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路径研究

2021-03-08 09:21
文教资料 2021年25期
关键词:连云港文化遗产物质

丁 辉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苏 连云港 22200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引进的外来概念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实践活动,体现为“活性态”,它是依附一定的群体或者特定的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结晶,蕴含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基因,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连云港作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新亚欧大陆桥之东方桥头堡,位于黄海之滨,云台山麓。其历史源远流长,秦治朐县,史称海州,从将军崖年画考起,文化积淀三千多年。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是对连云港自身文化资源的弘扬,还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资源的巨大贡献,研究其传承与保护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

一、连云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连云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涉及民间文学:如在我国文化宝库中具有领军作用的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国首部体现男女平等的李汝珍的《镜花缘》。其中民间文学类的有徐福传说、东海孝妇传说、花果山传说、姐儿溜。

(2)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传统美术类的有剪纸、面塑、木雕、砖雕、铜雕、玉雕、水晶补画、根雕;传统音乐类的有海州五大宫调、锣鼓乐、唢呐吹奏乐;传统舞蹈类的有龙舞、跑马灯、狮舞、旱船;传统戏曲类的有淮海戏、海州童子戏、京剧;曲艺类的有工鼓锣、苏北大鼓、琴书、渔鼓。

(3)传统礼仪、节庆、庆典及竞技、游戏等民俗活动。像海州湾的渔民习俗、灌南的新安镇元宵灯会、东海县非遗日温泉民俗节。

(4)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技艺类的有板浦汪恕有滴醋酿造技艺、汤沟酒酿造工艺、黑陶与砖瓦制作、吹糖人、柳编、虎头鞋、香荷包、拓片技艺;传统医药类的有五妙水仙膏、马宝治疗顿咳、戴晓觉膏药、蛇药、山螃蟹接骨等。

(5)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6) 与本条上述第(1)、(2)、(3)、(4)、(5)项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

(7)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我国的文化生产方式既面临百年不遇的机会,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我国固有的文化生产方式内部结构的矛盾,还面临外部社会环境变迁带来的一系列的难题。如经济社会转型、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成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社会群体阶层分化,文化发展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我国文化生产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文化生产方式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体制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自由竞争、主体平等及要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化配置,这种理念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观念相矛盾,文化产品的分配和消费由过去的依靠政府转为市场主导。受市场功利化的影响,一些人片面强调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经济效益,忽视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的属性。如何避免文化消费分配领域的两极分化、如何统筹文化生产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当前文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是文化生产方式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相适应。一方面,随着“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总体建设布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健全与发展,民主法治的建设对文化生产方式依法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文化生产方式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经营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凸显文化生产内容创新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紧迫性。从文化生产方式来讲,作为社会生产力组成部分的文化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为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是文化生产方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但目前我国文化生产方式尚未达到“全面建成”的要求,主要表现为,部分单位和地方对文化建设持片面理解,不从文化看政治、看经济,却片面地从政治看文化、从经济看文化,带来急功近利的弊端,看不到文化滞后发展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这些错误的认知导致文化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的贡献率比较低。

(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行,文化生产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化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对文化资源的搜索收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不仅影响文化生产的具体要素,还打破原有的文化生产要素和原有的文化生产运行机制,使我国传统的文化生产管理模式、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文化生产组织方式带来新转向的挑战,对文化的传播与消费有深刻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文化生产运行带来很大的挑战。与工业时代不同,信息时代要求文化生产由集中的生产转向分散式的生产,从追求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向追求个性化的生产迈进,从树状等级制管理转向扁平网络式管理,文化生产内容形式的信息技术含量大幅增加。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互联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体系完备、掌握核心技术的新媒体,然而,当前我国文化领域中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建设状况,距离信息化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推动文化精品的生产“强魂”、加快文化媒体建设“健体”的任务依然繁重。其次,信息技术革命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的机制尚不完备,传统的文化产业亟待进行高技术改造,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文化装备制造业在内的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亟待大力培育和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不断推动不同类型的文化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组建超级文化企业集团,掌握文化生产的整个链条。我国的文化生产面临严峻的国际化挑战。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给文化管理方式带来挑战,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提高文化生产率、创新文化业态的同时,对我国管理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管理提出新挑战,使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面临新的威胁。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发展,理论上使每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文化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文化信息生产、更新的频率逐步加快。网络时代文化生产的开放性、信息传播的无国界性和技术更新加快,海量的文化信息对我们进行信息筛选带来困难。

非物质文化作为文化生产方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内部的矛盾和面临的挑战,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敲响了警钟。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连云港窦娥庙的建设地点在龙上山、虎下滩(指的是两座山名),处于山洼处。周围山体都比它高,建筑体量不大,造型各异,殿堂无主次感并且在一个院内还建有兴国寺,庙门朝西开,尼姑与和尚活动在一个院子里。不符合祠庙布局的章法,“孝妇祠”从主角人为地成为配角。针对“汉东海孝妇”,政府部门需要重建庙宇,拆除现有建筑物,按照祠庙的要求进行设计,这是合乎情理的,是历史和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孝文化,建设文明社会,形成全国唯一、我市独有的“孝文化”旅游基地。

三、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文化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科学理念的提出,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新时代,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其生机活力。具体表现为:在思想精神内涵方面,努力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孕育的新生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发展转化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今社会协同共进。近几年来,国家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用国家法定节日固定,融入现代社会的生活场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民大众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的魅力。在文化载体方面,借助当今时代兴起的表达形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运用现代媒体包括网络形式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例如:连云港市博物馆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利用App及VR、AR技术可视化展示馆藏文物资源,让观众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创新传播方式,连云港市通过非遗进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5月,“非遗进民主路老街”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江苏省第一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民主路老街,原名中山路,过去通称新浦街、新浦大街,又名民主路文化旅游街区,于清末民初始渐形成,是连云港市历史发展变迁中的四条老街之一,是海州商业的发源地,整体为民国建筑风格,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该街区先后获评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影视基地、公益慈善实践基地、市级优秀非遗传承基地、文化产业示范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目前,民主路老街集聚并重点发展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童子戏、连云港锻铜技艺、连云港贝雕技艺、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艺、汪恕有滴醋酿造技艺等20余个国家、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入驻,系统展示煎饼制作技艺、海州面塑、海州辣黄酒酿造技艺、张氏刻纸、中医蜂针疗法等数十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较好地实现了以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拉动街区市场经济繁荣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生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使命感。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每年五月份的传统文化节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具体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坚定了文化自信;2017年连云港师专美术学院专门邀请了江苏省原文化厅非遗处长冯锦文开展以“人文江苏传统之美——亦谈江苏传统美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为题的学术报告,受到师生的欢迎;黑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大专在海州高级中学举行“黑陶制作技艺”讲座;连云港师专美术学院举办了“连云港与西游记”剪纸展览,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非遗进课堂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学生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文化自信。

“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街道,距今4000年至4600年,是江苏省迄今发现的首座史前城址和我国发现的最重要、最典型的龙山文化城址之一,也是我国发现的首座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我市最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1996年至2004年,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文管会、连云港市博物馆组成的省考古队,先后对该遗址进行四次发掘,一座具有双重城垣的典型龙山文化史前城址逐渐浮出“地面”。2006年,被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入选“江苏省首批大遗址名录”;2014年,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联合编著的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藤花落——连云港市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2020年12月,藤花落遗址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连云港开幕,本次研讨会由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南京博物院主办,江苏省考古学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文广旅局、市文物局承办,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江苏省文旅厅(文物局)、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博物院等文物考古和科研机构的2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学术会议以藤花落遗址价值阐释、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遗址活化利用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主题,6位专家围绕“再识藤花落遗址”“大小双城的历史意义”“文旅融合下的遗产保护与活用”等课题做学术报告,10余位专家为藤花落遗址保护利用建言献策。学术研讨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连云港市聚焦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对持续推进藤花落遗址的价值研究、阐释传播和活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必须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连云港孝文化发源地就是典型案例。关汉卿《窦娥冤》剧中窦娥的原形实名周青,是汉代东海郡平村人(今连云港市朝阳街道办事处境内),周青年轻守寡,多年侍奉婆婆非常孝顺。婆婆为使她解脱,自缢身亡,太守不作明断,判斩周青。后任太守察觉周青冤情,亲往祭扫,为孝妇昭雪,天遂降大雨。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周青,在狮子山下西北角周青墓地附近建了一座庙宇,从汉代到明代及以后多代王朝都对庙宇进行修缮,并尊称为娘娘庙。以后每年三月三,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这里祭拜周青,“文革”期间,庙宇被改作工厂,坟墓被平掉。20世纪90年代初,周青家乡热心孝道的人士重建“汉东海妇祠”,供孝道人士传承孝道文化。后经乡贤张义谭等人深入挖掘整理孝妇相关资料,夯实“汉东海孝妇”确信无疑是发生在连云港的事实。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连云港市“东海孝妇传说”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孝妇祠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东海孝妇传说”申遗成功,依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学价值”,方可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东海孝妇的传说,既有文献记载,又是群众创造,是历史上连云港人民创造的一项重大的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连云港文化特色。

(四)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和传承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中把“中国之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该将本地区的实际和国家相关法律有效结合,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管理制度的完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制度逐步建立。截至2018年,国务院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减少了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力是保护传承的重要目标,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政策倾斜,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后继有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主体,在人类文化实践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分工的不同,文化因素在个体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不同领域出现的领军人物成为该领域文化前进的推手。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名录是对文化实践主题的认同,是对文化传承个体独具风格的认可。在传承人文化实践中,不断推陈创新,与时俱进,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不断强化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连云港地区近几年打造的非遗公益性讲堂,每期都固定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广大市民免费授课,不仅可以加强非遗爱好者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加深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在更大程度上帮助非遗传承人通过这种途径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保护性抢救急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局性保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找不到与现代结合的着力点,已经失去传承的空间。有些传统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这些状况对有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通过“节庆·非遗”系列活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力度

传统节日承载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节庆·非遗”系列活动,旨在每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传承活动,加深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加珍惜和自觉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推动全社会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与节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广大人民群众中。2017年东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暨温泉旅游度假区民俗文化节展示展演活动中展示了13个重点,有民间舞蹈《跑马灯》《舞龙》,民间曲艺《苏北琴书》《秧歌》等。展示区的项目有传统手工技艺《水晶雕刻》《桃林烧鸡》《剪纸》《东海版画》《锻铁技艺》《泥塑》等15家重点项目。海州每年四月八的庙会,充实展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人们心中的记忆。

(六)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连云港在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距今为止,连云港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连云港市的喧嚣中隐藏着一条拥有1 500余年历史的古城——南城古镇,因建于东、西凤凰山之间又称凤凰城,城门后有1500余米长、4米余宽的古街,名曰“六朝一条街”,是连云港市仅存的一处历史文化街区。古街两侧的民居极具特色,横进式院落、层叠的片石墙、门前的上马石、随处可见的石头磨盘。现如今因当地保护不善,两侧民居损毁,大量居民拆旧改新,古街风貌被一点点破坏。当地政府应该加强保护力度,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的国魂,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当前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内容之一。针对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及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强化民众的保护与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激起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连云港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