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巧玲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智能+”这个概念,并提出用“智能+”赋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智能+旅游”也称为智慧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 智慧旅游营销三个层面,围绕这三个层面,让智慧旅游更加“智慧”。[1]旅游业作为传统服务业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针对大众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特点,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旅游业遭受重创,但是智慧旅游的新业态让景区化解危机,如无接触式旅游服务、景区营销直播、预约旅游等。
与此同时,智慧景区管理、智慧旅游行政管理、云旅游、旅游电子商务等智能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迫切需要教育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旅游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的规模随着旅游产业的飞速增长而壮大,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出现“供需错配”的局面。据统计,历年来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在10%——20%之间,两年后在企业工作的人数比例不足20%。[3]传统导游服务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旅游人才在这后疫情期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旅游就业中会不堪一击。与此同时,“智能+教育”正在改变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学场景、行为特征和评价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如何积极改造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 必行。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旅游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书面保证。近年来,基于智能旅游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很多,但是,现实中仍旧实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现行的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采用的是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含职业技术技能认证课)、专业选修课和独立实践课所组成。
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旅游学知识,了解旅游行业运行的规律,培养学生接受后续旅游专业课程教育的能力,包括旅游学概论、中国和世界旅游地理民俗概况、政策法规、酒店管理、形象礼仪、沟通口才、策划、营销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导游、景区、旅行社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包括导游业务、旅游服务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同时也包含职业技术技能认证课,全国和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是一些辅助性质的课程,拓宽学生对旅游行业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变化和岗位变化需要的能力,包括旅游日韩语、插花、会计、摄影、酒水与咖啡调制、果盘制作等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主要是对接实际岗位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导游资格证专项实训、模拟导游实训、旅游产品设计+景区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首先,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体现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教育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外语能力,关注对外语旅游服务能力的培养。但是,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对导游服务和导游讲解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知识面相对狭窄和局限,偏重于理论性,忽视对学生工作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所学课程与目前就业情况不符,培养的学生往往不适应社会多变的需求,形成“就业即失业”的局面。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课程内容上出现重复和过时。教学目标设置含糊不清,所教知识和行业脱节,导致课程越开越多,课程交叉重复,受学时的限制,课程教学均是“蜻蜓点水”,一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与当下行业对接的课程反而遭到忽略。
再次,实践课程环节形式单一,彼此关联度不高。忽视学生职业认同、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从业人员好高骛远、拈轻怕重、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和行业自律的不足。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应该围绕市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精准面向职业。“智能+旅游”新业态的改变引起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手段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就业方向,如智慧旅游电子商务营销人员、智慧旅游平台管理和维护人员、旅游大数据分析人员、个性化旅游服务定制人员、外语旅游服务人员、舆论监控及旅游公关人员等等。传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已经远不适应当下“智能+”旅游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不仅具备旅游专业技能,更能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旅游营销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的目标被认可。这一目标打破了重导游服务技能培养的传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新的就业技能,帮助学生开辟新的就业方向,从而应对业态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4]
“智能+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专业育人要求、专业知识要求、专业能力要求三个方面。
专业育人要求包括具备拥党爱国、遵纪守法、三观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求知、求悟的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信、创新创业的专业素质;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及良好的就业心态。
专业知识要求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学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旅行社运营、景区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政策法规、市场营销、大数据分析、公关宣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文学、心理学、政治、哲学和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专业技能要求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专业基础技能要求学生具有旅游在线营销能力从事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具有智能旅游设备软件操作和维护能力从事智慧旅游平台管理维护和提供咨询业务;具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能力从事旅游信息搜集及分析工作等技能;具有设计独特行程、制作个性化产品能力从事个性化旅游服务定制工作;具备一定外语口语交流能力完成出入境旅游服务工作;具备公关能力解决舆论监控和旅游公关。综合技能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技能、社会适应性和应变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在“智能+旅游”背景下,有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是否面向旅游就业市场,是否促进择业就业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志愿旅游管理专业的选择甚至入学报到率。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就业和择业。因此,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具有前瞻性,时刻保持与时俱进。
1.删除内容重复性课程,精简导游服务课程
专业理论课程的优化,首先是对基础性内容的教学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传统课程内容中,存在重复性。比如,“客源国概况”和“中外民俗”,“全国导游基础”和“中国旅游地理”,重复的内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导游服务课程主要是职业技术技能认证课“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地方导游基础”“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门类精简和课时的压缩。
2.提升营销课程比重,增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
为了与旅游电子商务对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营销基础课程或者在相关专业课中植入营销理念、方法和知识等,实现营销赋能素养。增设电子商务课程,如“旅游网络营销与策划”,加强学生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和在线营销能力的提升。
3.关注舆情监控和公关,增设旅游公共关系课程
自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公开,旅游产品的网评的市场导向,旅游网络舆情监控和旅游危机公关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旅游电商、旅行社、景区、酒店、旅游商店等旅游供应商的网页、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媒体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舆情监控和公关从业人员。因此,增加旅游公关类课程,如“旅游公共关系”,提升学生旅游公关岗位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方向。
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增设GIS课程
对于传统的旅游类核心课程,要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以及强化信息化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及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力。智能旅游平台的运营涉及多种软硬件设备及操作,运营后台必须配备一定的管理和维护以及提供咨询的人员,这是目前行业就业中一个比较大的缺口,可开设智能旅游平台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如“智慧旅游导论”“旅游多媒体技术”“旅游网络技术”等。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优势在于对空间信息的分析决策,能够实现对景区客流量的实时空间分析、制订旅游线路、实现虚拟旅游等功能,是智能旅游构成的重要技术之一。增设GIS课程,可以提高新时代高职学生智能旅游管理的能力。
5.加强“立德树人”,设施专业“思政”
旅游业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带动大量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从业人员也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彰显“四个自信”等一系列重任。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践行“课程思政”要一以贯之。
1.降低导游服务技能实践比重,增加智能旅游技能实践比重
在智能旅游背景下,传统以培养导游员、讲解员的培养目标在新业态下已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在实践课程中应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智能旅游平台软硬件应用、GIS实操等实践课程比重。
2.创新实践课教学形式
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智能旅游人才培养能力要求为起点,创新实践课的教学形式,搭建“第一、二、三和四课堂”。第一课堂,在学校智慧旅游技能综合实训室开展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项目教学或独立实践项目教学,如旅游营销策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危机公关模拟等。第二课堂,创办旅游工作室,让学生熟悉、参与旅行社经营运作模式。第三课堂,在合作的旅行社或者景区完成智慧旅游工学交替或者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第四课堂,充分利用智能旅游专业信息化虚拟仿真室,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如景区客流量控制模拟、虚拟旅游、旅游电子商务,等等。
智慧旅游人才培养需要四大支撑体系,即政府政策支撑、学校资源支撑、师资力量支撑、智能虚拟技术支撑。[5]
学校应该以教学研究为中心,院系所有工作应该为教学活动服务。学校应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机构和责任,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制订相关制度文件保障课程顺利实施,如《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管理规定》《专业团队人员管理办法》《专业课程管理及考核办法》《专业课课程标准制定标准》,等等。建立教学质量“四标四维”评价体系,内容、方法、态度和效果四个评价指标,督导、同行、学生、企业四个评价维度。
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质量智能旅游专业教师团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专业任课教师的遴选十分重要。建立教师队伍多元化保障机制,坚持校企共建师资团队,企业教师占比不少于30%;校内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每年参与企业定岗实践不低于一个月。坚持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遴选,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坚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引入PBL教学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企业需要的是智慧旅游人才,在智能旅游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最终目标。高职旅游专业应改变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来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智能旅游专业信息化虚拟仿真室,模拟智慧旅游、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饮食、旅游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让学生置身虚拟工作岗位,提升智能旅游信息化能力;建立智能教育手段,如智慧教室、网络教学、物联网、云计算、多媒体等。
针对“智能+”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短缺,遵循“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理念,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建立多家校外企业实训基地。高校完成人才的基础培养后,景区、旅行社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学校可以有效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获取行业一手资源并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可以先一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开阔眼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服务意识。[6]
为高职院校和旅行社、旅游景区牵线搭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旅行社和景区的人才需求开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以合同订立的方式完成相应的人才供给,实现人才由校园到企业的直线输送和对接,提升就业率的同时满足景区、旅行社对人才需求的质 和量。
实行证书制度,学生取得的各种资格等级证书是就业的敲门砖,包括导游从业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中级餐饮证、人力资源师证、营养师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创业培训(SYB)合格证、营销证、驾驶证等等。
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掌握人才培养的规律[7],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智能旅游的发展是对旅游专业从业人员设置了高门槛、提出了高要求。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一次质的改变。未来旅游人才将具备掌握综合知识的能力和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和能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与行业接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