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永春,马鑫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新媒体时代,西方国家利用在国际舆论场域的主动性,大肆利用新媒体向我国传播其意识形态,企图达成文化渗透的目的。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容易受到西方话语的侵蚀,不仅会导致价值体系紊乱和知识断层,更会威胁国家利益。因此,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已成为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关系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价值的判断正在迅速地趋于成熟。新媒体的普及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还为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野和思维空间。大学生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实践过程[2]。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修养。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不可避免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从内部规定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
新媒体这个“信息高速公路”造成的信息爆炸式增长使得全球各种思想在新媒体平台中集中交互,良莠不齐的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西方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隐藏在文化产品中传播给高校大学生,企图通过文化融合完成经济利益的掠夺和意识形态的占领。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主动规避外来思想的威胁,保持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是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3]新媒体在文化软实力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成了各种西方错误思想的温床,错误思想在这里发酵升温,不仅影响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刻不容缓。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大学教育正在逐步与国际社会联动,充分利用文化辐射功能,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因此,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振兴中华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想有重要作用。
新媒体使事件信息在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眼里,从单一的视角变为了全景般的展示。一方面,新媒体能够在同一时刻给人们以视觉、听觉、触觉等的综合刺激,还可通过技术随时将童话、科幻、神话等情境在现实世界“现实化”[4],全方位和多方面地使人们加深了解和印象。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也会将传统意义上的连贯性信息进行切割、拼凑,将原有语境的含义打碎,从而使得人们所接收的信息多数又呈现“碎片化”趋势。在新媒体时代,只有大学生们在搜索栏中轻轻一点,关于国际国内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资料等,都会被快速获取,这就为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建设成就和国际社会的情况,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多媒体技术将远在地球两端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本土信息与全球信息之间的传递,也体现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新媒体为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一个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大学生不仅能协助整合教学资源,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而且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学习国外优秀文化,促进本土文化不断创新和演化。在文化交互过程中促进大学生能客观理性对待自己的本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坚定文化自觉。
在主体上,新媒体技术提供给每个人发声、交流的场域,完成了自我与他者互动。交流平台的多样化让人与人有了比以往更多的“交流机会”,更多在虚拟空间完成的交流。新媒体信息传播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性使得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摆脱了单向灌输式。在信息的交流和互换的过程中,即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大学生同时作为新媒体的主体,也对信息具有了自主能动性。互动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增加了讨论环节,即一个参与者批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可以对接收的信息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增多的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能够使大学生更乐于,更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
新媒体带来的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交流、交汇、交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跨国的文化交流中,西方大国的意识形态涌入我国,为重视文化渗透以期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西方敌对势力提供了新的途径。新媒体给西方敌对势力更多元的宣传手段与实现途径,海量的信息中也夹杂着许多错误的思潮,试图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攻击、抹黑。这不仅会对大学生刚形成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新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得信息的鉴别难度增大,难以对信息进行实时监管。在新媒体平台,一部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跃然纸上,兴起推崇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大量负面信息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真理的认识和对权威的尊重,导致其对本国文化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情绪。新媒体传播思想观点的随意性、自主性,不仅会造成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偏离,也会加重监控媒体信息的困难。信息传播失序严重制约了文化的内生活力,削弱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加强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难度。
新媒体信息交流的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性,推进了大学生群体的亲近感,弱化了传统媒体的文化自信教育功能。传统媒体中文化自信等培育过程中干扰信息较少,教育者可以准确地评价受教育者的外化行为。相对于传统单项式的权威灌输式交流,大学生们更加倾向于在新媒体环境下,自我与他者平等地进行交流。因此,使得传统式的教育者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丧失了教育权威的主导权,对传统教育、文化的抵触心理,直接对传统大学生文化自信造成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始终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抓住文化自信的核心,深入挖掘和宣传我国文化的深厚根基。我们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还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的革命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6]。
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化自信引导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在主流媒体中进行宣传教育,也更应该适应多媒体的发展,在坚持主流媒体的同时,加强与更多媒体形式的融合,在更多地宣传引导阵地、更广大的平台,发出坚定的声音。只有发声,清晰、彻底、有底气地为中国文化发声,才能有力回击新媒体中各种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利用好新媒体的多平台,发现大学生的“疑点”,为大学生及时地答疑解惑,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
新媒体中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地培育也应遵循知情意行的逻辑。首先,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还得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在这种初步的文化认知和比较的过程中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会逐渐产生相应的情感,如赞叹我国文化的博大艺术等,自豪感会逐渐强烈。在之后不断接触文化问题中,都能有较清晰的认识及反思,养成一种对本文化的自觉意志。其次,将外化的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自信并内化到日常生活实践中,这是极为重要的过程。在这种教育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等新媒体主流发声者,应尝试与当代大学生们喜爱的媒体平台话语结合。主流媒体转变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话语,最根本的就是需要选择受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与受众的愿望和期盼相联系。最后,需要熟知大学生群体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并以具有亲和力的语言进行表述。喜闻乐见的形式,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使大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这种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内容。应积极促进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使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常态化,从而减少大学生对文化自信宣传教育的抵触反感心理。
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辨别是非能力尚缺乏,对于出现在新媒体里的形形色色的信息缺乏理性判断。高校需要积极设置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体系,从传统的课堂出发教导大学生相关知识,提升对新媒体背景下文化选择和吸收的分析辨别能力,及时占领新媒体的高地,进行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途径积极推送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等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应该学习什么,摒弃什么。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不定期地举办新媒体知识的讲座、 开展一些新媒体应用技术培训,积极主动培养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选择、吸收、批判质疑和思辨等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更会自觉地正确使用多媒体。而且,可以将一些多媒体平台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服务,使得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体验新媒体的运用。
由于多媒体传播速度快,其传播的信息量极大,这给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效减少新媒体中有害信息的传播,信息监管还是得跟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速度。首先,应加快对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学习,使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硬帮手。其次,完善立法体制并严格施行,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或非法信息的用户及媒介。在主要依靠管理层人员的同时,还应发挥新媒体用户的广大作用,如大学生群体里培养“意见领袖”或者监督人员,与微博大V 们的合作等,实际从大学生的信息基层中组建监管体系的分支。这些“意见领袖”和“监督潜手”,不仅对所接触到的新媒体信息进行监督,还能用大学生自己的话语对主流文化进行传播,对相关信息进行评论与转发等,丰富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