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勇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开展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1]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迷茫、空虚、浮躁、焦虑等情绪,自杀、伤害他人等轻视自己生命、戕害他人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复杂多变的社会因素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但高校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重视程度普遍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展生命已经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它以极强的传染性、未知性、破坏性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让人们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恐慌和不安全感。这次的疫情让人们开始重新对生命进行反思,危机即是危险也是转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并深刻阐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他还借“爱人利物之谓仁”这句古语阐明生命至上的历史文化根源,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这就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应如何抓住疫情教育契机,引用新素材、采用新形式、开拓新阵地,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原点,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性依据,追求生命的完善,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本质要求。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让每一个人通过生命管理都能成为“我自己”,并能最终实现“我”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基础,不仅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有利于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实际上,生命教育已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我国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即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中明确提到生命教育,为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虚度生命和轻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价值观扭曲和道德人格缺失等精神生活领域的生命问题也困扰着大学生。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能引导大学生积极且正确地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发展生命,同时也使得学校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的启迪以及心智的启发,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全球化的深远影响、纷纭多样的社会局面、不断变快的生活节奏、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剧烈碰撞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大学生还处在一个“拔节孕穗期”,抵制诱惑、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因此,高校要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观念、正确的价值追求,提高明辨是非、追求自我价值的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3]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一个阶段,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思考与选择,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生命教育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帮助他们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准确掌握面对解决人生问题的科学方法,构建正确的人生观,明晰人生目的,端正生活态度,认识自我价值,为创造有意义的生命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4]
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层面并未出台针对高校生命教育的专门文件,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很多高校并未开展生命教育。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生命教育,但往往流于形式,仅仅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没有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也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因此效果很不理想。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出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心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大学生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需求,教大学生“何以为生”,却没有引导其思考“为何而生”。因此,部分大学生容易出现“生命困顿”的现象,忽略人生意义与方向的探索,陷溺于各种欲望的桎梏,导致人生观的空洞模糊与价值观的扭曲肤浅,在生命实践上过度关心现实利益,缺乏人生理想。[5]
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并未被正式提上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置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部分高校以选修课程形式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却存在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不够系统规范的问题,效果不够理想;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缺乏对生命教育的准确定位,虽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但内容涵盖较少,教师在讲授时难以整理出一个系统全面的生命教育脉络,起到的效果有限;与专业课的结合更是滞后,现在我们都在提倡的“课程思政”,大多集中在思想政治领域,生命教育的板块往往是被忽视的。
生命教育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是极高的,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国际化的视野和健全的人格等。[6]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启发大学生对自身生命意义进行追寻与思考。然而,现实中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未进行过生命教育的专题学习,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生命教育的主题,真正能够胜任这一岗位的人很少。教师的专业程度不够,教育的效果很难保障。因此,加快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疫情期间,看着每天通报的国际国内的确诊和死亡数字,有些病例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每个人的内心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恐慌,感慨生命脆弱,担忧生命安全,思索生命价值。不管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个人,对生命的意义及价值都有了重新的思考,人们开始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在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必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停课期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特别指出,“停课不停学”要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生命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有人说,疫情给我们每一个人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正能量是生命教育值得珍视的契机。为了战胜这种新病毒,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在医院一线抢救病患,科研人员不眠不休在实验室开展病毒研究,工人在厂房车间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还有更多的人竭尽所能捐献资金、医疗物资、蔬菜、粮食等。这些奉献与担当,让人们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生命至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为了拯救生命,中国人民在抗疫大战中展现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奋战在抗疫一线,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压力,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抗疫精神被纳入其中。当人感到生命遇到威胁时,很容易出现主观认识偏差、行为举止失常、人际关系失衡等现象。成人如此,处在价值观养成阶段的大学生们更是如此。因此,面对疫情,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发生的一件件、一桩桩战“疫”故事总是在感动着我们,这些真实的故事充满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光辉,饱含着对生命的关切,构建了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高校可以通过QQ、微信、抖音、微博等形式,运用抗疫素材,传播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个人生命负责、对他人生命负责、对社会负责。
运用抗疫素材,要重视精神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有三种属性:自然、社会和精神,分别构成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精神生命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学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引导。长期以来,生命教育往往处于被忽略的位置,利用疫情契机进行精神生命教育,如居家隔离时教会学生如何情绪管理和自我调控;通过孩子与家人之间的居家相处,对孩子进行感性本能教育和情感教育;以抗疫中典型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使其具备高尚的人文情怀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理解真、善、美的内涵及要求等。
社会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支持平台,高校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起点,个人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行为主体,各方需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建立“社会—家庭—学生—学校”的联动机制。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居家时间变长,家庭教育的地位凸显,需要高校和家庭一起发力、密切配合。家校要密切联系,学校可以在QQ、微信上建立家长群或通过联系电话等方式将学校的事项公布给家长,让家长来监督。当大学生发生特殊状况时,双方更要互相信赖、共同解决。
家庭如果教会孩子必要的生命知识,能使他们更加地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珍惜人生,因此高校首先要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家长,并让他们在实践中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自己的自然生命;爱岗敬业,延展自己的社会生命;努力奋斗,丰盈自己的精神生命。
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高校要加大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力度,将生命教育归入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将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开设生命教育独立的课程,即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编写系统的教材,规范教学内容。
二是开展融入式的生命教育,即将生命教育与某学科进行融合,如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将两者融合以达到加深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目的。
三是将生命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去,以专业学科为媒介,润物细无声地加大生命教育的渗透力度。例如对于旅游系的学生,讲到旅游安全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案例讲解,让大学生明白那些忽视安全细节的人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生命的无视,是一种犯罪;而生命不仅属于个人,更关乎整个家庭的命运,这些可以让大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懂得要肩负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除了课程之外,高校还要积极拓展生命教育的其他形式。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最终实现生命价值。没有比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更让人难忘的教育,因此,实践体验的教育形式更加生动也更加有效。高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课堂,让大学生走进社会,提供生死体验、职业生涯体验、突发情况自救体验、生命关怀志愿活动体验等机会,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社会可以通过给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产生服务的意识、精益求精的精神,领悟生命的价值。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还要积极开发“互联网+情境”下的生命教育形式。通过慕课、微课、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活动,同时,利用好各种“微”媒介为生命教育拓展路径,如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可以借助官方微博对生命教育知识进行宣传,也可以发布心理健康问卷,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干预。
高校应成立规范的生命教育教师人才队伍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教师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胜任生命教育的工作,保证教育的质量。生命教育是一个以心灵感染心灵的过程,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要强化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增强幸福感,使他们以健康上进的生命态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影响。总的来说,教师应做到不仅只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更应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生命的活力影响学生、以博爱的胸怀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