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1-03-08 07:5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光泽县文昌小学 福建 南平 354100)

前言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种认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最新理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反映,同时还必须是心理健康的综合体现。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以发展学生的多种身体素质为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

1、小学生体质现状

近几年来,学生的体质状况却令人担忧,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我国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水平都呈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另外,李渊通过调查实验发现云南省有96%的中专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症;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云南省中专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症存在显著性差异。刘家党在调查研究后发现云南省小学生对于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及体育道德,具有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还有缺陷,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可见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但目前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活跃,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2、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

2.1、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要有提高的过程,体育运动是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特别是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需要一些体育运动来促进完成。体育运动能提高肌肉的收缩力量和速度,改善各运动关节的灵活性和韧带的柔韧性,使各运动关节变得灵活;体育运动能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解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等。在学校教学以及家长得压力下,小学生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也是非常的疲劳,特别是大脑的疲劳,在学校一整天的文化课学习,还要应对各种考试,大脑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每天给小学生一定时间的课外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部分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小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后的感受。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后,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思维敏捷;运动后精神抖擞、身体充满力量;自己的饭量增加、食欲强烈;还有的学生感觉体育活动能促进了自己快速入睡而且体质也增强了。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2.2、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遇到越来越多的竞争与挑战。小学生虽然还是没有步入社会的群体,实际上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就目前中国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来说,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心理健康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人们也渐渐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的重要保证。体育锻炼能愉悦身心,促进身体以及心理健康,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至今众多的实践及调查证明:“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2.3、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有效地满足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的能力。学生在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文化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在应对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极为重要。体育课堂教学外,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事又能丰富课余生活,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需要,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强健体魄,培育独立性和自主性,群体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学校举办篮球比赛,可以给爱好篮球运动的学生提供展示篮球技能的机会;为了一次篮球比赛,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会空前地团结,讨论购买富有个性的服装,会加强战术演练,场上参赛者努力拼搏,场下班级其他同学会呐喊助威,为了同一个目标—胜利,他们可以暂时忘记一切烦恼,忘记一切分歧,胜利时全班一起庆祝,失败时大家一起承受,一起反思,总结、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通过举办此类集体活动,可以激发全班同学的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因此,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的团结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班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得到了提高,这种精神常常会迁移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来。

3、提高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效率的对策

3.1、保证充足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保证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确实上好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体育课,小学三到六年级每周不少于3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傍晚组织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学校要建立健全的领导小组,要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体育教研组长等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落实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其次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责任制,从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上做出具体、周密的安排,明确责任人,健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计划上的时间,活动内容,能落实到位。

3.2、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多样化

基层学校开展开外活动绝大部分类似于“放羊”,有教师值班,主要形式就是给学生分发器材,让学生自己活动,然后把学生控制在自己的视野之内,以避免学生受伤。个别学校有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但体育活动单一,经常就组织学生跑跑步,跳跳绳。要保证课外体育的多样性,首先学校要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详细的课外体育活动方案,包括每节课外活动课怎么上,上什么内容都要事先制定清楚,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班级开展特色的体育活动,如抖空竹、轮滑、健身操、校园集体舞等项目,可以利用学生带动学生的形式开展,其次课外活动的多样性要与学生的兴趣相辅相成,各种活动只要精心的组织、设计,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分组射门,可以把比赛规则说明清楚,让学生分组射门,采取淘汰制,直至分出优胜者,被淘汰的同学可以当拉拉队给队员加油喝彩。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也可以把多种器材组合成一套游戏,让学生分组比赛,例如,把跳呼啦圈,足球绕杆、射门结合成一个游戏,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进来。

3.3、提高体育教师地位,重视体育课外活动

体育教师的师资不足,工作负荷、以及学校的体育设施环境的限制,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制约。普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加上平时的运动会、市运会,使教师处于高度疲劳状态。在我们城区,4所小学,平均每所学校4个体育教师。体育专职人员不足,就用教其他科目的的教师来替代体育教师上课,甚至一位体育老师身兼多职,严重的阻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另外,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需要有学生参与、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器材器械。往往体育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却得不到学校以及家长的支持,家长还经常埋怨老师把学生留的太晚,导致学生无法正常的完成作业。在现在大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学校要的是安全保障和教学质量,家长要的是学习成绩。在种情况下,体育教师的地位得不到提高。

3.4、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

学校的体育设施等硬件的不足也是影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因素。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课余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由于部分学校体育经费缺乏,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场地,导致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运动项目,也无法正确有效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所以学校在大量采购体育教学器材外,更应做到体育资源的科学、合理化的开发与利用,才能更好的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提高体育设施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其次要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性,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做到一种器材的多种使用方式,如:呼啦圈不仅能拿来转,还可以用来做标志物让学生跳跃,足球可以拿来当保龄球用等等,要做到物尽其用。由于学校资金不足,无法大量的采购体育器材,体育教师就要发挥自己巧手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来缓解资金投入不足。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需要制作符合教学的简易器材,如废纸制成团来上投掷教学等。这样既满足了教学,又节省了资金。

4、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它与体育课紧密结合,它们是一个目标的两个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都是为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的。课外体育锻炼既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并产生探刻的自我体验,使个人特长得到发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机会。因此,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增进健康意识有着积极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