情感引发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先明确自己的情感取向,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进行转移,利用课本内容巧妙地过渡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进入情境、情感诱导、自我动情、分析情感,最终达到情感共鸣,也就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移情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组织化教学策略,便于学生消化了解,也能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在读后可以直接看出作者的情感,也能通过作者流露的情感,发觉作者的三观和见解,但是学生能无法深入了解,将其全面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因为学生旅游经验不足,学生无法感受我国自然风景的奇特、美丽,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旅游经验,运用自己的见解和感知向学生讲解,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传递,促使学生达到一种情感共鸣。当学生接收到自己的情感时,教师借此直接过渡到课本内容之中,将掩藏在课本深处的情感分级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伟大。另外,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可以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向学生传递课文中的不同情感态度,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有利的行动和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可以将蕴含在课文中的情感变得生活化,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言语感受到浓厚的情感,提高自身语言理解力。

四、 结束语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课外体验、语言能力、个人感受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文赏析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材中丰富的情感词汇、语义、句子进行赏析,通过教材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觉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中。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输入变为情感输出,通过发散性思维能力,唤醒学生情感意识。教师还要发挥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自身作用成为学生情感学习的楷模,打造生动、活泼、积极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宇.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9,26(27):132.

[2]李观华.浅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妙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9(3):48.

[3]伍雪琴.以情带动,以感激发:浅析小学生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合[J].好日子,2019(12):1.

[4]黃玉萍.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2):31.

作者简介:王晓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卓尼县柳林小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