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2021-03-08 06:47武君怡喻静杨润费杉杉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2
文化产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小学生

武君怡 喻静 杨润 费杉杉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2

一、建文明之邦 树礼仪新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礼仪文化教育常记心上。儿童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未来力量,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够展现中国的国家核心素养。从外国到中国,从古代到现代,时代提醒我们,要注重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素质的培养。文明礼仪是衡量当代小学生身心发展历程中思想道德水平、礼节涵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世界上的国家、地区、民族,都有文野之别,高下之异、贫富之分。如果你站在文明礼仪的对立面,如果你厌恶发达、富裕、先进的文明国家,厌恶敌对的法制和富裕的社会和地区,你就会站在幸福标准的对立面,站在落后、野蛮、贫穷的一边。一个民族的培育和品位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以身作则,人民则温文尔雅。

在千载华夏礼仪文明中,太多的哲人曾言明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先哲们曾说人若是无礼则不生,事情若是无礼则不可成也,国若无礼则将不守也。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中国社会经济交往中律己、敬人的一种管理行为。良好的礼仪形象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形式。文明是内在美,外在美,是智慧、知识、修养、头脑、图案的统一,它是内在的东西,它是别人看不见的。你想被看见,你不能对每个人说我有修养,我有知识,我有水平,但你的言语和举止必定能够表达你的内在智慧、意识、修养。所以我们说礼仪没有小事,小事显精神。一个国家的修养与水平完全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我们生活中需要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礼仪文化素养,提升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势在必行!

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儿童发展的需要

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一直秉持这样的观念:一个人即使八斗之才,但是品行不好,也会被人所鄙弃。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璀璨于华夏文化历史星河长庚星们皆是德才兼备之人。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儿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养成的。习惯能够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文明礼仪知识的灌输必须从儿童时期就要开始。如今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各种各样的声音无一不在影响着儿童。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在各种探索的过程中缺乏鉴别能力,热衷于模仿,容易盲目跟从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因此,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

(二)传承文明的需要

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战国时代的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战国后期的荀子在《荀子·修身》这篇中亦多次强调礼节的重要性,大概意思是做人若是没有礼仪就不能生活,做事情如果不讲究礼节就不能成功,治理国家若是不遵守礼节法度,国家就不能安宁。《孝经》中“曾子避席”让我们看到对老师的尊敬,“程门立雪”也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孔融让梨”被传为尊敬长辈的美谈。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礼仪道德所在。泱泱华夏,千载文明,礼仪文化一直深深镌刻在我们文明的骨髓里。有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直至今日对于我们来说仍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承接并且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进行再创造。因此,小学生作为新时代大国航行的扬帆人应当承担起这份文化延续重任,在新时代的征途中,为我们的华夏礼仪文明开辟新的道路。

(三)时代发展的需要

长时间以来,我国都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已不再停留于对物质需要的满足,精神需要也逐渐受到重视。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挚宽容、温润有礼、凡事秉承君子之道的社会。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直观外在展露,是衡量个人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客观准确标尺。新时代的中国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一直在努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关乎大国文化自信的发展,还关乎人民精神文化水平是否能和大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政治模式相契合。因此作为文化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更应该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提升小学生礼仪素养的策略探讨

《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对泱泱华夏五千年优秀礼仪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坚守。然而就当下调查及研究结果来看,当今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以下现象:大多数小学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过于形式化、模式化、应试化。在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很多小学过多强调大而空的理论,给学生过多灌输“知”的部分,而没有锻炼学生“行”的能力,即在生活中培养锻炼文明礼仪的好习惯。这就导致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于文明礼仪教育持有一种漠然无谓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也没有养成“争做文明好少年,传承礼仪文化”的习惯。其次,父母是小学生身心发展历程中的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前行的方向[2]。然而,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父母对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忽视的。由于是独生子女,部分父母存在溺爱骄纵的现象。此外,家庭和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这一方面严重脱节,甚至有时是相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未形成一股合力,导致在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常出现南辕北辙或者半途而废的现象。最后,社会教育也没有完成应尽的职责。部分书籍期刊影音传播粗俗粗鄙的信息,一些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不讲文明礼仪,这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文明礼仪[3]。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一)学校教育为主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核心要素是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善良仁爱的心灵。这是学校教育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首先,学校应当对文明礼仪教育制定总体规划,即开发适合本校小学生文明礼仪发展的校本课程。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中国一直都是礼仪文化中不灭的长庚星。泱泱华夏有着太多关于文明礼仪的经典著作,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歌颂的礼仪之道。学校可以选取某一本国学经典,融入新时代文明礼仪观点,结合小学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开发适合他们学习的校本课程。开发关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校本课程,如一把长剑穿透以往散乱的迷障,为接下来的教育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它也是我们对华夏礼仪文化的一种承接和再创造。其次,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学校应当多举办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活动[4]。比如,学校可以举办新生入学“开笔礼”,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学校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成童礼,在学生四年级的时候也为他们举办一场成童礼。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学校可以举办一场状元礼,为学生步入下一个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一定的铺垫。通过这些贯彻整个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知”与“行”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最后,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学校应当发挥校园环境“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学校应当在每一处校园文化的布局中都暗含文明礼仪教育的因素。让学校教育能发挥出化雨春风、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家校合作

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家校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应当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家庭教育也要给予一定的反馈督促与帮助。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历程中,家长一定要帮助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一个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生活,甚至影响到他将来的孩子,而一些坏习惯也会对他将来的成长和幸福生活不利。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仪表大方、待人温和、处事端方等好习惯。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家庭教育中关于文明礼仪的经典著作,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这些都对我们当今家庭文明礼仪教育有着借鉴启发的作用。家庭和学校应当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打造新时代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模式。

(三)社会规范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一些大型的教育组织以及网络媒体应当利用互联网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弘扬文明礼仪教育的正能量。总体来说,国家对于文明礼仪教育一直是重视的。国家在一些重要文件纲领中都谈到了文明礼仪教育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些文件纲领中,都只是从宏观角度上指出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国家也并没有彻底规范并且落实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建设体系。因此国家相关职责部门应当加快建设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号召全国各个教育组织部门从上而下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建设。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辆马车并驾齐驱,共同促进新时代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礼仪发展要依靠当下的孩子们,并且他们也是提升我国礼仪文化自信的主力军。为了让学生们的文明礼仪水平有着显著且长久的提升,我们应当将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相结合,让学生在符合我国本土特色的氛围中、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当代文明礼仪之道,树立品行端正、志向远大、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少年形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见一个文明社会礼仪之花在中国绽放。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小学生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我是小学生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