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职工业余教育:背景、方针及实践

2021-03-08 08:55
职教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农业余工人

建国初期,在“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指导下,教育领域确立了学校教育与工农教育并行的教育制度。在举国上下重视工农教育的大背景下,职工业余教育也颇受重视,经历了从复兴期的以数量提升为目标的重视读写的教育阶段到社会主义改造期的以培养国家重工业建设所需骨干人才为目标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1949—1957年)的职工业余教育在试行中,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及民众要求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发展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这对我们当前在振兴乡村战略背景下推进“教育扶贫”“文字下乡”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与警示作用。

一、建国初期职工业余教育展开的背景

(一)国民经济复兴期的人才观

建国前夕,在1949年9月29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可谓临时宪法(一直到1954年宪法制定为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称《共同纲领》)。该《共同纲领》的第五章规定了文化教育的基本方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有关文化教育的正式纲领,由此开启了创造新型社会主义教育的探索。纲领中第一次将工农群众的教育纳入国家法律之中,目标是“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工人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对工农教育的发展方向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与《共同纲领》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势力,以及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不无关系。因此,这一时期工农教育的政策课题是要培养工农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提高工农阶级的文化水平,巩固工农联盟,同时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从工农阶级中培养出可掌握生产力发展核心的骨干人员。

不过,复兴时期的中国生产力水平较低,1949年底的工业生产不过是战前(1937年)水平的50%,与其他国家相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如此低的生产力与国家财政的匮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教育经费也非常少,从而教育计划发生倾斜,不得不侧重某些特定的领域,即重点分配措施是城市大于农村,工业大于农业,重工业大于轻工业,干部培养大于普通教育,特殊专业技能大于一般学识教育。但妨碍上述教育计划的正是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发展滞后。这主要是由于重视干部培养,以及教育经费向高等教育倾斜,导致教育政策不仅无视现实情况,也缺乏整体规划,当时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但是,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人才,提高那些从未受过教育的工农阶级的文化水平是无法回避的任务。因此,可以说,将发展工农教育及培养工农出身的新知识分子阶级作为文化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也是建国初期学校教育普及的滞后和教育经费不足等现实情况所致。

(二)工农教育的提倡和工农教育体系的建立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确认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子弟和工农青年敞开大门”[3]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培养为创办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所需要的人才,大力开展工人补习教育,并从195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4]的计划。这指明了开展工农教育工作的方向。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由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对工农教育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如下阐述:“伟大的人民革命的胜利让工人和农民获得了应有的政治地位,同时也获得了应该享有的各类正规教育的权利”,“新中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专政政权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工人和农民的文化、政治水平的提高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发展来说,是坚实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眼下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虽然是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肩负其重任的却是工人和农民。如果不能通过教育来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思想和文化技术水平,就会阻碍经济发展任务的顺利实现,教育活动也会完全与实践相脱离”[4]。之后于1950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五十八次会议还审议并颁布了《关于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报告》。其中,强调了“工农教育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成就强大国防军队和经济力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工农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升也就不会有文化建设的发展”[4]。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工农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及其定位,同时也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工农教育管理体制和各种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

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这个决定中,关于学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等,指出:“我国原有的学制有很多不足之处,最大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类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正式地位,初等学校被分为初级四年、高级两年两个阶段,这对于大多数工人的孩子来说,并不能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而技术学校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满足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要求。改正这些不足之处是当务之急。……这对于提高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培训工农干部以及促进国家建设事业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4]。根据这一《决定》,新学制中将面向工人、农民的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和业余初等学校、业余中学划入正式的教育体系中。这也是第一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工农教育划入学校系统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工农青年和工农子弟入学,其中还有不对入学年龄加以限制、在入学和奖学金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等关照条款,以帮助他们就学。同时,新学制根据级别分别将面向工农大众的学校纳入一般的学校系统中,并进行衔接,从而为其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可能性。通过开设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教育,让工农群众接受初等教育,再通过开设工农速成中学和业余中学,以及在中学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具有“同等学力者”,使他们接受中等教育,以及利用大学、学院等招收与中等教育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者的规定,使工农群众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总之,由于将学校教育和工农教育纳入一个体系之中,从而提供了通过教育来克服工农群众远离文化状况的途径。

(三)从第一个五年计划透视职工业余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向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与复兴时期相比,政治生活不断趋于稳健,制度不断完善,并且经济发展以苏联为模板也迅速地开展起来。当时,为了大规模地发展生产、推进各方面的建设,重点提出了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人员培训的要求,没有什么比培训大量的技术人员更重要。与此同时,人民在文化生活层面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一些文化教育设施并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例如,当时的小学不能满足全体学龄儿童的上学愿望,中学也不能满足全部小学毕业生的升学愿望。因此,提出了“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方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5]。作为其解决措施,呼吁“国家除了继续有计划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外,人民自己经营某种文化事业,例如小学、工人农民业余学校、业余剧团等”[5]。并且,对于这样的文化教育事业,国家“对其业务提供指导的同时,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在人力、财力、物质方面给予资助。与此同时,各地方、机构及企业都必须大力设立各类补习学校、夜校、函授学校等设施,为那些未能升学的青年,继续在岗提高其文化水平”[5],明确指出了业余教育的必要性,以便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1953年10月,毛泽东发布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明确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的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据此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到了“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缺乏人才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一个艰巨困难。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我们必须要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量的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技术人员,以及培养熟练工人和各领域的专业人才”[5],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而关于人才培养的渠道,则指出“一方面应重组、扩充、新建大学、专科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另一方面应利用现有企业和机关的有利条件,开办各类业余学校和讲习班”[5]。同时指出应特别重视作为上述建设主体的高级和中级技术人员的培养,即应“在大学、专科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培养建设干部时,今后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同时也要考虑数量的增长,必须正确平衡质量提升和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5]。其中还提到“如果仅以增加数量为目的而忽视质量的话,对国家建设显然是不利的”[5],明确表示了应结合质量提升来调整复兴时期的优先教育普及的方案。

关于培养建设人员的计划,强调了必须特别重视职工业余教育计划。具体地说,“国家必须逐步建立多所可进行函授教育的学校和夜间大学,为现任干部中那些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科学技术教育的人员提供机会,以便系统地提高其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在规模比较大的工厂、矿山地区,今后也要逐步全面设立正规的职工业余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必须不断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指导机构和工会对工人的业余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听其自然,很多业余学校都得不到指导,也没有适合的教师和教材,因此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今后一定要改正这样的缺点,把培养在岗人员、职员作为建设干部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5],即指出了完善充实学校教育的同时,职工业余教育计划也非常重要,其正规化发展的指向可见一斑。

二、建国初期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方针

(一)普及与提高并重方针的思想引领

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新中国教育的方针,是教育普及和教育提高的正确结合。也就是说,是指在教育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进行普及,进而明确了新中国面临的教育课题[6]6-9。这里所谓教育普及,当然是以工人、农民、士兵为主要对象,但同时也不得忽视面向一般儿童的教育工作开展。因此,教育的实施是从识字教育和基本的政治、文化、科学教育开始,进一步提升至高级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教育。关于教育普及和提高的意义,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谈到:“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建设新中国的必要条件”[6]27。总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需要全国人民能够读写文字的,只有全体人民都懂得文字,自身掌握文化,才能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自觉性。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阅读和书写文章,就必须广泛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即识字教育。教育普及的主要对象是工人和农民。为了实现这一教育普及工作,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筹备和规划识字运动。在城市,必须通过职工业余学校等方式为工人提供文化学习的机会,当然这也是建国初期实现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工农敞开大门”目标的需要。当然,抓好教育普及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教育提高工作。对于已经能够掌握文字的人民群众,要立即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他们的文化知识。此外,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们,必须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来帮助他们继续进步和提升。当然,此时的工作重点应是清除占人口中80%—90%的文盲,故识字教育受到重视,与此同时也非常重视通过职工业余教育进一步帮助其实现提升文化水平、增强政治意识、提高生产技术等的要求,这在1951年的学制改革中得以制度化。但由于建国初期的低水平生产力未得到急速增长,国家无力对教育进行大规模投资,就根本无法保证促进新学制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花费最多力气的是有组织地进行工人业余教育。

(二)相关规定中的职工业余教育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扫除文盲作为重要课题之一,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职工业余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指出应包括识字教育、政治教育、技术教育等方面,并提出应以识字教育为重点,以多种多样的可持续的方式推进学习[7],可见扫除文盲是当时职工业余教育的主要工作。由此,1950年上半年与1949年相比,职工业余教育的参与人员增长了一倍,工人对文化、技术和政治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尽管如此,在组织、目标设定、时间、经费和教职员等方面也确实存在着问题[8]。为了加强对职工业余教育的指导,1950年12月1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并由教育部颁布的《各级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教育部应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召集劳动部等有关方面,组建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在地方也应设立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进行统一指导”[5]。在之后公布的《职工业余教育临时实施规则》(1951年3月16日)中规定: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工人的文化、政治和技术水平来加强国防和生产建设,然后进一步加强工人的国家管理能力。教育对象是工厂、矿山、企业、机关、团体中的雇佣工人,要求从干部和工人积极分子开始,然后是普通工人,并且规定国营、私营企业在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保障学习相关事项的记录[9]。

1952年,“速成识字法”在全国推广,扫盲运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1953年以后,逐步地认识到,“在指导工作上,夸大了它的作用,计划也设定得过高,盲目的偏移也不容忽视”[10],这时如何平衡发展职工业余教育成为了重要课题。据此,1953年扫盲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召开了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工作预备会议,会议继续强调了政府行政部门负责依靠各级工会进行指导的原则,同时提出:明确彼此的职责,协同合作发展职工业余教育;关于专业教师的配备问题,尽量安排固定数量、具有一定素质的教师;尽可能采用速成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针[6]314-315等等,希望藉此纠正问题。

如前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在完善充实学校教育的同时,职工业余教育计划也非常重要,认识到培养在岗工人和职员是建设干部培训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1955年,随着第一次五年计划的推进,则强烈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建设人才的培养上。由此,培养工农出身的新知识分子的需求越来越高,并加强了业余教育的正规化发展。1955年的5、6月份,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了“积极广泛地开展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在政府机关和企业中,大量设立正规的职工业余中学和职工业余小学,吸收那些无法脱离工作生产岗位的生产骨干和工人,让他们有学上”[9]。于是,在1955年12月召开的全国职工业余教育活动会议上,讨论了全面规划和加强职工业余教育工作指导的问题,明确了其方针和任务,并探讨了从小学到大学各级业余教育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指出职工业余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与同水平的普通学校基本相同。由此,可以说业余教育的质量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于指导工作则重申了如下原则:在政府教育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际上是由企业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工作,由工会进行配合。

三、建国初期职工业余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职工业余学校在每个工厂、企业、机构设立了“业余教育普通班”,主要是开展识字教育,由该工厂、企业内识字的人员充当老师。对于那些完成了普通班一定课程的人员,将设置中级班,该课程相当于2年制的高级小学程度,对中级班毕业的人员将为其设立高级班。一般是5年制,但可根据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该课程相当于中学程度。中级班、高级班的老师聘请全职教师,其工资与普通学校的教师相同,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不过学业时间和上课时间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但必须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所有课程才能毕业。同时规定了工人的学习组织必须根据各地区、各企业的雇佣工人的实际劳动和生活状况、经费、设备以及其他具体条件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等等[9]。另外,还规定了应动员那些在工厂、矿山、企业、机关等工作的识字较多的工人、学校教师、大中院校的学生等人员充当老师,具备一定条件的学习班可聘请专职教师,分散学习的识字班、识字小组以及其他学习组织在达到一定人数的情况下可聘请专职工作人员处理教育事务。关于教育经费,规定了每个工厂和企业应从工会的文教费用中拨出60%,不够的部分再从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中划拨出一定金额作为补助费用。

大连地区早在1945年就是共产党的管辖范围,在此以大连为例加以说明。大连市在组织地区党组织、政府和各个部门开展相关动员工作的同时,其中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创办工人训练班。此类训练班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时事政策教育、阶级教育、关于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大部分学习人员都是产业工人。在工人训练班接受了培训之后,大部分学员被派往大连地区的各个工厂和企业工作,为党组建基层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做出了贡献[11]。而在识字教育方面,1949年就有12 万名工人参加识字班的学习,占文盲工人总数的80%。除识字班外,还由工会设立了1 所文化学校、25 所职工业余文化学校、177 个职工业余文化修补班。到1951年,已经有10 万名工人能够识字,这大约占文盲工人总数的70%,达到了预定的目标[11]。

在上述1955年12月召开的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工作会议上,重新审视了以往产生的问题,期望实现职工业余教育的新发展。最终,确定了职工业余学校的详细教学课程。职工业余小学的修学年限为三年,科目由汉语、算术、历史、地理和自然组成。职工业余初级中学的修学年限为四年,科目包括汉语、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常识等。职工业余高级中学的修学年限为四年,科目包括汉语、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宪法、制图等。职工业余专科学校的修学年限为四至五年,职工业余大学的修学年限为五至六年。同时还讨论研究了教师的配备和经费问题。由此可看出,教育质量颇受重视,开启了职工业余教育的正规化发展,即可以说此时期为员工提供正规的业余学校,从而培养建设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包括所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学校,既有附属于大学的函授教育部、夜间大学以及附属于实业学校的夜间实业学校,也有大型工厂、企业经营的业余大学和专科学校。这种通过对员工开展正规的职工业余教育从而培养建设人才的方法不仅可以容纳很多优秀的员工,还可以让大学、实业学校的教师和工厂、矿山的技师兼任教师的工作,还可以直接使用校舍和设备,所以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学生可以一边从事生产一边学习,也不用离开工作岗位,因此有助于员工们接受高等教育[12]。

表1 各门课程学时总数 各门课程周学时数

四、建国初期职工业余教育的效果及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一年多,1950年12月前,职工业余教育在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例如,在“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工作的指示”颁布后不久的1950年7月,如表2所示,职工业余教育的参加人数有明显增加。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决定”后,进一步启发了工人的学习热情,职工业余教育活动得以广泛开展。人们意识到为了应对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和管理,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培养大量的技术人员。据1952年9月的统计,全国大约已有302 万人参加了职工业余学习,这比1951年增加了130 万人,比1950年增加了220 万人[13]。通过上述实践,工人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均得到了提高,为提高工人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出了贡献。例如,抚顺南机电厂在建国时,大部分工人都是文盲,不仅无法进行生产技术的研究,更无法改善生产工艺,还经常发生生产事故。但通过学习对安全规定等要求有了很好的了解,从而可以预防事故发生,开始进行生产技术的研究,生产工艺得以改善,还激发了工人的学习积极性[14]。另一方面,因为青壮年两个年龄层以及家务负担较少的工人都是积极的参与人员,所以以他们为首,通过参加厂方的各类报告会、展览会,使绝大多数工人都开始认识到掌握文化对生产和生活是有益的。不过,这一时期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制度以及教师标准等内容。许多实践表明,若要有计划地推行政策,需要根据工人教育的培训目标、生产需求、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特点来确定课程、制定学习制度、确保时间、加强教师的招聘和培训、设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等[15]。

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的职工业余教育发展期,各个工厂、企业、机构都开始重视工人的技术教育。特别是1955年12月的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工作会议之后,除加强各省市党委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外,各个企业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或指定了专业管理人员,促进了职工业余教育的开展。另外,工人开始追求更高级的技术学习,而不局限于识字教育。特别是作为技术创新人员,只要提高了业绩,就可以获得奖励、奖品及荣誉等,并受到人们的尊重。由于工人对技术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从1955—1956年,职工业余教育非常活跃,并在各地区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1955年,从职工业余学校毕业的工人被提拔为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干部的有8900 多人,成为厂长或企业总经理的有1100 多人,成为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有4300 多人,成为工程师的有250 多人,成为技术员的有2400 多人[16]。从表3可知,1956年工人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的毕业人数和参加职业技术学习的人数约达到1953年的3 倍,从表4可知,1956年工人的年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加了1/3 左右。而且,普通工人还获得了进入中等专业学校或大学学习的机会。例如,在1954年完成鞍山钢铁公司业余学校学业的人员中,有50 人参加了考试并升入了东北工学院学习。1957年新学期,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和钢铁学院等6 所学校的学生中,有120 名是在业余学校学习的工人[17]。此外,还有可能晋升为干部和技术人员。以抚顺矿务局为例,在科级水平以上的干部中,普通工人出身的占61%,在技术类干部中,普通工人出身的也有所增加[18]。从而,工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工人参加技术学习,既提高了生产水平,又提高了工人的技术,同时使计划超额完成,最终使收入超出了平均工资水平。总之,在职工业余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通过使工人的个人利益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性利益保持一致,从而使工人阶级焕发出热情,并能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表2 1950年12月各大行政区劳动者业余学校参加人数

那些一直以来未能顺利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工厂和地区也开始重视职工业余教育了。以青岛市石材总厂的职工业余学校为例,以“以民教民”的方针大量聘请志愿者教师,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其方法是根据石材行业生产分散的特点,对每个生产组织聘用志愿者教师。它是以干部为主,又在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等的协助下,专职教师在生产一线进行调研后,选定合格人员。然后,通过对选出来的志愿者教师的个别谈话等方式,激发其对教育的热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致力于对志愿者教师进行业务培训[19]。就这样,通过解决教师问题,提高了职工业余教育的质量。可见,为了使工人能顺利地利用业余时间接受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时的职工业余学校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较差。虽然教师由专职、兼职、民众教师组成,但有人指出“根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全国有50 多万人的业余教师参加了短期培训,尽管这对于扫除文盲来说是充分的,但因为教师水平较低,所以实际上有很多人并不能完全胜任教师的工作”[13]。另外还经常发生以生产活动优先,暂停业余学校上课的情况。例如,天津电车公司从1951年5月开始,在生产竞争过程中对工人实行义务加班,从而导致业余学校停课[20]。虽说这种情况不具普遍性,但可以说是职工业余教育的局限所在。因此,职工业余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

五、结语

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复兴时期,当务之急是经济复兴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这就要求教育不仅应培养有利于国家建设的人才,还应对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加以重视。特别是如在1951年的学制改革中,为了保障工人和农民的教育机会,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业余学校被编入学校体系中,从而为工农阶层升至高等教育机构铺平了道路,实现了教育的机会均等,即工农教育在1951年颁布的“决定”中被明文加以规定,使其有了制度保障。于是,为了培养经济复兴以及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人才,识字教育运动作为教育普及方案,在城市和乡村都出现了第一次高潮,旨在为政权基础阶层的工人和农民群众提供教育机会。这是因为在通过识字教育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之后,可以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及提高生产技术。因此可以说是在普及学校教育的同时引入了工农教育。工农教育复兴期的主要工作是扫除文盲,特别是要以读写基础教育为主开展,以数量扩张为目标的教育普及是该时期工农教育发展的特质。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逐渐开始重视教育活动的质量提升措施,而不仅仅是数量扩张,是在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经济相配合的前提下实施的。此时期特别重视作为建设主体的高级和中级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教育的普及相比,更多的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加强和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此时期在完善充实学校教育的同时,职工业余教育计划也颇受重视,且职工业余教育朝向重视教育质量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总之,通过对建国初期职工业余教育方针政策及实践的相关分析,其特质可以归纳如下。

表3 1953—1956年参加业余文化学校和职业技术学习的人数(万人)

表4 劳动者年工资总额与年平均工资情况

首先,为了快速培养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以及生产所需的骨干人员,不仅确立了相关的学制,而且在课程设置、就学时间等方面均能因地、因时制宜。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培养一批迄今为止备受冷落的工农无产阶级,使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骨干人员。这既是增强当时国力的需要,也是建国初期重视发展重工业这一国家建设方针的客观要求,因此,人才的速成就成了教育发展的核心课题。

其次,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职工业余教育计划的全面制定以及指导的强化,特别是职工业余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与同水平的普通学校基本相同等方面可以看出,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提高工作即教育质量的提升措施也日益受到重视。

另外,此时期的教育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是高度的计划性与冲破此计划的群众力量之间的极具戏剧性的矛盾。这一时期,在普通教育和工农教育方面,出现种种发展难题,群众自身所拥有的力量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根源在于以错误的提升质量为目标的“正规化”思想,故在之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工农业余工人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梭镖
为业余棋手诊脉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