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精神故园的价值
——评黄进《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2021-03-08 11:10文晓明
文教资料 2021年27期
关键词:阶层市民价值观

文晓明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之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新市民”一词正逐渐代替“外来务工者”“农民工”等称谓进入公众视野。2014年7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宣告中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农民工”一词即将成为历史。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不仅仅在于一个称谓的改变,而是要给予他们同等的市民待遇,同时引领、重塑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能从容应对新的环境,接受新的生活,全面促进人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开启新型城镇化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黄进教授的专著《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是针对当前社会各群体思想多样性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状况,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市民阶层为研究样本进行学理探究、调研实证和规律总结,尝试构建适合新时代社会生态特质的新市民核心价值观建设范式。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价值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价值认知和践行中的最大普及。课题最终成果是以《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为题的专著,它彰显了新形势下价值观研究“政治性”“社会性”“人民性”的主旨,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前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纬度,诠释了新市民阶层价值观理论建构与实践涵育之间的逻辑辩证联系,揭示了社会系统中从信仰(价值接受)、传播(价值弘扬)到践行(价值示范)的微观路径,剖析了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与个体价值生态之间的相融相合,突出体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要求。

《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主要篇章结构除绪论和余论外,共分十章:第一、二章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别从“城市融入”“社会生活”的内核,对新市民阶层的政治价值观开展研究,梳理社会结构变革中这一人群政治价值观的演进,利用“城市户籍人口政治参与调研”的相关数据,为制度建设场域的“公平”进行铺陈。在基于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得出新市民阶层在社会系统中“公平感”缺失的原因在于其社会身份的“先赋性不公”以及体制机制在执行上的“不公”造成社会个体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缺失和不平衡感加剧的结论。第三章着重从价值观表征的描摹,探讨新市民的社会价值观问题,揭示这一阶层群体在价值观实践、冲突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形态和解决方式,提出“消减社会排斥,倡导友善价值观”的主张,张扬“求是”精神,引导对城市道德之真诚与生活之真实的关注,突出了道德主体与认知主体的“能动性”意识,规划其价值观念重塑以及对社会主导价值观产生认同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路径。第四、五章旗帜鲜明地驳斥了“先验的存在主义”,基于社会流动以及变迁的视角,对新市民阶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展开论述,指出缺乏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立意识是造成其“敬业”“求真”“向善”等先进价值观念式微的主要原因,必须构建真正满足价值接受视野的新市民经济观、文化观,归纳总结包括新市民阶层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群的价值观表达符号。第六章至第八章着重于对“生态价值观”“法治价值观”“网络价值观”等对新市民阶层价值生态具有“双重性”影响的大环境进行价值观培塑与统筹推进的模型建构,以“致良知”“话语权力”等理论匡正和占领这些新市民价值观研究的新场域。第九、十章从价值观最终“外化”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实践的科学内涵与重要意义,厘清其目标、原则和路径,并以“返乡”为主题,规划新市民阶层价值观建设良性发展的思路,以期其最终成为整个社会价值生态水平提升的重要组成。

基于上述篇章脉络,本书既是一部新时代城镇化下新市民价值观教育的教科书,更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宏大背景下,聚焦某一特定人群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指引手册。本书的主要观点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市民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价值观建设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之间长期、多元和建设性的互动。从社会心理学看,这种互动,既包括相互的沟通和传播,也包括表达和展示;既包括遵守和坚持,也包括调整与改变。因此,核心价值观的语义不是绝对不变的,也不是扑朔迷离的,它具有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又与时俱进的鲜活生命力,经过长期实践筛选而被珍视、保留并积淀于人的内心。新市民阶层作为改革大潮中价值观变革最强烈的人群之一,他们的价值定位也正从前辈的“城市过客”“城市边缘”向“城市主体”转变,从“亦工亦农”或“边缘人群”向城市中心拓展和运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享和共同创造的,即便暂时存在排斥和冲突,也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和精神力量。顺应这个规律,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对其历史必然性、“内省”的主体能动性、“外化”的合理可行路径进行探究与论述,进而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生活化、常态化的培育,加强举措的针对性、务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新市民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群体教育

正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当新市民阶层原本的价值观血脉在自体更新中与周遭的社会难以形成共识时,抱怨、观望甚至异化的价值观就会流行。抱怨与批评、观望与参与、异化与认同的不同特点,对理性的价值观建设有着深刻影响,“抱怨”的主体往往会假设有全能的力量来应对现状,是消极的情绪;而“批评”则往往带有积极的色彩,它力图找出问题、甄别情况、警告风险,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必要方式;“观望”是对全能力量的失望;而“参与”则是通过介入,改变现状,摸索出路,是社会共识在“尝试——错误——再尝试”中的必要过程;“认同”是社会成员主体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逐步加强,是由“血亲意识”向“契约精神”的转变;“异化”则是寻不到价值皈依的出路转向歧路。对于新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建设而言,要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启蒙功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并指导这一群体的价值实践。这有赖于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样本比较和个案列举等研究方法,尽可能客观地绘制出他们在外部社会生态影响下的价值观谱系,充分考虑这一人群价值观的矛盾多样性、潜在冲突性、过程可塑性等主要特征,奠定积极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共识基础。

三、新市民价值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下的时代变革

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为新市民价值观实践提供了空间,也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在社会稳定发展时,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或时代精神;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它则可能快速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成分和形态。新市民阶层中的大多数较第一代城市移民“还乡”的精神寄托,有了更鲜明的“以反主流的价值观实践,争取关注与地位”思想动因,他们的价值观问题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利益纠葛、观念冲突、发展失衡等。如果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致力于将价值观研究及内涵诠释置于不同意识形态情境中(如本书中的“离乡”“还”“继承”“反叛”“公平”“域视”“接纳”“拒斥”,等等)进行问题实质的剖析,往往能揭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精神动因。本书观察了一个特定阶层及其中游走行动着的个体,从个体的价值偏好到与人交往的规则,从经济意识到群体性事件,旨在揭示行为表象、意识浅层背后存在的精神驱动力,对其进行总结梳理并给出价值观建设的意见,以期把握这个时代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以及价值生态规律。

就上述内容而言,相较于世界各国均具有的“文化移民”现象,本书不局限于价值观冲突与融入的表象,而是将新市民阶层置于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生态下,突破移民文化理论以及传统研究中就“人”研究“人群”的现象表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理论基础的凝练和概括,价值观建设迫切需要理论先导和实证数据材料作为基础,本书在解读价值观问题时,以理论知识体系作为前置论证,辅以实践数据的检验佐证,做出了指向性丰富的理论贡献;二是对新市民等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怀与探寻,本书着重关注新市民这一特定群体在精神世界中的困境与苦痛,毫不避讳当下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断层,在弥合和消解冲突的研究目的下,提出制度、环境、自体多层次的解决方法;三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瞻顾,消解新市民群体的价值观冲突、厘清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开展相关的价值观教育,这是政府、社会、学界乃至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论题。

本书从展示新市民这一群体的价值观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切入,探寻启发和开拓与中国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新市民阶层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实践之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阶层市民价值观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