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润琦,刘瑞峰
深圳市教育局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自2015年起开始试点“四点半活动”,继续推广与完善该民生政策,深圳市教育局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民办与公办学校均覆盖在内,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以及本校体育教师自主授课的形式来实施。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规定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2020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8个大项,37个小项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行动指南与发展方向。《意见》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并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训练,支持社会组织力量进入校园等。然而,目前深圳市“四点半活动”的开展存在不少问题,达不到新时代的学校体育的要求。基于此,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对该活动进行研究,以期掌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推进之策,为优化我国课外体育活动的治理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参与体教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确定为家长、学生、教师,其中教师包括校内编制老师以及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兼职教师。其中调研家长100人,学生197人,教师共15人。
1.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的随机发放与回收,涉及到深圳市龙华区,南山区,坪山区,福田区的六所小学,主要针对二至五年级的学生共发放:学生问卷197份,回收182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率为87.3.%。对家长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4份,无效问卷9份,有效率为85%。对授课老师共计发放问卷15份,回收15份,有效率为100%。并将调查结果采用excel进行统计整理。
表1 问卷数据的样本来源统计 n=272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分别来自于坪山区、龙华区、南山区的三位校内在编老师以及福田区的一位来自第三方机构的老师进行面谈或者电话访谈,效果良好。目的是了解不同身份的教师对该活动开展的态度与看法。
1.2.3 实地调研法
在2020年4-7月在深圳市六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并发放问卷,进行专家以及家长、学生的访谈。
体教融合中的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关注程度已经突破传统的“增强体质”的范畴,已上升到战略层面。在此基础上,也预示着新时代学校体育战略目标的重塑。
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明确了“健康第一”的理念,现在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如今的学校体育工作中被持续加强。“健康第一”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治理的理论核心和指导思想,并且已经扎根于学校体育各个领域。“健康第一”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治理的宏观反映[2]。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体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仅仅是体质上的提升远远达不到相关要求。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在授课期间仅传授运动项目,仅将“健康第一”等同于“体质第一”,而缺少对学生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教育,“四点半活动”政策明确“促进学生品德、身心、审美、创新、生活等方面素质提升”。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如何正确理解《意见》并重新强调何为“健康第一”成为了能否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本质问题。
《意见》指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王家宏表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合,是今后推进体教融合的一个创新点;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然而调查显示,56%的家长并不十分清楚“四点半活动”的具体执行情况与开展目的,通过访谈,将近50%的家长认为学校只是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学生因此多上一节体育课,对“四点半活动”的内在逻辑并不理解,学校在征集意见的时候并未向家长普及。
深圳市“四点半活动”的教育主体缺失并不是个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也曾指出调动家庭、社区与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来看效果欠佳,课外体育的治理尚处于“孤岛”状态,以往的政策并未明确具体路径,如何构建“家-校-社”联动机制仍需剖析。
调研中发现,仅47%的学生对学校现有体育器材和教师配备等表示满意,校内教师也表示,由于同时进行的课程较多,学校无力使每个课堂都保证有足够的体育资源配备。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不仅体育资源存在缺失的问题,还存在诸如安全隐患、配置不合理、资源过度倾斜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深圳市“四点半活动”有效开展的掣肘。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强调供需平衡,在经济学中,供与给的理想状态即平衡,又称为有效供给,以该目标为导向进行的资源配置更接近于效率的最大化[3]。深圳市“四点半活动”体育资源供给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根据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我国体育场地面积25.94亿平方米,但是人均仅1.86㎡。(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4];(2)专业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经访谈得知,学校在对第三方教师进行招聘时并未严格审核其具体资质,如教师资格证书、运动员等级证书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3)课程内容僵化落后,“四点半活动”虽有部分新型课程的开展,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形式,并未针对实际状况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去选择课程内容与授课形式。
新时代的学校体育显然不满足于过去“增强体质”的目标。体教融合是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出的对学校体育具有高标准、严要求、大改革性质的重大决策。在此基础上,深圳市“四点半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做到夯实政策目标、优化资源融合、深入推进“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深入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
早在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就明确该活动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且学生应学会至少两项运动技能。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新时代的课外体育活动显然需要更多内容。
(1)摆正“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破除“健康第一”等同与“体质第一”的认识误区[5],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的内涵,在政策目标以及在学校层面执行时需明确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容纳在内,并且在工作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考评机制。
(2)拓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体教融合视野下的“四点半活动”不仅需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需要其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经前文论述得知,我国课外体育乃至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在体教融合的视野下,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需求侧的满足成为“四点半活动”甚至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之一。
(1)扩大学校内部体育资源有效供给。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2022年,配足配强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时至今日,校内体育资源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体育教师的配备上,体育部门应向教育部门靠拢,满足学校对于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教师的需求,尽量满足教师专业与授课内容相匹配。在体育器材场地使用方面,尽可能调动校内所有可使用的体育器材场地,保证“四点半活动”顺利进行。在课程方面,应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优化校本课程内容,构建多元化、可操作性强,能和常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合的教学内容,培养一批具有校本课程钻研能力又具备良好运动技能基础的体育教师,将“四点半活动”教学纳入教师考评机制,为其职业晋升开辟一条渠道。同时,真正做到丰富课程内容,挖掘课程内涵,使其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良性互嵌。
(2)扩大校外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进入校园,构建多元化的学校体育治理体系。《意见》指出“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在体教融合以及“双减”政策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进入校园已成为行业热点以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新途径。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定期开展青少年体育馆份工作部际会议,进行行业招标,研究存在问题,加强社会机构资质审核与教师人员审核,挑选优良的社会体育组织提供优质学校体育服务,普及运动技能,建立好课外体育安全问责机制,运动伤害保险制度。安排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校园提供课外体育服务,可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或者专职编制岗位。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与社会体育力量形成强大的内生联动机制,避免割裂情况。体育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场地、人力、信息等资源和教育部门展开合作。
前文提到,虽然深圳市“四点半活动”旨在教会学生至少两项运动技能,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社会大众并不能认识到体育学科与课外活动的价值。近几年国家层面频频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等,社会层面才开始“被动”的接受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在落实“四点半活动”与体教融合政策目标实施层面,“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贯彻落实刻不容缓。
(1)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由于学生在体质基础、运动技能,学校在资源配备、地缘区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存在发展不平衡补充划分的问题,教师要因地制宜,努力钻研校本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2)学校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校内大型体育活动,并且遴选出一批优秀学生进行大型比赛的备赛,激励教师做到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向体育教材的研究者转变。引导教师在“教好”,学生在“学好”,学校在“管好”上下功夫只有“教会”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只有“勤练”才能让学生巩固技能增强体质,只有“常赛”才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实现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目标[6]。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在各个环节要下足功夫,形成环环相扣的联动格局。深圳市哈尔冰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的垒球队可以作为一个范例,该校通过“四点半活动”组成垒球课课堂,经过勤练、常赛,目前在省级甚至全国性的竞赛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
教育不仅是学校单个系统的责任与义务,还需要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参与,避免环节的割裂,构建“师生社家校”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并长期推进,保证学校体育长效且多维度的推进。
教育部、体育总局引发的文件中一直强调青少年在学校中形成的运动技能迁移至家庭、社区等校外,甚至能延续成年或终身[7]。虽然有部分社会力量支持深圳市“四点半活动”的开展,但是家庭体育并未融入,调查得知,近一半的家庭对于“四点半活动”甚至学校体育并未形成正确的认识。
为此,(1)学校需要定时召开“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组织”联席会议,定期向学生以及家长传送国家最新政策、“四点半活动”开展现状、课外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意义与价值,确保家长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正确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摆脱体育学科会影响学业成绩的认识误区;(2)家庭体育要做到家长的身体力行,汪园黔提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通过构建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感染学生,真正使学生享受乐趣;(3)学校可举办大型体育活动作为展示课堂,邀请家长同学生一起参与,展示学生在“四点半活动”参与以来的学习成果以及体质健康的变化。
同时,社会体育组织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机会参与校外体育活动以及竞赛交流等活动,在各级社区定期举办青少年与家长喜闻乐见的身体活动,在多个环境的协同力的作用下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甚至终身体育的落实。
深化体教融合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的交汇点对于学校体育提出的新的目标与要求,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拐点,对于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四点半活动”是对国家深化体教融合战略性调整的回应,对于新时代的学校体育与青少年多级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策导向,培养方式,理念构建和资源融合层面对深化体教融合下的深圳市“四点半活动”提出了新的见解,如何继续强化目标,解决长期困扰学校体育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育人”和“育体”的结合成为后续活动开展与研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