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探析

2021-03-08 11:10
文教资料 2021年27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价值观

翟 敏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公共教育部,海南 海口 571100)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1];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是在社会实践中驱动主体,对主体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的精神因素,直接决定主体的政治立场和道德水平。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将其道德经验有选择地进行内化进而建构价值系统的过程。价值观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不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价值观还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无论对于社会的稳定存续还是个体的人生发展,价值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价值观形成的途径多样,学校教育是最直接的、效率最高的一个途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引起了包括个体心理、经济、政治等领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疫情时代,通过强化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应对疫情引发的变化,无疑是必要的。

一、后疫情时代强化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强化价值观教育是应对现实危机的直接反应

21世纪以来,各国相继推出价值观教育计划,无不是为了应对本国出现的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危机。美国在21世纪经历了“9·11”恐怖袭击、金融危机、反全球化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安全、政治、经济的治理困境,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的价值信念。在深入反思困境产生的根源,并将其归因于“学校教育失败”后,美国精英人士呼吁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以广泛凝聚价值共识。[2]俄罗斯在全盘西化改革失败后,多元化思潮激烈交锋,难以达成价值共识,造成价值失序、社会混乱、国家衰落。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提出“俄罗斯新思想”,以传统价值观为基础,重塑特色的价值观,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认同。以色列地处中东,不仅地区局势动荡,而且因为是移民国家,多种族、多文化并存,尤其需要通过加强价值观教育整合社会、凝聚国民力量、保障国家安全。在巴以冲突升级后,以色列政府推出一系列加强价值观教育的措施,21世纪更加致力于将教育和犹太文化遗产相融合,培养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3]各国的价值观计划虽然不同,但都强调国家认同和文化价值认同,价值观教育内容根植于本土文化和本国传统精神。

疫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运行的方向,打破了世界原有的秩序,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全球供应链,使全球化进程放缓,世界从开放转向相对封闭,各国都出现向内转向的趋势。各国的防疫措施和效果表明,应对重大危机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后疫情时代,结合本土文化,向内寻找精神的支持,凝聚价值共识,提振价值自信是必然趋势。

(二)强化价值观教育是指导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而且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隔离生活和对未来生活巨大的不确定性,会加剧人们的焦虑、抑郁。据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心理学系的埃米莉·霍姆斯等人的研究调查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已经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预计疫情后一段时期内个体的自残、自杀等行为会呈上升趋势,并呼吁相关机构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控及干预。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的构建是紧密联系的,后疫情时代,个体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必然会向内寻求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平衡,西方世界会从宗教中寻求,中国会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自我的道德涵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反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横亘眼前:后疫情时代,如何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回归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思考,提炼精华、去除糟粕,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三)强化价值观教育是凝聚国家向心力的有效手段

新冠肺炎是人类近百年来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大流行病,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次严重危机,对各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疫情发生后,世界纷纷扰扰,杂音频出,多种价值观念激烈碰撞、交锋,国际局势因疫情而变得波谲云诡、扑朔迷离,复杂的变数、形形色色表象的增加,使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人在信息驳杂、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如果缺乏坚定的信念、冷静的判断力,就容易迷失方向。价值观教育作为维护国家精神、实现国家认同、承担公民价值塑造、凝聚国家向心力的主要手段,此时,“在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可能性

学校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课程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除思政课程外,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其它学科,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推动价值观教育,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殊途同归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文精神是大学之道。秉承这一教学理念,大学语文除了“工具性”的作用外,更突出其人文性及“以文化人”的功能。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之一是通过阅读和赏析经典作品,促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实和丰富,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丰厚人文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价值观教育对于个体的作用目的。作为大学语文重要内容之一的儒家文化特别重视教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人层面强调自我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社会层面强调化民成俗,有序和谐。价值观教育的两个功能就是社会集体价值观的构建和个体价值观的导向。[4]通过形成广泛认同的价值观,传递、影响、教育社会成员,调和各阶层、各团体之间价值追求的冲突,凝聚人心,塑造一个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是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

价值观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一定的价值观构成了一个国家、地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背景、主要内容。各国的价值观教育基本内容都根植于本土文化,如美国基本价值观中强调个人主义;英国基本价值观传承了其传统文化中的“绅士精神”;以色列基本价值观尤其强调犹太文化的价值;新加坡的价值观教育则特别注重发扬儒家伦理精神。[5]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内容是阅读和赏析传统经典作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即家国情怀、生命意识、天人关系、宇宙哲理、人生价值等。儒家思想更是根植于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中,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塑了中国人的整体性格和气质,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属于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无论是以人为根本,肯定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作用和价值的“人本思想”,还是强调人与天地万物间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间人伦关系的和谐及个体内部心理协调的“和”的思想,抑或是崇尚不偏不倚、推崇适度原则、反对过激和极端行为的“中庸”思想;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抑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从修身、齐家的个人层面的道德修养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都蕴含着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都超越了时空、跨越了国度,具有当代价值,是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

(三)大学语文课程和价值观教育在方法上的契合性

面对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价值观教育单靠简单灌输和生硬说教已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当下流行的价值澄清模式强调教师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可能涉及的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并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付诸行动,通过这一过程减少价值混乱、逐步澄清价值,促使学生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选择独立负责;品格教育模式“崇尚个人的价值、尊严和自主,它强调权利和个人的自由”。这一教育模式通常强调日常行为对于道德的塑造作用。这些价值观教育方法虽然具体措施不同,但都比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重视实践,在行动中深化认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讲解、讨论、共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感悟,在共情共鸣的状态下,在“潜移默化”中“身入”“情入”“心入”,使学生获得健康积极的生命情态,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路径选择

(一)科学的顶层设计——有效融入的前提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前提。政府可以进行规制设计,通过相应的政策工具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促使两者的融合。“显性”层面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融合的内容、程度等施加影响;“隐性”层面可以通过质量监控、财政资助等方式间接干预,将主流价值观巧妙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实际执行者,高校在思想理念维度上应树立“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从系统培养的角度,认真研究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定位,结合学校特点整体构建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天然优势,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德的有机统一。目标维度上要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让学生在学习母语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脉络、提高读写能力的同时,传承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自然观、历史观、文化观,培育文化自信和民族身份认同。

(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有效融入的关键

首先,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浩如烟海,内容丰富,但不是所有篇目都适合融入价值观教育。在教材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素认知、情感、行为等角度出发,重视篇目的筛选,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注重真、善、美的本体价值的融合与传递。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从道德、政治、社会议题中挖掘价值认知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个体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议题,加深学生对道德、政治及社会领域中各种价值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思考。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组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分为哲人之思、赤子之情、人间之情、自然之境、生活之韵等单元,这种编排对应了天人关系、家国情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价值观教育中所包含的内容。其次,合理运用教学方法。除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外,课堂教学方法也应该精心设计、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讨论互动、知识迁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引入人生体验,激发主体意识。只有调动了主体能动性的学习,对于融入的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才会更高。

(三)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效融入的保障

实践活动是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保障,通过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价值观才会真正内化于心。“课程思政”提出“三课育人”,即把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发挥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大学语文课程可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开展以社会热点为主题内容的演讲、辩论和征文比赛,传承文化的诗词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和书法比赛等,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文化自信。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蕴含丰富内容的课程,做好课程定位,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价值观教育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价值观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