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语》

2021-03-08 02:55
文化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仁德评析论语

《论语》里仁篇

子曰:“父在,观其忘;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里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这里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论语》公冶长篇

公冶长篇的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这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在这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猜你喜欢
仁德评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如何读懂《论语》?
为仁由己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