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远 秦跃宇
(湖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实施这一举措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推进的难点,寻找其解决策略。”[1]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构建一种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推动高校课程发展、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所有的课程都应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课程,更是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将课程思政的口号、宣传、要求落到实处。
“中国古代文学”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古代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以及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进而构成了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 内容极其丰富,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讲解,是“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所要讲授的最为核心的内容。对作家、作品的讲解都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故事性,也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优势,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收录了古代先贤种种可供学习与传承的民族文化、思想观念、精神事迹等,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良传统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国民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古代文学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性,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层面更是要做到细致深入。教学方案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学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拓等。以下就从这四方面进行论述。
1. 教学目标的制订
教学目标的制订不但要制订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要考虑到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比如,对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节的讲解,教学目标的制订除了要包括介绍杜甫的生平、作品、地位、影响等,还要将对杜甫人格精神的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要向学生强调,杜甫虽然身为下层民众,但在自己的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烈呼声。对杜甫“诗圣”地位的解读,将其诗歌成就地位的一面与其关心天下民生的一面相结合讲解,这样就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觉学习杜甫伟大的人格,进而也做一个高尚的大学生。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结合在一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书呆子”,而是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较强的实践能力、高尚的健全人格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教学目标的制订除了要考虑课程建设、作品自身、国内的教育现状等因素外,还要与国际社会接轨,争取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做到跨文化教育与文化自信教育相结合,可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元素,但绝不能崇洋媚外。比如,谈到中国古代的神话,可以把西方古希腊神话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比较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在比较中让学生形成一种看问题的国际视野。这样的一种国际视野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本国文化而服务的,教师在制订这样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准确的定位。
2. 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内容的设置,既包括哪些内容该教,哪些内容不该教;也包括哪些内容该多教,哪些内容该少教。“为了更好地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中去,教师要进行筛选、甄别,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章节进行融通。”[3]“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驳杂,除了对作家、作品的讲解外,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也要适当提及。就以作家为例,除了介绍其作品外,这个作家的交友、婚姻、特殊的遭遇、接受的教育、为官的经历等等也要简单介绍。而具体的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收获最大且最有价值的信息量,就是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在开展具体的课程教学之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重点的作家作品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作家重点的经历或成就也要进行重点讲解,而诸如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内容,可以适当提及,或者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学,对于其中难度较大、学生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地讲解,而不是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如对白居易的讲解,要重点突出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而对白居易的其他介绍则可以稍微简单一些。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除了要想办法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气节教育、人文情怀教育等内容适当穿插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年度人物”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乃至教师、学生身边所涌现出的各类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也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之一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如叶嘉莹先生既是当代古典诗词研究大家,也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在对古典诗词进行讲解时,既可以引用叶嘉莹先生的相关赏析,也要把叶嘉莹先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叶嘉莹先生伟大的人格精神等介绍给学生。而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3. 教学方法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方法就是教学工作的“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比如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不能将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体。好的课堂,不应是教师一人在唱的“独角戏”,而是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舞台剧”。好的教学方法,应是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应该相结合,探究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是否得到了成长。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都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再流行再时髦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成长成才,都将是劳而无功的。相对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言,方法的获得则显得更为重要。教学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到该课程的具体特点。“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故事性极强的课程:作家具有故事性、作品具有故事性、时代背景具有故事性、文学思潮具有故事性。而其中,作品的故事性最为丰富,作品自身就是一个故事,作品中出现的一个人物、一个动物、一棵植物、一副道具、一条河、一座山,每个意象的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性。甚至用于记载作品的一个字、一张纸、一个标点符号,背后都是有着很强的故事性的。如《战国策》的“策”字具有多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是一个小故事。苏轼名字中的“轼”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苏轼的号“东坡居士”背后的故事更多。很多作家作品的故事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影视资料。通过播放影视资料,学生可以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冲击力也更为强烈。在熟悉故事性的同时,作家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让课程思政的教育精神在无形中得到贯彻落实。
除此之外,正式课堂教学的开课前十分钟、课间十分钟,都可以安排一些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小环节,比如每节课前让同学背诵一首爱国诗词,课间播放一个古代爱国文人的小故事等。上课教室的环境布置也可以适当改进,既古色古香,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张贴一些四大名著的墙纸、经典故事的绘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得到全方位成长。课程思政重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而不是一下子通过某种手段或措施就可以实现。
4. 课程资源的开拓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开拓课程资源的意识,更要有勇于、善于开拓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资源开拓的丰富性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拓课程资源,为教学做好服务工作。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却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树立起“大课程资源观”,即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都可以利用到教学中来,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从人力到物力、从物质到精神,所有的一切,只要愿意挖掘,都可以从中发现很好的课程资源,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资源的开拓也为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强考察调研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名人故居、历史文化遗迹,讲到古代与之相对应的作家作品时,就可以组织班级同学进行参观拜访,让学生在亲自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感染。更为客观的接触所带来的影响肯定会远大于纯粹说教的效果,也可以安排学生去采访古代名人大家的后代。例如,讲到林觉民的《与妻书》,有条件的学校既可以安排学生游览林觉民故居,重温林觉民烈士与其爱妻之间的脉脉温情,也可以对林觉民烈士的后代进行拜会采访,这样带来的收获肯定要远远大于课堂教学,也可以更好地将课程思政的任务落到实处。广泛地开拓课程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也让教学多了很多载体、多了很多乐趣,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但课程资源的开拓要守好一定的“度”,无限制、不着边际的开拓很可能会偏离教学重点、脱离文本中心。古代文学教材中的作家作品都有很强的故事性,但是不能只是一味地讲故事,而要紧紧围绕文本自身,以文本为中心展开讲述。
1. 建立专职监督队伍
任何一项制度的落实都需要与之配套的监督体制,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需要评价机制的监督。学院和学校层面可以挑选部分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教学督导,成立学院和学校教学督导小组,不定期走进课堂听课,并在课下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课程思政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及时反馈和给予指导,使全院和全校形成重视课程思政的浓厚的教学氛围,使教师人人知道课程思政、人人重视课程思政、人人落实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监督更要依靠学校行政职能部门来完成,对于所搜集到的好的做法,可以在全校进行推广;对于做得比较差的,要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和提出改进措施,将评价监督工作实实在在落到实处。评价机制的监督也是为了更好地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同时也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落实的检验。
2. 优化相关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并不仅仅指课堂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案的撰写等都会对教学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环节只是冰山一角,是最外围的呈现,而背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甚至包括教师的备课态度、知识储备等都是深层次的根源。因此,要想落实好课程思政工作,除了要建立专职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还要加大力度讨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教师精心撰写教案、培养教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比如,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在教案撰写环节中就要明确规定要对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所体现,而在上到某一章节时,教学督导可以去当堂听课,也可以在课下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研,看看教案中所计划实施的课程思政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课程思政是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在课程和专业教学中的体现;教书育人则是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4]好的教学要立足于教育的高度,并不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不仅仅只是教授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当成完整的人来培养、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才无德”的学生甚至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复旦投毒案、北大弑母案的发生,就是例证。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下面将以《谏逐客书》的讲解为例,来剖析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
《谏逐客书》的作者是秦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李斯。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为了实施“疲秦计划”,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大兴水利工程,借此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秦国无法再攻打韩国。后此事被识破,秦国宗室大臣劝说秦王把外来的客卿全部驱逐出去,认为来的客卿都不怀好意,企图颠覆秦国政权。李斯原是楚国人,同样也是被驱逐的客卿之一。虽然李斯十分愤怒且惶恐,但他在被逐的路途上仍然就逐客一事发表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就是《谏逐客书》。文章立意高远,正反论证,利害并举。此文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最后指出逐客等同于“资敌”。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鲁迅先生曾评价道:“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而《谏逐客书》是李斯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篇。
《谏逐客书》所需要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这只是一种传统的知识层面的教学,教学过程体现不出课程思政的一面。但其实,只要用心挖掘,文章中还蕴含了较为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就《谏逐客书》的教学内容而言,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是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这篇文章的作者李斯,而很容易忽略《谏逐客书》的呈现对象也就是秦王嬴政的角色。而对秦王嬴政的剖析,恰恰可以很好地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其中。
秦王嬴政留给后人的一直都是“暴君”的形象,但据《百家讲坛》栏目王立群先生对《谏逐客书》的解读,他指出,通过秦王嬴政对待《谏逐客书》一文的态度,可以看出前期的秦王嬴政具备以下几点特征:①具备长远的眼光。如果秦王嬴政不能从希望秦国“统一天下”的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就不会接受李斯对他错误行为的批判。②拥有广阔的胸怀。如果没有广阔的胸怀,没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很难接受大臣的“逆鳞”之举,也很难成就未来的秦始皇。③敢于认错的态度。让一个人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何况是专制的封建社会中的一代帝王。而秦王嬴政在读完《谏逐客书》后,不但没有惩罚李斯,反而收回成命,把李斯重新召了回来,且把李斯的官职又提升了几级。收回成命就意味着秦王嬴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且敢于承认错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长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认错的态度,是一个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借助课程思政的方式将这样的理念在课堂上传输给学生。这样的讲解,不但可以让大学生重新全面认识秦王嬴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将课程思政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可谓“一箭三雕”。
除此之外,《谏逐客书》在“海纳百川”的人才观上也可以给人以重大启示,小到大学校园的社团招新,大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招聘乃至国家对人才的引进,面对常常出现的性别限制、户籍限制、年龄限制、出身限制、专业限制等等,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而这样“海纳百川”的人才观,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是很有必要提早树立起来的。因此,这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要营造‘三全育人’氛围、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材料体系、多种教学方法协同运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5]总之,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教学工作“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在实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好课程思政的理念、结构、方法、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力求做到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现代化、国际化教学的营养元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因自身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与人文性,蕴含着较多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审慎的思考,力求做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