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学校的乡土教育:意义、困境与突围

2021-03-08 09:21唐小青吴云鹏
文教资料 2021年25期
关键词:乡土教材课程

唐小青 吴云鹏

(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同时也标志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中之难”及“优先任务”得到了有效克服与圆满完成。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展现乡村振兴的主体战略地位,体现出全国上下对抓好乡村振兴的决心与信心。乡土教育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可以说,乡土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所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应推动乡土教育的全面振兴。在此过程中,乡土教育的全面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现实中面临诸多困境,唯有立足乡土教育全面推进的具体问题,才有可能寻求突围之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及人才保障。

一、乡土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一)延展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根脉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断生长的丰厚文化土壤。[1]乡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滋养。教育的实质是文化的传递过程,乡土文化只有通过乡土教育才能显现其资源属性。

1.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乡村振兴,要注重保留乡土味道,留得住乡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丰富,有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地方戏……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2]由此,乡村振兴伟大宏愿的真正实现断然离不开成百上千年来乡村创造、积淀、发展的文化资源。毫不夸张地讲,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根”与“灵魂”,是绝对不能遗失与丢弃的,否则,乡村振兴的宏愿就会流于形式,或者说,没有蕴含乡土文化资源的乡村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而是城市发展的“移植”或“翻版”。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说过“文化是留住乡愁的根,教育是激发留住乡愁的本”[3]。不难看出,一方面,乡土文化能够通过“乡愁”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乡愁的产生与升华需要乡土教育的激发与助力。这是因为,乡土教育能够传承乡土文化,确保乡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乡村土壤之中,促使乡土文化生根、发芽,最终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2.增强乡村文化活力

在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现代文化、城市文化及外来文化都对它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的日臻发展,一些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涌入国内,在促进文化多元发展之余,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其中,一些富有个性、喜欢体验新鲜事物、乐于接受新思想的青少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导致传统民族文化的日渐式微。在这样的趋势下,乡土文化岂能独善其身?因此,乡土教育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发展的眼光、积极的心态接纳与包容外来先进文化及新鲜事物。

(二)构建精神家园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成人”活动,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人的发展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就此而言,教育无疑要肩负起精神成人的伟大使命。即教育应当把幼稚的、不成熟的个体培养成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的成熟个体。由此,乡村教育改革所具有的乡土情怀,在乡土价值激活与重建的过程中,实现现代人精神家园的重建。

1.坚守乡村的精神追求

乡土教育本应该担负传承乡土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受物质主义价值及消费主义的裹挟,备受尊崇的传统的乡村文化开始遭受侵袭,不可避免地陷入贬值、断裂的泥淖,不但使优秀的文化难以进入,而且导致已有的乡土文化面临退却的风险。对于乡村振兴而言,乡村教育的变革绝不能被城市化教育所裹挟,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当下,更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对乡村社会精神文明与道德风尚的关注,努力培育与丰富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的内在精神,使乡村秩序集道德、文明、诚信、进取、改革于一体,更好地体现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追寻。乡土精神中敬顺自然的哲学智慧、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技术发展并行而不悖。在发展技术的同时要和乡土精神一道,共同发展、相互促进。[4]

2.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提供乡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还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有利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氛围,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生成及内在精神的丰盈。这是因为,乡村教育需要培植内在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对乡村少年精神成人的关切与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关注。[5]或许只有乡村学校对乡村儿童的人格与精神进行系统的启蒙与教化,以及乡村生活为乡村儿童的人格与精神提供孕育之所,才有可能培养出性格健康、精神丰富的乡村少年。不管他们今后是否出走乡村,至少可以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造就新型乡民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精髓。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的精神生活还很空虚。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今天的乡村教育改革,担负培养对农村有强烈文化认同感的新型农民的重任。

1.增进儿童与乡土的生命联系

长期以来,伴随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及城市化的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开始大规模地涌入城市,“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田荒芜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了没有多少人愿意传承乡土文化的尴尬境地。此外,技术化操作的使用侵蚀了质朴的乡村教育,遮蔽了原生态的农村文化,“农村”逐渐成为一些在校学生竭力去除的印迹或符号。对乡土的疏离,使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和青年成为无根的“人”。对于我们农业大国来说,农村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曾经谈道:“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学者刘铁芳旗帜鲜明地提出,乡土社会的安宁、朴素、宽厚,更多地珍视生存本身的价值。[6]乡土教育通过传授乡土知识,深入了解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可以培养乡村青少年的乡土意识、乡土情感,并能促使他们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潮流下心甘情愿地投身于家乡建设。只有乡村教育能够和乡村社会及乡土文化无缝对接,建立内在的有机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荣共生,和谐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儿童的自觉生长与发展。

2.培育热爱乡土的人才队伍

新农村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农村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乡土大地上传承并弘扬优秀文化产品,激发潜在活力,培养了解乡村,愿意为乡村的发展牵肠挂肚、默默奉献的各式各样的人才。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的迫切任务就是,“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在保护大量民间文化的同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最终建立一支集乡土化、本土化及农民化于一身的乡村文化精英队伍,并力图使其成为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及传播者。乡土教育要为乡村建设发展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是要为乡村建设培养了解乡村、热爱乡村、乐于奉献乡村的乡村建设者。这些建设者不仅具有自觉更新思想观念的意识、参与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主动性及参加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还拥有会管理、善经营的能力。总的来说,乡土教育通过增进乡民特别是乡村发展带头人的乡村建设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稳步践行。

二、乡村学校乡土教育的现实困境

乡村学校曾作为乡村社会的文化中心,为乡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教育是继承和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学校是向年轻一代传承文化的专门场所。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乡村学校并没有显现出不断向乡村社会靠近的迹象,反而暴露出两者出现相互背离的情形,这使乡村学校乡土教育的开展陷入困境。

(一)乡土文化的日趋没落

1.乡土文明的退却

乡村教师既是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又是乡村社会有序运行的知识分子,更是乡村教育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教师理应对传承、传播、创新乡村社会优秀文化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受升学压力影响,乡村教师对乡土知识缺乏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无法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了解与钻研这些知识。

当前,一些乡村教师,特别是现在的青年教师普遍更加依赖信息化教学,不管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手段上,乡土文村教师都有在城市读大学的经历,在求学生涯中,他们逐渐喜欢并且日益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当他们重新回到乡村之后,很难适应、融入曾经生长的地方,例如,不便的交通、单调的商品及慢如蜗牛的网速等不利因素均影响他们服务乡村教育的热情。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与乡村生活的契合点。然而,“伴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乡村教师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正在拔除古老文明之根,不可思议地退出传统的农村社会舞台,日渐丧失其在公共生活中的知识分子身份。”[7]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逐渐丧失与乡村社会交流的“资本”,因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了解正处于一种陌生与无知的状态。在教育价值方面,我国乡村教育一直在迎合城镇化、工业化的需要。一是不适应工作环境,城市的求学经历,在很大限度上改变他们对乡村的看法,他们很难适应这片他们曾经生活的土地及当地生活。二是不熟知乡土文化,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一些教师们的不熟悉不了解,导致他们无法与乡村社会真正融合,也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乡土”教师。

2.乡土知识的匮乏

所谓乡土知识,通常指乡民在自己经年累月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所使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扎根于生活的知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认识周围环境与自身的有机统一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2]然而在现实中,乡村教师缺乏乡土知识及形成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已然成为他们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例如,一些乡民长年累月地生活在乡村,却对乡村的土地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家乡的文化地理、风俗习惯时常表现出一种知之甚少的状态。

乡村文化的建设必须倚重乡村教师,这是由乡村教师的职业特点及乡村教师的公共分子身份所决定的。虽然从古至今,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互动,但总体来说仍相对比较缺乏,乡村教师的使用没有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乡村教师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下为了追逐更大的效益,趋利避害地选择疏远乡村文化,以便更好地应对应试的要求。于是,他们便在课堂上向乡村儿童灌输与应试高度相关却与乡村生活基本上无关的知识。这样,“百无一用是书生”自然成为一些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的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现实印象。

究其原因,长期的城市求学经历使他们逐渐适应并且日益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生活渐渐产生隔阂,其结果是,一些年轻的乡村教师对乡村的生活与礼仪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如此,便有可能造成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失联”,使乡村教师生活在“孤岛”之中。这样一来,乡村教师难免会陷入被乡村社会孤立的泥淖中,自然而然成为乡民眼中的“异常人”。

(二)乡土精神的日渐式微

乡土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以淳厚朴质、坚韧不拔、敢于牺牲、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等为核心的乡土文化中最优秀和最精要的部分。由于乡村教师乡土知识的缺乏、意识的淡薄及对乡村生活的不适应,使乡村教师的乡土精神缺失。

1.乡土观念的淡化

乡村教师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和现行农村教育的价值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现有教学理念、教学表达和教学行为等,使其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弱化乡土意蕴。[8]由于本土知识的匮乏,农村教师对乡村少年的生命呵护之能力受到限制。在当前,较之乡土文化,城市文化可谓占绝对优势,处于核心与主导的地位,同时在文化虚无主义的冲击下,本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在拔除本土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根。[2]于是,乡村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越来越远,难以真正地感受到乡村社会的直接经验,以至于不能产生对乡村文化的情愫,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乡村儿童在文化精神上处于“无根”的状态。

2.乡土情怀的遗失

乡土文化教育本应该是乡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但随着青少年离开村里外出读书,与土地、与自然、与村落长期疏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记忆是碎片式的、表象化的,对乡土文化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完整的记忆及生命体验[1],因此看不到乡土文化的价值。乡土教育的脱节让一些生活在乡村的学生们感觉越来越迷茫,学校教育与乡土教育的割裂让乡村文明渐行渐远,同时也在摧毁青少年的乡土自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还会在乡村教师的价值观上造成紊乱,让他们产生一些错误的判断。一些乡村儿童把读书求学看作是逃离蛮荒之地的重要途径,因为他们坚信,唯有落户城市,才能真正摆脱贫困的生活,拥有一个美好又光明的前途。从教育心理学上讲,乡村儿童自身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同时,他们的心理是不成熟的,一旦乡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偏向城市,那么在可塑性极强的乡村儿童心里,便埋下“逃离乡村,向往城市”的种子,对乡村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乡土课程的被边缘化

乡土课程是乡村教育得以展开的主阵地与主渠道。一方面,如果没有与乡村教育发展相匹配的乡土课程,那么乡土教育的发展则难以落地生根。另一反面,乡土课程内容只有设计得具体、直观且易于理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是就当前形势来看,课程设计上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乡土教材种类少

俗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人们都认为乡土教材是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些人不可避免地对三级课程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理解偏差,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没有对政策明确表明,所以“在统一考试的大背景下,地方课程教材几乎成了学科课程教材的补充,学校的校本教材基本变成了兴趣教材或应试教材,造成了实质性的乡土教材被架空、乡土教材在21世纪基本退出教材家族的严峻局面”[9]。在教材体系中由于乡土教材的弱化在很大限度上导致乡土课程本质意义上的被弱化甚至趋于消亡。一方面,乡村儿童使用别的教材存在城市化倾向,乡土文化没有在教材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学校缺乏相应的教材开发意识及独立开发教材的能力,以至于白白流失十分珍贵的乡土教育资源。

2.乡土课程比例较小

在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课程中,可以发现乡土课程实际安排的内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文科课程上面,理科课程不多,教师们不会花过多的时间研究相关内容或者是结合乡村实际加一些操作运用性课程,大多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不会真正制作成课程模板,这样即使有优秀的课程内容,受众面也相当狭窄。[10]一些中小学生在长达10年的求学过程中,几乎没有在课堂上真正意义上学习过乡土文化知识。例如,笔者发现,在当前的乡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基本上很少有课程与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即便有些学校正在努力尝试,也仍然存在结合范围狭窄、结合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且更多的结合主要是在文科课程上,尤其是作文课上结合的比较多。同时,这种结合更多体现为应景式的结合。

三、乡村学校乡土教育的突围路径

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的构建中一直以来起到特殊的作用,乡村学校对乡土教育所起到的外部辐射作用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乡村学校是开展乡土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发挥它在开展乡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基于此,乡村学校既要重拾乡土文化,又要培植乡土精神,还要开发乡土课程。

(一)重拾乡土文化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乡村教师应该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中找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以贯之的血脉传承。文化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被用来指导实践,是推动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实践是其乡土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乡土文化的传承只是一句空话。

1.提高乡土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乡民的基本素养。只有提高文化素养,乡土文化才能真正地浸润于主体人之内,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可以说,一个乡民的乡土文化素养在很大限度上决定乡土文化传承的总体成绩。对此,乡民需要首先了解本土本乡的传统、风俗、礼仪、地理、生活方式等,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环境有所了解。农民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提高个人修养、完善个人学识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场景之中,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2]乡村教师们是乡改革村的先锋队员,需要对乡土文化充满自信,并强化自身乡土文化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应对挑战与机遇。教师们只有熟知、反思、比较及认同身处其中的乡土文化,才能形成确信和肯定心理。

2.增强乡土文化自信

乡村学校乡土文化缺位的根本原因是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不自信。因为不自信,导致一些乡村教师转身投向城市文化的怀抱。在增强乡村教师文化自信过程中,一方面,社会人士需要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并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让乡村教师信心十足地投身到乡村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此外,社会人士还需要给予乡村教师充分的尊重,既要尊重乡村教师的人格,又要尊重乡村教师的劳动成果,还要尊重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中乡村教师的辛勤付出。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自觉将乡土文化内容加入教学课程中,也要将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思想等通过实践教学传达给学生,把包含中华民族优秀气质的精神文化品格融入其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爱乡情怀,让学生们从心底上对家乡的乡土文化感到自豪。在乡村振兴的大力发展下,乡村将更具有吸引力,教师们的文化自信也将大大增强,并以作为一名专业的乡村教师而自豪。

(二)培植乡土精神

对人的精神的滋养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亦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公共分子”与乡村文化发展的砥柱,理应成为乡村社会的精神引领者与乡土精神的培植者。事实上,乡土教育的主要建设者与实施者是乡村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乡土精神才能够切实保障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乡村教师的角色层面讲,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创新者、传承者及传播者,他们的乡土精神直接关系乡土文化的更新与维系。在这个意义上,乡土精神的培植对乡村振兴战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乡村教师的乡土意识

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文件通知里讲到要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以地方院校为阵地,实施本土化定向培养,从招生到就业形成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在培养内容及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引导,加深他们对乡土社会、乡土人生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振兴乡村教育的主人翁意识。[11]因此,乡村教师的乡土意识不能直接照搬城市教育,而是需要深入乡村社会中。尤其是现代化的乡村社会,需要反思现代化为乡村教育带来什么?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教育是否与城市教育开始同质发展?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区别在哪?在现代化不断逼近乡村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既能够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有用因素,又能避免在现代化的漩涡中沦陷?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精神与乡土精神联系在哪里?如何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从而促进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只有把这些问题列入乡村教育的发展意识中,才能真正地接近乡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灵魂。

2.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

乡村教师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他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现代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12]乡土情怀和乡情素养具体表现为乡村教师对乡村这个区域的热爱及反哺。首先,它应该是一种自然表达或流露出的情感,是对乡村地区的热爱之情、对乡村学校的归属之感。其次,它应该是具体的实践行为表达,具备利用乡土资源开发乡土文化课程的能力。再次,它表现为乡村教师对乡村的某种眷恋与坚守,以感恩教育丰富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对他们来说,内心的认同感尤为重要,只有具备坚定、崇高的思想情感,才能将其转化为对乡村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即使农村的教育条件再差、生活条件再苦、工作任务再累,也愿意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此,乡村教师要热爱农村,以积极热情和稳定向上的情感对待农村、农民及乡村教育事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才能形成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强大内驱力。[2]

(三)开发乡土课程

乡土课程主要指乡村自然风貌、物产资源、人文历史、语言风俗等。丰富乡土课程不仅对乡土文化传承、乡村学生发展和乡村社会建设意义非凡,还是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教育文化冲突中的实践选择。[13]

1.乡土资源的利用

通过课程的本土化设计重建基于师生文化背景的共处沟通模式、建立与本地社区间的支持性联系,推翻学校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文化藩篱,让乡村文化在学校服务乡村、乡村支持学校发展的双向互动中得以传承和再生。[14]把家乡的生活作为孩子们成长的课堂,把家乡的传统美德、生计活动、乡土历史等作为课程资源,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了解、一起挖掘。一切从土地开始,而土地就在课本中,故乡就在课本中。[9]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学展开最佳的途径是从实地事物出发,这样不仅具有直观的效应,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乡村教师应该把乡村学校周围的事物视为重要教学资源,并积极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把它提升到校本课程的高度。如此,乡村儿童的学习内容便和生活紧密衔接起来。乡村随处可以找到教学资源,山川、河流、湖泊等都可以用来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正确认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和身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财富。

2.乡土教材的开发

乡土教材关注的重点是乡土的历史和文化,那么,乡村教育应该向乡村儿童“教什么”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在乡村儿童的行囊中装下一样东西,即对家乡的理解与记忆。因为这样东西能够让乡村儿童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在内心深处留下对乡村的深深眷恋。唯有如此,乡村儿童才会成为“有根”的乡里人。所以,乡土教材的开发至少要围绕乡村的风土人情展开。我们需要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飞鸟、池塘及家乡的人和故事等写进乡土教材里。借用钱理群教授的一句比较精彩的描述:“教材只是一粒种子、一滴水,希望有一天这些乡村少年心里装着森林、大海走世界。”[15]通过乡土教材的编写,有利于丰富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怀揣乡村的各种美好事物走向世界各地,传颂着乡村世界的美好与希望。

乡土教材的开发有两种形式:一是专门性的重要乡土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比如正在流逝中的某种民间文化形式,地方性的传统手工劳动技术课程等。二是编写综合性的乡土教材。从现实的编写情况来看,乡土文化在教材中仍处于弱势的地位。深层分析,这反映的是乡村儿童在进入乡村社会后个体生存自信的一种贬抑。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乡土文化的价值仅仅凭借普通的乡土教材彰显是远远不够的。它亟须乡土文化自信与乡土教材编写的对接,让乡村文化价值成为乡土教材的核心内容,并给予其较高的尊重与关注。唯有如此,乡土教材才算真正意义上拥有了灵魂。

猜你喜欢
乡土教材课程
教材精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教材精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乡土中国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