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融入医德培育的价值彰显与实践路径探究

2021-03-08 11:51刘朝晖林志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仁爱儒家文化医德

刘朝晖,林志煌

(1.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职业道德是职业工作者的立身之基,关系着职业自身主体与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医德,是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1]。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应该秉持“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理念,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当前,由于社会多元化,部分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人文修养和价值理念培育[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传递传统主流仁爱思想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医德的重要源泉,涵养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价值理念和中国古代丰富的仁医精神。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与医德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其优秀的理念和伦理道德思想运用于新时期医德培育,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儒家仁爱思想的应然导向与新时代医德体系构建实然语境之间的契合

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价值理念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对儒家文化伦理思想和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把儒家文化伦理内核与价值观,全方位融入医德教育中,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医德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1 儒家“仁爱”思想与“医乃仁术”的价值启示

传统儒家文化倡导“仁爱”的精神,并将其视为做人的根本。作为国人精神传承的孔子在《论语·颜渊》明示“爱人”是社会关系融洽运转的必要道德使命,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更提出“仁民爱物”的观点。可见,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成为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种思想影响到传统的一切日常行为中,作为古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德也深受儒家仁爱、 谦恭的精神影响。作为行医者,“仁爱”之心、“仁慈”为其治病救人的根本使命,“仁爱”是一种“利人即为,不利人则止”的利他精神,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宽容精神,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3]。这正是医务工作者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态度。历经时代发展的儒家传统思想是我国丰富的古代医德理念的核心,也是对当今“医乃仁术”职业思想的历史性建构。当前倡导培养医学生仁爱精神,以“仁爱救人,赤诚济世”作为医学者的社会责任,自觉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完善道德品格和思想品质,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促进医者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1.2 儒家民本思想的起点与“大医精诚”的历史逻辑统一

儒家文化肯定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价值,坚持肯定人本的理念,崇尚理性,坚持朴素人本主义思想。孔子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体现对人本的一种尊重和关切。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历代思想家以及统治者都不忘强调民本思想,坚持以民为政根基的治理理念,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个思想逐渐影响到医德思想中,成为影响医德思想发展的重要元素。

春秋战国时期“民为邦本”的观念在医德思想中打下深刻烙印。《国语·晋语》说:“上医医国,其次疾(治)人,固医官也。”深刻反映出古代医者志存高远、心系民间疾苦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唐朝时期,对民本思想认识尤为深刻。孙思邈汲取当时的民本思想成果,提出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重要论述,特撰《大医习业》《大医精诚》,强调医者的己任,比较系统、全面和深刻地论述了医生的职业准则,是中国医学史上唐以前医德思想集成之作,把古代医德思想推向了新高度。

随着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民本思想也不断演进,产生朴素民主性的“新民本”思想。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命题,归纳总结了圣人之道根源在平民百姓的日常当中。这个时代的民本思想也直接反映在医德上,强调坚持医者仁心,反对利益至上,救死扶伤的崇高目的和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出现带头践行医德的优秀医家。由此可见,民本思想是推动古代医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的民族,将传统儒家朴素的人本思想与现代医学的使命担当紧密契合,是医务工作者内在修养的必然要求。医务工作者应该践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仁术精神,并将其列为职责之上,克服内心“小我”,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践行高尚医德,成就医者的大我精神。

1.3 “中庸之道”道德规范与医者立身处事的行为要求统一

儒家伦理思想强调求“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从思想方法论上说,它要求人们立身处事要力避“过”与“不及”的行为,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处理许多事情都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孔子要求“允执厥中”,就是诚实地把握正确的“中”。其内涵实质是强调人的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规范,维持人际关系平缓,稳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儒家认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即君子行事要合乎时宜,要因时因地合乎道义。在医患矛盾、医闹现象时常被推向风口浪尖的今天,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医者的职业道德也被作为关注的焦点被讨论。作为医学生,掌握医术是外在的一种本领,把握好为人处事的“度”,掌握好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是内在的境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某种程度上,恰当处理工作中的重重关系,不仅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专业问题,更需要有效沟通,及时处理的处事能力,而传统儒家的“中庸”方法论,适合这种复杂局面的处理,作为医学生要领会学习其中的精髓,感悟践思,充分利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医闹现象的发生。《礼记·中庸》的这种思想对医学生医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内涵教育,只有深刻领会其中内涵,内化于身,外化于行,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践行于实际工作,引导医学生感悟医学使命,端正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

2 基于儒家文化的医德培育实践路径探索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医者的道德教育、医德修养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当前医德教育需要融入儒家思想进行多渠道、 全方位的教育,使学生不断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发挥儒家文化对医德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导。通过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学习,使其认同和接受,提高医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提升医德品质和医德修养。

2.1 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实施隐性教育理念,实现潜移默化提升

传统文化中注重人格发展、 强调以公为先的义利观,对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医学院校改变单纯的说教方式,有意识挖掘儒家文化内涵与医德修养的内在联系,结合实例,使得学生更深刻认识和了解古代“大医”“儒医”的高尚情怀和品格,强化学生对儒家思想和传统医德理念的接受和认同。科学设置人文学科课程,特别是围绕国学教育的儒家文化课程,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同时,将传统国学,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有关课程,纳入学校人文教育的主课程,并列为专业必修内容之一。不断增强儒家“仁爱”思想、“义利观”“修养观”等核心理念进入课堂、入脑、入心。这种隐性教育,通过潜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医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4],会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深受熏陶,从而内化于心,让主体逐步感知、体验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在不自觉中加深对科学的道德观念、道德评价标准的接受和认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医患关系”就是其中的焦点。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儒家文化的普及,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产生心灵的共鸣,并逐步形成高尚医德和完美人格,使之自然践行在日常的行医过程中。

2.2 拓展儒家基本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和践行儒家文化,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一切思想、认识、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良好的道德需要在道德实践中去锻造[5]。医德是职业道德的一个范畴,需要在职业中实践这种道德理念,通过医德实践实现医务人员的自我教育、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过程,是提高其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拓展儒家基本思想,推动儒家文化在学生医德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需要在实践中多渠道多形式灌输儒家的基本思想[6]。利用医术传授的时机,把儒家的“仁爱思想”“人本思想”“以义驭利思想”,融入实习、见习中去,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体验氛围,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启发学生对生命的重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实践医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医术与医德的融合,自觉加强医德修养,关心尊重病人,敬学爱业。同时,第二课堂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渠道,对医学生加强医德教育应该将其贯穿整个学习的阶段,对学生的医德教育拓展到学生整个学业活动中去,如情景剧展示、“三下乡”活动、义诊、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支医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方位的活动中去理解和认同儒学文化的仁爱理念、生命至上价值观及敬业精神,从而不断总结道德体验、不断深化医德认识,提高医德修养水平,达到医德教育的知行统一。

2.3 丰富内容创设,推进教学内容的对象性转化,构建连续教育模式

医德教育是一个不断感知—体会—形成的建构过程,是慢节奏的不断融入过程,在这个状态下需要一种持续性状态,所以连续教育模式是最为合理的教育模式。在医德教育过程中把握好学生整个学习教育的过程,在学生不断学习的阶段,完成不同的教育任务,衔接把握教育的每个节点,由此在实践和理论上才能不断递进,实现连续成长、进步。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创设方面应特别注重基于学习对象之间的交流切磋,将儒家精髓对象化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展现教学内容与生活旨趣的统一。通过师生间现实问题意识的生成与碰撞,使得教学内容在场性生成,助推教学内容在对象性互动中实现生活化,具象化,贴近学生规律和兴趣。

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医德教育的具体现实情境结合,通过论辩生成批判性学习能力。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行合一”,而医学生是救死扶伤的工作,更直接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作为医学生应该践行“知行合一”理念,不仅是在医学技术上实现“个性化”的医学能力,追求高超的医术,更应该追求医德素质上的融入生活,切合自身实际,身体力行,彰显医学生教育的唯实之风。因此,医德教育应该注重培育学生基于一定的问题意识和生活处事原则的解决思路,形成自主性的分析意向和处理能力。这种寓于现实生活过程中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医学能力和培养学生“接地气”的生活场域教育,使医德教育能够真正做到医者仁心的高尚境界和脚踏实地的生活处境。

2.4 改进社会评价方法,强化传统价值培育,提高学生参与医德培育的积极性

社会评价指标对学生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对医德培育的积极性,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构建评价体系,激励和指导医学生更加注重医德修养。医德教育的内化除了内在自觉性,更需要外在的衡量指标推动其不断加以提升和完善,因此改进社会评价方法,将医德作为重要考核和评价标准,能更有力推进学生对医德培育的重视和自觉。为此,通过社会评价的外在因素,加强医德传统文化教育,对营造良好的医德修养文化氛围,培养其对传统道德、医德价值的认知和未来职业的素养都具有重要和长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和观念,其道德理想和职业精神对今天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作为治病救人的医学生,其本心直接影响着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直接影响医学生的职业未来和个人发展。加强医德教育,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体,开展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养,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品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与医德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延续,也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升华。

猜你喜欢
仁爱儒家文化医德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