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1-03-08 09:21方美华任占冬
文教资料 2021年2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能力育人

方美华 任占冬 李 辉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23)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离不开创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当今中国竞争力水平的必经之路。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价值内涵由多种要素构成,通常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六种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师生还未形成合力,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介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不充分等。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推进力度还不够

高校重视创新氛围整体营造,但学院一级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创新教育理念贯彻落实还不到位,还未形成全员共识,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学院制订的各专业培养方案滞后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绝大多数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还抱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取向,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1]教师队伍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很多教师认为教学科研压力大,无力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有些教师虽然指导学生参加了一些学科竞赛创新活动,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与动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存在对创新能力自我培养的认识与动力不足,参与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自主性不强,缺少必要的学生团体组织,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欠缺。大学生面对信息快速变换的现实,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主动加工信息能力不够。尽管大学生有创新意识,但大部分人的创新意识过于淡薄,没有稳定持久的内驱力,有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些初期的创新尝试,但败于缺乏创新毅力与信心,挫折承受力较低,导致其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创新意识消磨殆尽。部分大学生的眼界过于狭窄,看待问题时只顾眼前利益,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只看到对自身带来的奖项等好处。[2]

(三)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力度不够

部分企业招揽人才的时候,更注重考试成绩、取得的各种证书、是否名牌大学等体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考量,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在创新素质的挖掘,这种用人导向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份可观的收入、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对子女的创新发展考虑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创新教育,未能树立正确的创新观。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需要将现有的国家政策、地方政府扶持、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与高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形成创新教育合力。

二、“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高校内部各部门、各院系之间协同运行,又需要发挥校外用人单位、校友资源协同培养力量,尤其是作为教学院系,更需要多方协调专业教师、学生管理者、学生以及校外资源等多主体的参与。[3]引入协同理论,构建全员参与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院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4],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多年以来积极探索,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即“1”,校内协同平台)和校外多渠道(即“N”,校外协同资源,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基地、校友创业基地、杰出校友资源等)有机结合,最终建构设计合理、运转协调、成效显著的院系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全方位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校内协同平台

(1)利用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立项及学科竞赛吸收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现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竞赛项目,还有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立项项目。

(2)利用健全的制度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武汉轻工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及经费管理办法》《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实施办法(试行)》《武汉轻工大学开放实验管理办法》等制度分别从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提供保障,特别是《武汉轻工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充分体现了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肯定,极大地鼓励和保护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利用“三结合”原则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即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以指导老师为中心打造大学生科研团队。稳定的团队,流水的学生,依托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吸纳不同年级的学生,组建较稳定的科研团队,形成健康的人员更替,团队内具有良好的传帮带效果。

(4)利用“四阶段”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大一学年的“兴趣引导”阶段,大二上学期的“技术学习”阶段,大二下学期开始的“创新实践”阶段,大三下学期开始的“成果总结”阶段。[5]

(二)多渠道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校外支持平台

(1)打造校外创新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产学相结合,广泛且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我们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坚实支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干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是我们大学生最优质的创新指导老师。

(2)办好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冠名班。举办企业冠名班旨在充分利用、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两种资源”进行协同育人的作用,创新校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冠名班以能力培养、职业技能提升为核心目标,采取“校企双导师制”和“理论+实操+考核”的方式,也为高校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

(3)设立创新基金,保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资金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杰出校友个人设立奖学金和创新基金,多方筹措支持大学生创新的资金。有了经费的支持,就能大大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参与率和成功率。

(4)引进校外创新指导老师,改革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大量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等担任校外创新指导老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定期将杰出校友及企业人员请进来开展讲座,走出去访问校友和企业人士,参观企业及创新创业基地,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其眼界与创新思路,增强其创新的信心与动力。

(三)实施“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1)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现有团队15个,参与学生近150名,指导教师20人,形成了年初立项,暑期集训并进行中期汇报,年终结题验收的机制。还成立了1个企业冠名班,现有参与学生30人。

(2)建立了一批校外创新基地。在浙江台州,湖北潜江、宜昌、荆州、黄冈等地挂牌签约实习实训基地6个,武汉市金银湖湿地公园志愿服务基地1个;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实习实训指导老师10名,杰出校友、企业高管担任创新指导老师6名;平均每年举办创新讲座和沙龙8场。

(3)设立了一笔创新基金。两家行业内企业三名杰出校友共出资50万元,设立了2个奖学金和1个创新基金,奖励在创新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学生共计103人次,资助大学生创新项目共计42项。

(4)提升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在过去的五学年里成果丰厚,其中有显示度的成果有:本科生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2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6篇;获得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励5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1项;2020年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团中央表彰。

(5)涌现了一批优秀分子。在“1+N”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培养锻炼的学生中,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宜等9人,校杰出青年、考取武汉大学研究生的2020届毕业生吕鑫衡,发表SCI收录论文、以全额奖学金赴英国留学的2016届毕业生何汀等。

(6)促进了高质量就业。相较同专业的其他同学,参与创新培养体系的大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竞争力,录取比率明显高于专业平均水平,录取的学校也都是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

三、“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现实意义与努力方向

(一)“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现实意义

(1)“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开启了学校与企业共育共享、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改变了过去学校期间打基础,进入企业再培训的孤立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走进实验室,而且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入实训、走向前沿,培养了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本领和意识。

(2)“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学生主体性。活动充分尊重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创新、服务社会、责任担当的意识,不断调动大学生创新研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按部就班为主动创新,增强了体验式和社会化教育。

(3)“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就业竞争力。既延伸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又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走进企业的机会;既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提高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既开阔了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视野,使他们走近了前沿研究领域,也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加了就业机会。

(二)“1+N”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努力方向

(1)进一步提高师生参与度。目前学生参与人数不到15%,教师参与人数也仅30%,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没有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而仅以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在开展,没有专业系统的课程培养,其他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意识去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指出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要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6]

(2)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团队的指导。形成多学科、跨专业的组合协作,大力培养既具备专业能力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双师型骨干师资,同时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致力于组建跨学院、跨单位的导师资源库和学生信息库。

(3)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企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深度。大力鼓励企业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等环节,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也是校企合作不断实现从资源拓展向产教融合的层面升级。

(4)适当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时间,特别是要保障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集中、系统学习实践的时间。此外要努力解决由于安全责任等其他因素造成的问题,大学生的实习多以见习为主,诸如顶岗实习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所不利。

(5)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既能使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再盲目,使他们更好地明确发展目标,完善自我,得到最大锻炼,又能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使其创新动力得以持续。

继续深耕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不断总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思想,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能力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