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与传统典籍引文英译
——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

2021-03-08 17:0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典籍目的论译文

赵 亮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 重庆 400031)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下的讲话、谈话及政治文论中,时常引用生动、形象、深刻的中华文化典故,并使用具有中华文化意象的词句来阐明其观点。在外宣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句,使得外国人既能清楚明白地理解其基本意义,又能展现这些词汇所蕴含的深刻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本文从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的视角出发,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特别是其中包含传统文化意象和传统典籍引文最多的一篇文章——《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称《价值观》),研究如何将这些具有文化意象的内容从汉语翻译成英语,以及以什么样的目的、使用何种策略对其进行翻译。

1 文化负载词与传统典籍引文

文化负载词与传统典籍引文的英译问题,一直是外宣翻译中的“老大难”问题。“各民族的语言都深深扎根于其特定的民族土壤之中。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语言必定也存在差异。”[1]因此,语言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折射出使用这个语言的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是指特定文化中表示独特内涵的词汇、短语及习语成语,这些词汇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某些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独特活动方式[2]。正因为这样的词句是该语言所独有的,想要将其译成其他语言就会产生各种复杂的问题。而这样的文化负载词在传统文化典籍中出现的频率又是非常高的,并且因为时代的变迁,传统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与今日之语言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文化负载词”的含义也会随着时代变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样一来,典籍翻译的困难性要远大于单个出现的“文化负载词”。

富有民族性的文章往往会包含大量文化负载词,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无疑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性,其中《价值观》一文则更能凸显这一点,这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典籍,并使用了相当可观数量的文化负载词。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去翻译传统典籍和文化负载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典籍翻译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直接的手段与方式,所以翻译质量的高低、翻译意识的改变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3]因此,研究如何翻译具有文化意象的典籍引文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借助弗米尔的目的论,对《价值观》一文中出现的各种具有文化意象的典籍引文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2 目的论

2.1 目的论概览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便出现了目的论。“Skopos”一词源自希腊语,这一词的意思是“目的、动机、功能”。翻译的目的论被德国功能主义视为其最为重要的核心理论。赖斯与弗米尔最早提出目的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翻译学。弗米尔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不能仅仅依靠语言学,他在行动理论(theory of action)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一切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环境变化用他认为最适合的方式达成他的预期。翻译作为一种行动,其译者也会围绕翻译目的,尽他最大可能考量一切可能因素,找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说得更直白点,翻译行动的目的决定了若是要达到预期目标,应该使用何种翻译策略[4]。目的论的提出,使得翻译界对原文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文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其他信息共同形成了一个整合的信息源,译者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对信息源中不同的信息进行适当地取舍。

2.2 目的论三原则

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下述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核心,连贯原则与忠实原则则相辅相成。

任何翻译活动都取决于其目的,这是所有译者都应该遵循的准则。因此,目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优先地位。在目标语言和文化语境中,让预期的读者能够理解就是译者应该达成的目标[5]。

连贯原则又称语篇内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自身必须符合逻辑,并且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能够被目标文化中的读者所理解,并且在目标文化中有意义。换句话说,若是译文文本不能契合译文读者的需求,那么这样的译文就不能契合其目的[6]。

目的论的第三大原则是由诺德首先提出的忠实原则。在她看来,除了译文所需的材料必须与原文所提供的材料相容外,还需要做到译文的功能与原文的意图相契合。因此,她提出了“功能性加忠诚性”(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7]的原则来指导翻译。

2.3 目的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英译中的应用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所要使用的策略和方法。翻译的目的是通过委托人和译者之间的协商而确定的。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中,我们可以将中国政府视为翻译的委托人,而翻译者扮演的角色是政府机构,目标读者是西方人,特别是英美国家不会中文的读者。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翻译目的是向西方的读者传达中国的声音,介绍中国的政治、政策以及发展情况。因此,译者就要根据上述情况去决定应该选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从目的原则出发,要使译文更加契合我国的传播目的,通过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与策略,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要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并且要让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连贯原则出发,要使译文流畅通顺,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在处理传统文化相关概念时,可使用增补或解释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流畅和可信。从忠实原则出发,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有十分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语际一致性”。译者应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前提下,确保译文尽可能保留原文内容,使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

3 《价值观》一文中文化负载词与典籍引文的翻译策略

在《价值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引用了《论语》《礼记》《尚书》《周易》《孟子》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典籍中的文字,并且还引用了刘禹锡、鲁迅、毛泽东、蔡元培等人的诗词文章,这其中涉及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负载词,此外,他本人所做的词句之中也包含非常丰富的文化意象。

众所周知,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汇十分丰富,有时候仅仅一个字,就可以代表一个词语,甚至可以代表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含义,这在古代汉语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相比于现代汉语而言,在古代汉语中,有大量的词汇都具有一词多义性。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具有紧凑和凝练的特点,不但讲究微言大义,在语音上更是讲求平仄和押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样的书籍属于外宣翻译的范畴,而外宣翻译则又包含在非文学翻译的领域内,对于这样的文本,从外宣的目的出发,翻译时要注重知识以及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不应该去刻意追求译文形式与原文的高度一致性。在翻译跟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词句时,特别是对其中典籍引文的翻译时,应重视外宣翻译的目的。本文接下来分析《价值观》一文中文化负载词与典籍引文在外宣这一重要目的下的翻译策略。

3.1 “直译+解释法”——易于交流且可丰富译语之策略

“直译+解释”的翻译方法是处理文化负载词这一翻译难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外宣目的的指导下,这种方式特别能够凸显其优势。因为两种文化存在差异,所以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完全能够对应的词或者词组十分困难或者说几乎是不可能的[2]。因此,只能通过解释或者意译的手段来进一步补充翻译中的不足,而在外宣的背景下,这样做不仅能够很好地使不了解我国文化的外国读者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创造出新的英语词汇或词组来加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

例1 原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英译:Proprie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the four anchors of our moral foundation, and a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 for the country.

这句话出自于《管子·牧民》,其意思大致是说,如果不能厉行礼、义、廉、耻这治国的四大纲纪,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习总书记在《价值观》一文中之所以引用这句话,就是要让当代中国青年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在这句话的翻译中,译者对于“四维”这一概念进行了直译,并在其之前衔接同位语,对“四维”的含义做出了进一步解释。所谓的“四维”就是道德的四大支柱(the four anchors of our moral foundation),即“Proprie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做出这样的处理,不仅能够使读者领悟这句话的基本含义,也很好地向外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不会显得过分生涩,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新的词组“four anchors of moral foundation”。这句话的翻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连贯流畅地表达出了所应该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维”之意,使西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领悟这种词汇所想要表达的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3.2 “意译法”——凸显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策略

单纯的“意译”在针对文化负载词或者典籍翻译时,更加强调原文的词句在译文具体语境中实际意义的传达[2]。针对那些富含文化意味,但十分生涩难懂,甚至连本国读者都不甚了解原语的词句,宜通过使用“意译”的手段,使原文所想要表达的意义清晰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译文。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了原文的内涵,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译文本身的连贯性。

例2 原文:出入相交,守望相助。

英译:Care for each other and help one another.

本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入相互做伴,遇到外来的侵害或灾祸时,协同看守瞭望,彼此提供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在《价值观》一文中,引用这句《孟子·滕文公上》中的原话,实际就是要表达相互帮助、和睦共处之意。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深深地嵌入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当中,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之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在这篇文章的语境中,“出入”以及“守望”所表达的意象并不重要,只要明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可,故而采取了“意译”的手段对其简明翻译。这样既符合外宣的目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内涵。

例3 原文:行百里者半九十。

英译:A thing is yet to be done until it is done.

此句出自西汉时的大文学家刘向所做的《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一文 —— “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比喻做事情越接近成功就越发感到困难。习总书记在本文中引用该句,就是要说明:“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8]这句话如若直译,则译文读者可能因为对中国文化不了解而对“百里”“九十”等这样的意象出现在此处感到十分不解;如若采用上文提到的“直译+解释”,则会显得太过冗长乏味。因此,采取“意译”的手段用“a thing”做主语表达一件事只有做完才算完,就能很清晰地表达原句的意思,让西方读者更易读懂,这也十分契合外宣的目的。

3.3 “文化替换法”——从语用角度出发进行的替换策略

“文化替换”,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译语中与原语类似的概念来替代原语中概念的翻译方法,而译语中概念所产生的意象往往与原语并不相同,这种方法的采用往往是对原语语用功能的替换[2]。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文化替换”的翻译方法更能迎合外宣的翻译目的,通过“文化替换”,可以使那些对中国文化不熟悉的读者,更为轻松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主旨,也会使译文本身变得更合乎逻辑,更加有力地向外传达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政治理念。

例4 原文: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英译: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Success awaits those who work doggedly and unyieldingly, and those who are never daunted by repeated setbacks.

在此句中译者使用了英语中具有与“滴水穿石”十分相似的概念“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进行翻译。虽然“滴水”与“little stokes”的意象、“穿”与“fell”的意象、“石”与“great oaks”的意象相去甚远,但是将这些与原文毫不相关的英文单词拼凑在一起,所表达的整体意思确是与原文基本一致的,均表达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具有恒心和毅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的内涵。两种文化虽然使用的意象不同,但其所产生的效果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5 原文:君子坦荡荡。

英译:A gentleman is broad-minded.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是中国百姓所熟知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有品德的人应该胸怀开阔。“坦荡荡”一词显然无法从英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汇,而心胸开阔,在英语中有“文化替换”词“broad-minded”。中国人讲心胸,而英语中则是强调大脑或者心智的开阔。心胸与大脑或心智,这两者差别较大,然而在外宣翻译的目的下,做出这样的替换处理使其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像“心胸开阔”这样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词汇,很难让外国人理解,如果直译为“broad the heart and chest”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文化误读。

4 结语

在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和典籍引文的翻译是一个难点。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我们要尽可能克服在外宣翻译中面临的文化认知困难。在外宣翻译中,一方面,译文要做到准确且简洁,另一方面,又要尽最大可能保留原文的本民族文化内涵。本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分析了《治国理政》这本书《价值观》一文中所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以及典 籍引文的英译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直译+解释法”“意译法”“文化替换法”等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直译与解释”并重,既能够保持作品原语特色,又能使外国读者易于理解;“意译”的方法可以使译文语篇更加连贯;而“文化替换”的手段同样忠实原文,能在释意上保持与原文的高度一致。

猜你喜欢
典籍目的论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译文摘要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I Like Thinking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