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黔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1-03-08 09:21罗冬妮张宝石朱思明
文教资料 2021年2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育人思政

罗冬妮 张宝石 朱思明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将具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重要举措,还是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优秀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地方、服务民族”,为地方培养大批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关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对于提高文化主体,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帮助理性认识本族文化和积累情感意义重大,同时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自身调适革新,获得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价值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作为我国丰富多彩非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凝聚与沉淀。黔南全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如水书习俗、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苗族芦笙舞、水族端节等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都是黔南历史的积淀、民族的足迹,是黔南文化的“根”和“魂”,也是黔南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区高校来说,这些“无形”的文化资产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不仅承载着强大的育人价值,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促进人文涵养,提高综合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先进价值观及规范的形成,其开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浸润。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主要阵地,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重视“人文”涵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之中,是发展着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少数民族群体的集体记忆与内心热爱及对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景,当中包含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民间技艺、风俗人情等代代相传的民族民间知识体系,富含优秀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谐思想等深厚的人文底蕴,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发扬优秀文化的涵养功能,还能拓展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内容。通过涵养人文精神,提高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二)唤醒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时代使命,其中,最根本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底气。随着“非遗”进高校的持续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传播与传承的新环境、新土壤。就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而言,其基于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及群族个体特性和信仰,立足传承主体群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个性,彰显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属性特征,是民族认同和归属的源头活水。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走入高校、走进课堂、融入思政教育,能唤醒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觉,帮助其建立文化自信,深化对自身文化、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认知与理解,在提高塑造品德、提高修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同时,回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旨归。

(三)拓展实践平台,促进创新能力

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思想说教的有效补充,其通过生活、生产等具体活动展现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素质素养等思政教育内涵,是高校实现育人育才目标的重要措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多元的民族文化魅力,体现少数民族群众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民间知识体系与智慧的结晶。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不仅能拓展思政教育实践平台,还能提高创新能力,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中包含的各种表演、表现、知识体系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生产生活、艺术技艺等知识体系、教育方式与校园知识体系、教育方式相融合,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理解不同文化,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二、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三重困境

高校中的资源及平台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新的土壤,一些民族传统、民间技艺在高校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创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通过与本土富有民族特色、民间属性的非遗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对教育方式的创新,对教育情境的优化,还提高了思政教育中本土文化的品格,树立了本土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帮助本土文化的创生。但受到培养模式、地域差异、师生特点等因素影响,总体上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存在“浅”“缺”“乏”等问题。

(一)浅:学生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感知与把握较浅显

当前,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引入、融入等方面多止步于泛泛的宣传、浅显的体验层面,在两者的结合上,并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群体角度来看,一些学生对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大多停留在较浅显的层次。一方面,学生对本土文化认识不清,虽然大部分都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当中蕴含的价值精华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或者混淆本民族的相关文化。另一方面,学生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价值把握模糊不清,虽然赞成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但是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审美价值、和谐功能等并不知晓,总体上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兴趣不高,对思政理论知识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知识的理解与习得处于割裂状态,大大削弱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对学生教育后期的行为实践与品格塑造的价值功能。

(二)缺:教师缺少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此外还综合运用宣传引导、学习研讨、社会实践、研究学习等方式,其中,理论讲解依然是多家高校实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思政课是目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局限于授课教师本身专业的原因,其对非遗文化的知识结构较陌生,加之缺少相关指导与培训,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氛围较弱、平台途径缺乏及经验较少等因素,教师群体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具备的独特价值认识不足、理解不透,难以寻找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的联系,难以摸清本土特色文化与教育标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总体上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融入路径和方法掌握不足,无法实现思政教育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创生融合。

(三)乏:学校关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教育平台匮乏

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不仅需要学生、教师相互配合,还需要学校搭建教育平台,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当前,黔南地区几家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育人实践,一些本土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已经走进学生的书本、走进学校的课堂,但总体上来看,这些育人模式多见于邀请校外专家开展讲座、依托零星的社团活动等,缺少专门课程及常态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此外,一些高校不管是在课程设置模式上还是在学生实践活动中,都通过相互借鉴、模仿好的经验及做法的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本土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材料的运用表述大同小异,忽略对于特色文化的体系凝练与创新,教育平台单一化、同质化,教育模式套路化,在探寻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育人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特殊联系时略显生硬。

三、三条举措推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通过采取符合实际且具有实效的方式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融入其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发展高校思政工作的又一着力点,通过“协同”“浸润”“融合”实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有效赋能高校思政教育。

(一)以课程设置为抓手,强化协同育人

课程的设置与开展是实现教学的基础,要提高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内在融通的实效性,首先要关注课程设置的问题。新形势下,高校要积极探寻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基因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融合点,提高可行性、互动性、实效性。按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通过设置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相关的课程体系,充实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的方式等方面的占比,最大限度地宣传、普及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及鲜明特色,确保此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化、常态化,达到承续民族文化精髓、凝聚学生价值共识的教育目的。此外,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实际,设置相关的选修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等,通过课程设置,充分发掘和运用特色文化当中蕴含的教育资源,系统地呈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整体形象,将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非遗文化资源运用于理论、实践、环境教育的各个环节,搭建立体式网络,建设一批充满非遗元素的德育课程体系,让思政教育变得更亲切、易感知,同时让学生对文化有印象、有兴趣。

(二)以氛围营造为切入,丰富文化浸润

氛围营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良好氛围的营造对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学校根据专业设置的特色和实际,选取适当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素材,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中,如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关键区域设立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标志建筑物,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或打造文化角、主题广场等,为师生提供认识了解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思政教育教学场所、案例。另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关注度,在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为师生提供探索研究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机会,为师生搭建接触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平台,鼓励师生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通过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进行推广宣传,拓展师生了解认知的渠道,在大环境中营造文化氛围,让师生时刻浸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三)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助推文教融合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知行合一、学用结合的坦途,不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过程,这一固有属性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机制不谋而合。实践出真知,以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离不开“耳濡目染”“身临其境”“亲身参与”,对此,高校要重视“实践”的作用,积极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让师生亲身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通过创建主题社团、传承组织,开展文化讲座、举办文化艺术节等,让师生走出教室,走进活动,体验民风民俗、观摩文化演绎,让师生在校园内就能学习与感受民间文化的精彩绝伦。另一方面,依托研习社、传承人等组织,积极开展具有非遗特色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体验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养职业道德、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双丰收。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