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翮,章 波
(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相统一”,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这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纲领性要求,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改革日已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团队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构建“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将课程微博、移动教学软件和网络考试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新手段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乐学、爱学,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其实施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
教师提前几天在课程微博上预置教学铺垫材料,供学生预习使用。这些材料或是有助于学生熟悉教学内容,或是有助于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寓教学内容于简短的微博中,让学生在浏览和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预热教学内容。经历这一过程,相关教学材料在课上再被提起时,则可直接进行分析和讨论。某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可在微博上先经过学生讨论,待上课时教师再将其展示并点评。上述做法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通过课堂内外的联系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其记忆和思考。此外,微博还可以发布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和准备。
教师采用网络直播或录播方式讲授课程,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移动教学软件,有效加强师生互动,切身感受课堂效率的提升。以移动教学软件“云班课”为例,签到功能可以瞬时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方便高效;作业功能可以帮助教师便捷地布置随堂作业,还可组织小组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测试功能为随堂测试提供了便利条件,软件会详细记录整场测试的各项数据,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答疑讨论功能则拓展了师生交流渠道,使课上即时交流成为可能;投票问卷功能便于教师迅速获得学生反馈并及时调整,还可用于即时获取某些教学素材;头脑风暴功能可以让所有学生同时回应教师的提问,彼此可以相互评判和借鉴,教师可对学生回答的整体情况予以总结,亦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回答进行点评。
教师在课后可利用课程微博与学生互动交流,延伸课堂。课程微博可以方便地将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有机结合,省时高效地达到目的。某位学生在微博上的提问,教师一旦回复,所有浏览课程微博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如果问题比较重要,教师可以采取转发并回复的方式解答问题,提醒更多学生注意。学生还可以对所提问题进行追问,与教师更为深入地交流。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互动,还可将重难点内容及补充材料在微博发布,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提升教学实效。当章节或课程结束后,教师利用网络试题库或移动教学软件的测试功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变一次期末测试为多次,将过程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有机融合,同时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从而显著提升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线上教学的实效性,需要认真梳理和研究。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制定了“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在5门本科思政课中开展线上教学,借助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完整记录教学数据,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适时收集反馈信息。通过对各类教学数据信息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发现并总结出“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本校思政课教学中已应用多年,是经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但其定位是综合运用各种网络教学手段辅助实体课堂教学,而非完全取代实体课堂。因此,该教学模式课中环节所选用的移动教学软件必须依附于实体课堂,而不能完全独立提供授课功能。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实际出发,须找到合适的线上教学课堂载体,将其整合纳入该教学模式的课中环节,才能形成闭环,从而实现对实体课堂的替代。由于互联网上的教学平台及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与已有网络教学手段的结合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找到优势明显的线上教学课堂载体并非易事,有待结合线上教学实践,认真分析研究解决。
基于“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不仅采用课程微博、移动教学软件和网络考试等该教学模式原有的互联网教学手段,还要将能够补充传统课堂的载体整合进去,并且更加注重各种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协同,运用于思政课线上教学全过程。如果仅仅是将各种网络教学手段简单组合起来,共同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那么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实际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提出了减少网络教学手段使用数量的建议,有些学生则认为在多种网络教学工具之间切换会影响学习效率,还有些学生认为部分教师在综合使用多种网络教学手段时的规划不够合理,导致各手段相互衔接不顺畅,影响了教学进程的流畅度。其实,网络教学手段的使用数量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关键在于各手段的融合度,如果能做到各种网络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自然融为一个整体,有序衔接,收放自如,那么学生是不会因为客观存在的“割裂感”而感到手段繁杂、影响效率的。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原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重点突破引入的线上教学课堂载体与原有网络教学手段之间的有机融合而得以解决。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个维度上,是三者的有机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服务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3]如果仅满足于前两个维度的目标,甚至仅仅着眼于知识传授,那么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就无法充分施展,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线上教学的育人功能,乃至将其延伸至日常生活,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达到价值塑造的目标,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在线上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只注意完成知识性的学习任务,不愿深入思考所学理论,课下从不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流,最后虽仍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这显然偏离了思政课的核心目标。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产物,在线上教学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将有助于该模式的优化完善。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问题意识,从线上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借鉴思政课网络教学改革先进经验,系统提出优化方案,使其模式更加契合线上教学的内在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所在团队在5门本科思政课中尝试使用了多种网络教学载体,经过系统分析教学数据,初步得出腾讯课堂适合作为线上教学课堂载体的结论。学生提交的调查问卷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在回答“你认为常规线下课堂最好的工具是下列哪一种”的问题时,63%的学生在“超星学习通”“慕课网站”“腾讯课堂”“其他”几个选项中选择了腾讯课堂,明显高出其他选项的选择比例。腾讯课堂是腾讯公司专门为网络教学开发的平台,功能设计符合教学需求,使用方便,教师在视频直播教学的同时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现场教学还原度颇高。使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还可完整保留各项教学数据,为教师反思和研究教学提供宝贵资料[4]。腾讯课堂的引入,令“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课中环节从实体课堂顺利转向网络课堂,从而更好地发挥该教学模式在特殊时期、在思政课线上教学中的作用。
在未应用于线上教学之前,“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已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微博、移动教学软件和网络考试等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应用于线上教学后,传统的实体课堂被网络课堂取代,移动教学软件与线上教学课堂载体的融合成为当务之急。此外,两者协同发挥作用的课中阶段如何与课前、课后阶段有序衔接,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确保各种网络教学手段能够有机融合,基于“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要精心构思,系统设计,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和教学实践的现实需求,恰当选用教学手段,将课程微博、腾讯课堂、移动教学软件和网络考试等教学手段协同运用,全方位、立体化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教师应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特点选用适宜的网络教学工具,并注重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及前后承接性。例如,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时,可以将课程微博上预置的教学资料及讨论情况作为案例插入直播屏幕进行点评,而后在云班课上开启头脑风暴、分组作业等相关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再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进一步分析探讨,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可以真正做到多种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共同服务于思政课线上教学。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堂以外,实现全程育人,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各种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和协同运用,最大限度地打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为延伸课堂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网络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开展时事点评、阅读推荐、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复习指导等各色各样的线上教学活动,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后交流,在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中践行思政课全程育人,符合“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团队结合我国疫情防控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典型事迹开展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将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教育,成效明显。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在发挥原有教学优势的同时,引入了腾讯课堂等网络教学载体,实现了对实体课堂的补充,并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方案,着力提升育人实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微博作为当前活跃度最高的新媒体之一,其作为网络教学载体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微博辅助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功经验的借鉴和相关理论的指导,目前在各类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中,较少使用课程微博辅助教学。我们的课程微博历经7年多的实践探索,已取得明显成效,其多方面的独特优势[5],是“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线上教学、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
使用移动教学软件的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其构建思政课智慧课堂具有现实可能性。移动教学软件专门为辅助教学设计了各种功能,将其应用于线上教学,能够把传统课堂可望而不可及的设想变为现实,推动思政课堂实现智慧化发展。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软件的各项功能,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有效加强师生互动,切实感受到课堂效率的提升。“思政课课程教学离开了新媒体新技术,是不可能实现深度互动目标的。”[6]移动教学软件的使用,让基于“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比依靠单一教学平台的思政课网络教学更加立体生动。
传统的思政课考核方式大多为单一的期末考试,主要通过一次性考核评定学习成绩,难以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基于“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利用网络试题库和移动教学软件开展随堂测试和阶段性测试,及时检测和反馈教学效果,变期末一次测试为多次,将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统一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显著提升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从而真正实现以考促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互联网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个突出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并未明显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单纯的互联网技术引入改变的主要是教学的形式,无法通过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教学理念。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将各种互联网教学手段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种手段之间的协同作用,并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助于突破思政课网络教学面临的困境。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教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已经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例如,腾讯课堂应用于线上教学,虽然具有较高的现场还原度,但由于无法看到学生,对授课教师来说难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发倦怠。再如,在回答“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时,有多达42%的学生选择了“多平台切换不便”的选项,可见“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融合优化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致力于实现各种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的产物,将其应用于线上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支持防疫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该教学模式对于高质量完成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任务具有借鉴价值,也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