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兼论RCEP潜在影响

2021-03-08 05:57林发勤刘梦珣吕雨桐
关键词:贸易协定贸易区域

林发勤,刘梦珣,吕雨桐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经济不平衡掀起了第一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经济一体化的概念随之诞生,即破除阻碍经济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统一协调创造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对“复关”与“入世”格外重视[2],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参与度不足,但2001年以来,中国开启了“自由贸易区战略”,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近年来,令人瞩目的一体化成果不断涌现,与26国分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共19个,2020年“茂物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等,均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迈上新台阶,“布特拉加亚愿景”的宣布更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启新征程。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面临重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外迁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中国出口的难度,且中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低端[3-4],整体偏低的经济和贸易质量成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限制;另一方面,当前世界经济下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也加剧外部经济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多哈回合为代表的WTO多边经贸合作停滞也进一步损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5-6]。为应对国际环境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满足国内亟需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要求,中国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时代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与此同时,历时8年谈判后由15国正式签署的RCEP,宣告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自贸协定,在填补亚太经贸合作诸多空白的同时,也为中国强大市场的建立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重大机遇。因此,本文将立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历史性标志的RCEP展开分析,梳理RCEP的来源、发展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进一步探讨RCEP和中国国内大循环以及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内在联系机理,深入分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并提出中国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扩大国内大循环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RCEP

(一)从自贸协定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最初由东盟10国在2012年发起,经历8年、31轮正式谈判,尤其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全面完成市场准入谈判,并最终签署,旨在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电子商务和争端解决等一揽子贸易新机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RCEP作为逆全球化思潮以来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起源于中国提出的由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开放区域主义指导构建“东盟10+3”(图1)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2006年8月,日本又提出构建“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即“东盟+6”)的构想。2011年11月,东盟接受以东盟为主导的中日共同提议,开始进行RCEP谈判,构建立足东盟,以其他6国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的,进一步完善的,全面、互惠、高质量大型自由贸易区。

构建RCEP的重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RCEP的原定目标是在东盟原有的5个“10+1”(东盟与中日韩澳新)基础上,构建包含16国(包括印度)的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区域自贸协定,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拓宽和深化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是应对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需要。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共同之处在于,参与成员众多,涉及范围广和具有全球性影响,且均突破传统贸易协定,拓展议题和合作空间并延伸规制[7]。

图1 亚太地区主要区域贸易协定

2020年11月15日,第4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举行,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同时,RCEP作为中国签署的第一个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开启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新形式。当前,作为一种新型自由贸易协定形式,RCEP不仅整合了既有自贸协定,而且在中日韩之间构建了新的自贸伙伴关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RCEP的签署预示着中国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开端,也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及RCEP特点

自1989年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推动的亚太经济会议召开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开放的区域合作、分化、再整合3个主要阶段[8],错综复杂的经济合作关系日趋呈现出“意大利面碗”现象。随着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生产和贸易投资活动更加活跃,区域内经济体之间贸易和投资的依存度提高,亚太地区各国迫切需要建立更广泛自由的经济合作关系。一方面,深化国际分工,将各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在分工模式中充分发挥,有利于各成员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互惠贸易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加之政治经济上的博弈,亚太地区贸易协定增长放缓,整合步履维艰。

从贸易协定质量看,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起以及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合作遇阻,亚太地区经贸合作逐步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回归,自贸协定日渐成为制定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主导力量。在形式上以TPP、CPTPP、RCEP等为代表,均加深了协定成员国的合作程度,由着重解决关税等贸易壁垒的传统贸易协定扩展至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竞争政策、国有企业条款、经济立法、市场透明、中小企业发展、金融监管等WTO多边谈判之外的问题。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更倾向于增加互惠贸易的深度,推动了协定涉及WTO多边谈判之外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在互惠贸易中相对谨慎,但近年来逐步达成的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印度-新加坡全面区域伙伴关系协定都拓宽了传统贸易协定,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贸易以外的问题。

从贸易协定整合层面看,虽然亚太地区拥有全球最多的互惠贸易协定,在宏观政策上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但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由于全球互惠贸易协定体系错综复杂[9],贸易协定相互重叠,致使企业享受互惠贸易协定利益需要付出巨大成本,贸易协定利用效率偏低,如东盟内部自贸协定的企业利用率高于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的特征,同时表现为对互惠贸易利用率都偏低的特征[10]。

随着区域内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达到饱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将加速整合[11],进而使得全球价值链向区域价值链收缩。奥巴马时期美国主导的TPP,致力于建立目前最高标准的区域协定,并将安全问题与区域一体化问题紧密联系,扩充了谈判议题,提高了合作标准,其与RCEP作为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代表,均从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亚太地区已有的双边贸易协定,呈现出双轨竞争的形态,现在以中国和东盟10国为主导的RCEP则通过整合和优化既有N个“东盟+1”协定,继续维护亚太生产链的利益,确保其在亚太区域经济整合中的核心地位。

RCEP相对于TPP而言,更注重灵活性和高标准之间的平衡。Cheong et al.[12]、陈淑梅[7]等通过比较TPP和RCEP两种模式的特点及影响,模拟各自给全球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出结论认为选择RCEP模式更有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除此之外,从投资领域看,RCEP通过启动负面清单制度开展投资准入谈判,反映了在对接高质量国际贸易规则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幅降低区域内市场壁垒,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内要素有效自由流动,形成稳定高效的区域生产网络;从制度基础看,最大限度兼顾东盟地区不同国家发展情况,在市场准入和规则领域实现利益的平衡,还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差别待遇,专门设置了中小企业和经济技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从成员国构成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涵盖在内,是由多元化的成员结构参与的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协定。

二、RCEP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RCEP成员国约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覆盖了22亿人、全世界约30%的人口;15个成员国GDP总和达25.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32.2%;区域内贸易额达11.3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29.1%,RCEP的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成功启动。RCEP的20个章节分别在贸易、投资、电商等经济领域逐步实现零关税和消除歧视性政策进行了条款说明,不仅意味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更代表着全球化大趋势的不可逆和全球秩序的重塑。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将有效降低进口成本,特别是资源和高技术要素进口成本的降低,将极大促进国内消费,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动力;另一方面,RCEP的无障碍贸易流通、原产地规则,将促进国内出口行业的发展,并有效推进内需和进出口贸易联动,利于国内国际大循环的相互促进。

(一)RCEP将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

RCEP的签署预示着全球最大自贸区即将建立,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从国内角度来看,RCEP有助于国内经济大循环,助推“六稳”工作,进一步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内需层面来看,RCEP有助于推动国内需求市场扩容提质。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中之重,在RCEP框架内,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庞大的内需市场,还将面临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根据Melitz-Ottaviano模型的推导结论,当RCEP推动中国商品和服务等出口的增加后,市场的扩大会进一步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成本的下降、生产率的提高和自生能力的进步,特别是企业数量、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也会内生于市场规模而大幅度增加,这将直接有助于“六稳”工作中“稳外资”“稳外贸”的开展,进一步助推“稳投资”和“稳金融”,最终落实到“六稳”工作中的终点“稳就业”,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自然而然地带动国内消费总量的扩张。另外,开放包容的国内市场环境和便利互惠的贸易投资条件助推海外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市场,推动国内消费升级。

从产业层面来看,RCEP还将通过大市场带来的竞争效应倒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需求对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CEP推动国内消费升级的同时,需要从供给端提升国内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要打造优质国际品牌满足海外市场需求。RCEP将国内企业放置于更具挑战性的竞争环境中,倒逼国内产业摆脱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和资源优势,取而代之的是高质量产出的发展。第二,RCEP关税减让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如图2所示,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关税减免承诺显示,在第一年关税承诺相较基准税率均有大幅削减,并随时间推移关税逐步趋于零,将提振中国进出口规模,有助于稳定外需、提升宏观经济抗风险能力。

图2 RCEP落地后20年内中国与RCEP成员国关税减免承诺

一方面,RCEP实施后将提高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性和优化资源配置,利于中国顺差行业优势扩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增强中国企业的生命力和比较优势。另一方面,RCEP带来的产业转移推动国内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释放东盟国家人口红利,相比之下,中国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力成本导致人口红利竞争力下降,这推动中国将低端制造业向东盟转移,倒逼国内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产业在整体水平上的提升。

另外,RCEP的签署还将助推区域创新发展,技术流动性增加有助于中国经济部门的核心技术创新,助推新基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形成良性国内大循环。协议也更加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中国稳定外贸有非常大的作用,最终利好于中国外贸企业和生产制造业。同时,区域贸易伙伴关系的建立将加速中国内部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形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良性循环。区域贸易合作带来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循环累积的良性国内大循环。

(二)国内大循环和RCEP国际国内双循环一体化理论

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以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独享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通过揭示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方向。克鲁格曼所开创的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模型框架中有一个重要的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学说,即本地市场效应或母国市场效应。由于母国市场效应,企业倾向于集中和集聚,以超本地市场规模的比例选择区位,形成大的市场,而国家倾向于出口本国有着很大市场的商品。关于母国市场效应的思想是简单的,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降低,商品生产存在市场区位集聚的动机,规模经济就得以实现。

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内需与外需、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普遍有一种看法认为,扩大内需或者依靠国内大循环对企业来说必然意味着减少出口。然而, 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内需与外需并不一定相互替代,反而可能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国内国际双循环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提出的母国市场效应,对于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内需大的国家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该产业的净出口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优势的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克鲁格曼的理论可能对分析中国今后比较优势的演变提供新思路。中国日益壮大的国内市场会促使规模经济的形成,使得很多企业超比例地集聚在中国,从而形成规模经济产品的净出口,如汽车、高铁、大飞机。如果把各产业分成规模经济明显和不明显两类,今后中国有可能会在前一类产业部门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相应的贸易格局,即出口规模经济明显的产品,进口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产品。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有可能会被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取代,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如此,国内大市场和RCEP大市场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占到世界经济15%左右的比重,中国之外的RECP成员国经济规模也约占世界经济15%,而且区域内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0%,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对外贸易量也恰巧占中国对外贸易的30%左右,因此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肯定会促进中国对东盟以及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根据著名的规模经济差异化产品引力模型可知,如果所有国家生产差异化商品,消费者偏好相同且同位,那么在RCEP这样的自由贸易框架下,中国和其他RCEP国家间的贸易总量与他们的GDP之比为

(1)

式中:sA表示RCEP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规模比重,A代表整个RCEP,i代表其中的国家,如中国和其他RCEP国家,siA为中国(或其他RCEP国家)经济规模占RCEP整体经济规模比重。

可以看到RCEP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规模中的占比与区域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比相当,经济规模当然会促进区域内的贸易,更为重要的是,当所有国家有相同大小的经济规模时,贸易量会更大,现在中国和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规模大致相等,即规模相似度指数达到最大,他们之间的贸易前景不容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RCEP不仅能够推动国内大循环的运转,更能够促进内需和进出口贸易的联动,有效提升中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为中国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RCEP的正式签署标志着区域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全球化秩序的重塑,为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从贸易层面来看,RCEP的签署会带来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会降低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由此带来的成本降低会在成员国之间创造更多的贸易往来,并促使贸易由非成员国向成员国转移,改善成员国内部贸易条件。但由于成员国之间存在同一出口产品的竞争关系,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会增加进口商品生产成本,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钱泉[13]的研究发现,RCEP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并未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加入RCEP有利于中国的贸易发展。RCEP将提高区域贸易投资增长率,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能带来边际改善。随着RCEP的实施,成员国内部贸易额持续增加,在供给端,RCEP成员国在中国能源、粮食、科技品供应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成员国通过较低的关税优势挤占RCEP外部来源国的市场份额,有利于提升中国供应链安全性,并降低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依赖,稳定中国出口贸易链,事实上从东盟逐步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就可以看出这种动态的变化。在需求端,关税减让带来的产品价格下行将进一步刺激中国国内需求扩张,提振中国经济。

从区域投资合作环境来看,RCEP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新方向,促进成员国协调发展的同时,加速了区域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良好区域合作环境的营造。第一,RCEP营造良好的区域合作环境。对外开放市场将会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RCEP有利于成员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成员国之间优势互补的合作发展大环境[14],促进货物、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提振区域内成员国经济水平,并促使区域内有效发挥中日韩技术优势、东盟劳动力优势、澳新自然资源优势,加之新加坡等国的贸易港口优势,形成更加深入的区域内“捆绑式”合作。第二,RCEP增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性。东盟现今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的前景尤为广阔,RCEP的签署将持续深化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关系,加深在服务贸易、投资、金融领域的多元化合作,同时中国与东盟的自由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RCEP将进一步扩大双方零关税的范围,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减少敏感性产品领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业链,确保两国形成长期制度性合作,较短的关税让渡期将会加速中国低附加值产业向东南亚外延的进程,长期有利于产业的升级迭代。第三,RCEP大幅推进区域经济制度的建立。RCEP会形成区域内更规范统一的规则体系,降低区域国际贸易差异化,统一形成规范化的原产地规则、投资政策、服务贸易政策等,降低出口企业的不确定性,减少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

从战略层面看,RCEP签署有利于中国双循环格局的构建,不仅体现在贸易发展和区域经济环境建设层面,RCEP谈判也为中国加入CPTPP提供了契机,两个协定的成员国具有一定重合性,但是CPTPP是更高水平的协定,标志着21世纪的贸易投资新规则,RCEP签署表明中国与部分CPTPP成员国建立自贸规范,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加入创造了制度条件。除此之外,RCEP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国际大循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进一步向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靠拢。

(三)RCEP经济效应评估

正如前文所述,RCEP释放了一种信号,那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将提振全球经济信心。RCEP的签署表明各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发出了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强烈信号,有力支持了自由贸易体制,有助于对全球经济形成正向预期,拉动全球经济疫后复苏。亚洲在历史上曾经是最富裕的地方,很长一段时期内亚洲经济就是世界经济,而且很早就有经济一体化的雏形,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落伍了,落后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因此RCEP的签署将有力地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形成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如关税同盟,最终构建亚洲经济命运共同体。

RCEP主要内容是关税逐步降为零,因为中国跟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已经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因此RCEP最大的亮点在于对日韩的关税安排。日韩两国都是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更是中国核心电子零部件重要进口国,中国同日韩,共同作为亚洲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未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次共同参与RCEP,不仅有利于中国进一步降低进口成本,创造更大的产品附加值,也会显著降低中国出口到东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品的关税。另外,日韩具备先进的技术优势,深度的开放有利于其先进技术外溢到中国。

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前景广阔,协议中农产品、化肥等关税配额商品备受关注。因此,RCEP会加速亚洲产业供应链的整合,使得全球价值链向区域价值链收缩,也将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对于大洋洲,RCEP的签署也有利于合作进一步深化,弥补之前造成的一些裂痕。理论上,自由贸易协定通常会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从而带来贸易创造效应。在经验和实证上,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常常被用来分析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创造效应,作为事后的研究,引力模型在对贸易协定的贸易促进效应研究方面贡献显著,有一些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10年后,会使得成员之间的贸易规模翻番,而且最初的5年中,贸易量显著增加,5年后商品的种类也会开始增加,但在15年后,贸易的促进效应会趋向稳定。如图3所示, FTA的贸易边际效应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在有关RCEP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发现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带来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条件、进出口贸易额和社会福利等总体指标的提升,其中,关税减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7],对于非成员国来说相应指标则表现为降低,但关税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削弱技术性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作用将更加明显[15]。汤婧[16]基于RCEP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协定,分析其对中国经济、贸易以及各产业产生的影响,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还表明RCEP的整合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速,但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别,表明RCEP的影响具有产业异质性特征。除中国外,研究对象还包括RCEP的其他成员国,如Itakura[17]将东盟这一RCEP的主要发起国集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福利效应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加入RCEP贸易自由化和投资合作将会促进各国GDP的增长,并得出幅度越大,成员国贸易额增长越快的结论。

另外,自由贸易协定也会存在贸易转移效应,随即产生地区级的贸易联盟对多边贸易体制是阻碍还是促进作用的争论,如巴格瓦蒂一直认为FTA阻碍了多边自由贸易进程。历史上有名的案例是,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于1991年组成南方共同市场,虽然在自由贸易区的催化下,4年内4国之间贸易量增加了2倍,但是这种成功以牺牲与其他地区的贸易作为交换,最后导致的净福利很可能收效甚微。另外,从科学角度来讲,作为一种事后分析方法,由于不能进行反事实估计而备受指责,同时存在自由贸易协定内生性方面的担忧,即不能证明贸易的增加一定就是由自由贸易协定促进的,因为无法观察到成员之间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还有可能是其他同时发生的因素如时间增长趋势等因素促进贸易的增加,这样就完全有理由相信没有RCEP,贸易也会增加和发展,甚至RCEP之所以能够签订,大概率基于成员之间快速发展的贸易,这使得自由贸易协定的估计效应受到责疑。

图3 自由贸易协定的创造效应

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模型(CGE)可以弥补这种缺陷,能够作为事前分析来预测自由贸易协定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不仅仅局限在贸易上,种种CGE相关研究也表明了RCEP的贸易促进和福利增进效应,如GDP和就业的增加等[18-21],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应用也较为常见[22-23]。另外,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博弈模型等均是外推预测区域贸易协定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方法[24-25]。

然而CGE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模型机制使得分析有点像“黑箱操作”,无法观测使得内部运行过程变得模糊。因此最近的结构量化分析模型常常被用来分析自由贸易协定的效应,最新的研究表明关税降低可以带来较大的福利改进,但是对于不同群体的效应可能不同,有一些群体也可能从中受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最新的量化模型研究来分析RCEP的福利效应。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RCEP经济效应的评估主要是在RCEP建成的假设上展开的,多数学者认为RCEP建立将普遍促进区域内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且大多研究偏重于从关税减让角度进行分析。虽然近期大量研究表明关税减让可带来福利效应,但由于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的差异性,RCEP对区域内成员的影响不尽相同,目前RCEP已经签署,其整体和个体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仍然值得期待。

(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

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在立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是一条必经之路,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大趋势的必然选择[26],“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困难和风险,RCEP的顺利签署释放了强烈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号,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将进一步提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27],通过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和多维区域合作的价值链分工路径,涉及贸易、投资和制度等多维全局性开放路径,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相互促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目前,国际分工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层面,而是形成以全球价值链、产品生产环节空间分离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区域价值链分工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态,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反作用于区域性价值链分工,形成相互促进的累积循环。中国在注重自身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扩大进口,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促进价值链攀升,要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和“世界创新中心”升级,要以自身国际竞争力主导区域性价值链[28-29]。

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持续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里程碑式协定RCEP的签署,均标志着中国国际合作中逐步优化多元化布局,向近邻国家东盟、日、韩、澳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这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世界上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就是临近国家组成,如欧盟和北美等。另外,中国还有进一步开放市场和减少壁垒的空间,可以激发中国庞大内需的活力,形成国内国外良性循环的局面。这种开放的模式逐渐从以商品和要素形式的流动性开放向以规则和标准形式的制度型开放转变,开放的手段也向包括知识产权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等贸易相关的边境内措施的制度建设方向延伸,通过完善、改进符合区域特征的贸易规则,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双循环政策落地。

三、双循环格局下的关键——国内大循环路径分析

RCEP会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RCEP使得东亚经济成为未来趋势,那么中国将成为重要的市场。虽然逆全球化趋势叠加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给中国进出口带来不确定性,但面临重重压力,中国进出口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表明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同时表明中国市场不容小觑,中国力量将决定世界格局,中国一体化路径的选择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和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都推动着中国将视野由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30],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和路径值得探讨。为确保国内市场的持续扩大和消费升级,同时推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需要探寻中国“主场全球化”的发展路径。因此,RCEP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国内大循环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中国市场就是全球市场。

(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理论脉络

在21世纪的贸易理论中,著名的EK模型呈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一国进行贸易的福利取决于国内贸易额的大小。如美国75%的GDP是来自国内,如果美国不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福利损失只有其GDP的7%。相比之下,中国国内贸易比重只有50%左右,经测算不进行对外贸易的福利损失将会达到20%左右,是美国的3倍。因此,对于中国来讲,国内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我们在当前世界格局下提出要重视国内大循环,重视内需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历史上不乏重视国内贸易的案例,如19世纪的美国和欧洲大陆,20世纪或者如今的美国也仍然存在,曾有学者针对1932年英国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展开严谨的研究,并得出“关税对当年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的结论。经济历史学家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Denison)发现,1950~1960年的关贸总协定降低关税,的确在10年里让经济产生了少量的额外增长,但总体上这个额外增长只有1%,而且只发生在北欧地区,对美国丝毫没有起到作用。 因此,重视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如果国内形成了真正统一的大市场,其带来的福利效应将大概率超越国际贸易。2019年,由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多伦多大学朱晓冬教授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文章《贸易、劳动力转移和生产力:对中国的定量分析》,特别指出了这一点。如果我们的内部贸易和要素人员流动成本能降低到一定的水平,我们的国内贸易规模以及带来的福利增加都将远远超过国际贸易成本下降所带来的好处。

中国和欧洲大陆的面积相差无几,但中国很早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欧洲历史上也曾实现统一,如罗马帝国时代,但是后来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割据状态,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才真正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成立了欧盟和欧元区,虽然由几十个不同国家组合而成,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却是自由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和人员流动成本甚至低于有些国家内部成本,真正形成了统一的大市场。这对中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进一步消除国内市场壁垒等。过去我们通常强调补短板,现在不仅需要补短板来弥补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需要注重锻长板,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产业优势和大市场优势,逐渐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逆全球化思潮迭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阻断全球产业链运行,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价值循环的联通枢纽,且中国率先从疫情中复苏,维护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注重国内大循环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而是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目前,中国具备传统产业的后发优势、新产业革命发展优势和世界最大市场优势[31],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应着力于扩大内需、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以国内大循环打通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

(二)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

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经济稳定的压舱石,要实现国内大循环,应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形成具备规模庞大、创新驱动、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完善、高质量供给引领等特征的强大国内市场[32]。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层面,其中消费需求为最终需求,而投资需求为引致需求。2020年以来,在其他国家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够脱颖而出保持正增长,已经表明国内需求的庞大规模在应对危机时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是驱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市场动力[26]。另外,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如科技创新催生的新型消费业态都有利于构建完整高效的内需体系,形成畅通的国内大循环。

投资需求也在打通国内大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老基建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扩大内需,加速国内大循环。因此,增加国内需求数量、提高其质量和增加其多样性,能够弥补国外需求疲软带来的损失,降低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注重国内大循环能够释放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潜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注入动力,推动进出口并驾齐驱,同时释放开放创新潜能,为驱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链升级促进国内大循环

需求端的扩大势必要求供给端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要求形成完整和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并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推动产业链升级和产业链集群发展,形成产业链聚集规模效应,以区域产业链赋能国内大循环。中国在上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中低端产业发展迅速,但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经济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国家,当前更应构建包括高中低端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以尖端产业链为核心,同时不放松低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抵御世界经济动荡带来的风险,还能增加国内大循环的柔韧性。

另外,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建立协调的区域性产业链集群,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进一步改革资本、能源和人力要素市场,加速国内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步伐,促进都市圈和城市群联动,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汇集和高效利用创新产业、高素质人才等产业链升级的要素,为中国经济大循环带来新增长点;以区域性产业链专业化聚集加速高精尖技术形成知识溢出和外部性,促进创新性互补思维碰撞和交融,促进创新升级螺旋通道,畅通国内大循环,夯实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加速形成国际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巩固中国全球产业链地位,引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国内大循环

创新持续引领国内大循环发展,推动中国在国际创新地位的提升,并引领世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打破世界创新鸿沟。中国在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取得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对科技创新投资的作用。另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激励科研投资政策等促进企业资本进入创新研究领域,助力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这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落地是真正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当今世界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环境变幻莫测,中国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外部环境,外需增长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内部大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对外依存度逐渐降低,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开始更大程度上对内需的增长产生依赖,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形成的需要日益迫切。

本文从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出发,对RECP发展与现状进行描述,并进一步从RCEP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RCEP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理论机制、RCEP潜在经济效应、依托国内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价值链视角以及国内大循环的推进路径——扩大国内需求、推动产业链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梳理。RCEP的签署标志着东亚地区“成熟的生产网络、紧密的区域内贸易”与“缺失整体性经济性合作制度安排”之间不平衡的即将终结,并开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贸易协定贸易区域
RCEP:中国称,世界最大贸易协定使其有了应对2022年挑战的“有力抓手”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RCEP:中国、东盟今天签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并为印度敞开大门
分割区域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从NAFTA到TPP:自由贸易协定竞争政策议题的晚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区域发展篇
区域贸易协定与世贸组织管辖权竞合与协调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