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影像空间的民族认同

2021-03-08 06:47张茜夏艳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文化产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空间性技艺文化遗产

张茜 夏艳萍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自2015年全面启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就了众多非遗影像。他们成为广袤地理版图中的文化展演;影像视听符号中的审美体验;童年空间的民族认同。其中的空间呈现,保证了非遗记录的完整性、影视表现的艺术性、民族认同的地理性。

一、文化空间:非遗场所(当下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其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刘魁立认为“对具体文化事象的保护,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构造环境。不仅要重视这份遗产静态的成就,尤其要关注各种事项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1]。环境和背景是“非遗”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到非遗影像非常重视在民俗背景、文化空间、周边环境中拍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唯有实物而缺乏相关的元素,影像参与也只能记录下表象而缺乏更多有意义的内容[2]。

《刘永安——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中,传承人刘永安和他的徒弟肩挑布袋戏的道具,走在洒满晨光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地里,明确传达布袋戏的乡村文化空间;他在乡邻的葬礼上演出,凸显了木偶戏存在的民俗空间以及逐渐老化的受众群体。《绍兴黄酒》中的王阿牛回到自己的浙江绍兴乡间老家,细雨连绵、氤氲萦绕、青苔满布的老屋承载了从古至今黄酒制作的秘密,也承载着绍兴地区因为地域气候条件而独到的制酒技艺。这样的空间呈现,有效地还原了非遗生存的地理的和文化的场阈,实现了对非遗事项的整体而全面的纪录。列斐伏尔认为这是“空间性实践(Spatial practice)”的展示,包括了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在一个空间中的特定位置(Location),还包括每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空间性聚落。如布袋戏的演出会选择在农闲时间;绍兴黄酒离不开江南湿热的发酵环境。每一种社会空间成为空间性实践存在的前提,每一种实践又构建了相应的空间。空间性实践确保了社会空间的延续性和某种程度上的融贯性,当然这种融贯性并不绝对,断裂并非不存在。这种空间性保有民族文化的认同。

二、视听空间:审美意境

非遗场所不仅完成了对非遗事项存在空间性的介绍,其文化场所和周围环境中所包含的自然风貌、建筑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活动、人文环境以及其中的声音系统,还承担着造型认知、文化审美的双重情怀。在影像作品的创作中,空间的建构不亚于人物的塑造。“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3]。

在《塔吉克族鹰舞》中,开篇20秒的时间中定格在广角镜下油画般凝固的雪山草原和缓缓移动的牦牛河水,有一种凝固和沉重感;随着长风呼啸由远及近解说词才徐徐跟进。长镜头下稳定的自然景观空镜,用不动的画面使时间显得越发悠长,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的生命力;航拍中,俯视雪山流水和动物苍生,强化不同角度下的视觉感受。延时镜头中帕米尔高原的标志慕士塔格峰和乔戈里峰矗立不动,云卷云开将空间时间化。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主张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还原生活,以不切割对象世界完整的、感性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把选择和思考的权利交还给观众。上述自然环境的表达整整持续了90秒钟,且剪辑速度极为缓慢。雄浑之美通过空间自然景物的陈列和时间变化的延续得以实现,并成为非遗项目“鹰舞”豪迈气象的美学底色。这样的叙事手法在《热贡艺术》《藏医药七十味珍珠丸》等作品中也有体现。

作品中的方言、民族语言、民歌、民族音乐重叠呈现着特殊空间的存在。《玉屏刘昆山》中一箫一笛琴瑟和鸣,体现着“阅音修篁,美曰载归”冲淡之美。萧笛技艺传承人刘清乐及其弟子们的竹节修葺、定音正型、精雕细刻等繁复紧张的工艺流程在萧笛中得以释放,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样的音乐形象勾勒出贵州铜仁的竹林葱葱、虚静若谷。就皮影戏这一项目而言,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有35项,主要区别在于唱腔和剧目。非遗影像就是通过声音系统体现地理空间的差异、沿袭传统文化的精华、表达区域审美的特色。

三、童年空间: 精神家园

个体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和信息化裹挟下陷入了地理和精神上“无家可归”的双重困境,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坚守自我的精神家园,还是如鲍曼所说的随时更换人生策略,成为每个人对于自身身份构建的诘问。非遗影像所承载的地理空间通过行政地理的共同性,首先获得观者通过对于童年的回忆和家乡的想象。

在逐渐推进的镜头下从区域省、市走向县、乡、村、镇,受众跟随镜头被纳入了与传承人的籍贯同样的地理身份之中。尼克尔斯认为纪录片具有“构建民族身份”的作用,认为“纪录片对那些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构成(或争取成为)社会归属感(或集体归属感)的特殊形式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为信仰和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一种具体可感的表达方式”[4]。比如《茅台酒酿制技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不仅仅带来对工艺的介绍,更强化的是对于民族酒品牌的礼赞和认同。《南通蓝印花布技艺》《皮纸制作技艺》《玉屏萧笛制作技艺》也不止步于技艺本身,它们构建了一个蓝印花布的江南想象、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技艺的历史荣耀、箫笛江湖的侠骨情肠,这些本身都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此外对于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呈现,如藏族的《藏医药》《热贡艺术》、彝族的《彝族撮泰吉》、苗族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塔吉克族《塔吉克族鹰舞》等等,对于少数民族观众提供了民族类别的再次归属性认同,对汉族观众而言强化了其对于中华民族的地理空间广泛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性认同。即使身处现代社会的异国他乡,观众对于自我童年传统的复归性回望也得到了影像化的满足。

2018—2019年,两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综述片获奖作品集体亮相。这些优秀非遗影像作品的空间书写,通过对文化空间的表达展现了非遗场所的当下性;通过对视听空间的选择凸显了审美意境的意向性;通过对童年空间的梳理还原了精神家园的回忆性。非遗影像将形而上的民族认同内化为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细节表达,呈现出空间的民族属性。

猜你喜欢
空间性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活态文化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