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斌 刘丽丽
【摘 要】本文以广西为例,分析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短板的三大措施:实施“2+3+N”人才计划、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搭建“一站式”平台,旨在构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生态,盘活本地人才存量,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短板。
【关键词】广西 人工智能产业 人才短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066-03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广西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新产业、新业态,不仅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还推动了全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广西培育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当前,业界对人工智能人才求贤若渴,而广西乃至全国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应用型人才缺口大、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短板,是广西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紧急任务。本文提出通过实施“2+3+N”人才计划、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搭建“一站式”平台三项举措,构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生态,盘活本地人才存量,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短板。
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现状
2018年4月,广西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涌现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50亿元,通过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其中特别提到“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在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先行试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广西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启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广西结合区内实际进行人才培养工程试点,积极动员阿里云、科大讯飞、华为、商汤科技、中科曙光等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企业在广西布局,组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大力建设人工智能学科,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落实人工智能教育谋划,为广西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些学院和专业成为近年学生的志愿填报热点,其毕业学生成为各大人工智能企业重点挖掘的对象,往往未毕业就已经被预订一空,为大力推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吹响了前奏曲,提供了宝贵经验。以南宁学院为例,该校在区内率先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建中兴通讯工程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等产业学院。2020年10月,该校举办的“广西ICT行业人才生态建设2020年会暨2021届南宁学院ICT专业群人才见面会”,邀请36家区内外ICT行业和企业参加,参会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紧缺就业岗位900余个,而该校当年ICT专业群毕业生仅500余人,呈现“粥多僧少”现状。
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也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广泛应用,该领域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人才供给总量却严重不足,这也是我国各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社部2020年4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中指出,根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人,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2019年发布的《2019年度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16个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急需214个紧缺岗位,其中专业技术类人才需求最为迫切,占比高达82.71%;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专业的29个岗位中,紧缺度为“五星级”的岗位高达11个,占比37.93%,主要涉及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ICT专业群。
广西正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而数字经济所布局的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产业的落地刚刚起步,人才岗位的界定还在实践和探索之中。从国内和区内人工智能人才供需现状分析来看,未来广西在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产业上势必出现人工智能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而对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广西而言,由于薪酬福利、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劣势,在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中或将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支撑和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产业发展,这势必制约广西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专业师资匮乏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学科,教育资源不足、专业师资短缺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2019年,随着人工智能专业被列为新增本科专业并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广西部分高校紧跟时代潮流,在原有ICT专业群的基础上通过下设人工智能方向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而其师资队伍则是在相关专业教师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寒暑假短期培训班、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转型建立起来的。半道出家的专业师资队伍,未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难以有效支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南宁学院为例,除与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科大讯飞提供的师资外,该校支撑信息类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核心课程的教师仅7人,而且横跨了该校270名学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學技术等三个专业。据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在全国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180所高校中,广西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学院、北部湾大学、贺州学院和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等7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新专业。面对区内获批人工智能专业数量的增加、招生规模的扩大,这对原本就匮乏的师资力量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通过对广西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贺州学院和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等3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020年,这三所高校中仅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目前通过社会招聘形式花重金招聘了10名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工智能专业教师,且这10名教师除承担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外,还需承担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贺州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则是今年才启动人工智能专业教师的招聘工作,其中贺州学院拟招聘15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拟招聘2人,这两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紧缺,且该专业又属于新兴专业,师资队伍短板只能通过校内计算机专业教师转型和借助校企合作师资资源来解决。以广西获批人工智能专业的7所高校为例,若每校该专业招生100人,则承担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需要配备12人,7所高校意味着需要配备84名教师,而通过校内教师转型建立起来的师资队伍还需要承担原专业的核心课程。此外,全国近两年获批人工智能专业高校达215所,也就是说广西上述7所高校需与全国208所高校拼抢师资,突破人工智能专业师资瓶颈更是难上加难。
(三)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广西区内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闭门造车”,缺乏与企业、行业、政府的合作沟通,基于互为供需的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人才供应强行输出缺乏基于就业资源构建的支撑体系,导致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对不上”。例如区内相当部分高校都是基于政策倡导、社会热点等“从众心理”把最热门专业先申报招生,再考虑校企合作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以2020年获批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区内6所高职院校为例,查阅这6所高校官网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情况,仅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在专业申报前,与达内、华为、人工智能协会等企业、行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方式,破解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不联动”的问题。
三、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短板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通过实施“2+3+N”人才计划,破解人工智能人才困境;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为人才资源流动铺好道路;搭建“一站式”平台,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等三项措施构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生态,盘活本地人才存量,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短板。
(一)实施“2+3+N”人才计划,破解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困境
“2+3+N”人才计划,即:通过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驱动以提供“人才双选”和“伙伴实习生”两种人工智能人才补充基础方式,提供“售前”“售后”“服务”这三类新人在头部企业人工智能人才生态中的关键角色补充和提供销售、技术、服务N种培训认证赋能行动。具体措施如下。
1.两种人工智能人才补充基础方式扩充人才数量规模
一是推动“人才双选”,实现精准对接。由科技厅、工信厅、人社厅和教育厅统筹,联合人工智能产业头部企业,牵引其区内生态合作伙伴的人才精准对接,发布“区域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需计划”。教育厅结合供需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引导相关高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和专项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企业品牌植入、毕业生实习就业合作、项目外包等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适应岗位能力需求,并以高校为单位,每年举办双选会,提供批量精准培养的人工智能工程师,最终完成高校为企业发展精准输送高质量人才的目标。二是联合企业培养“伙伴实习生”。以行业企业需求清单为参考,探索校企合作新渠道,实行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真正把专业建设在产业企业的环境上,让专业发展扎根在行业企业中。
2.三类新人在头部企业人工智能人才生态中关键角色补充打造对口高质量人才
面向头部企业及其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售前”“售后”“服务”等三类新人在企业人工智能人才生态中的关键角色补充。一是联合栽培,确保人才来之能战。由教育厅、人社厅统筹,联合人工智能产业头部企业,牵引其区内生态合作伙伴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每校每年引入若干家人工智能行业企业,邀请人工智能专家入校进课堂,与高校师资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驱动专业与企业之间的日常互动,形成学校专业建设和人工智能产业企业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增加高校与企业的黏性,破解以前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仅限于招聘、调研的局面。二是资源共享,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无缝链接。高校主动发起资源共享,服务当地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基于人工智能学院,通过开放高校实训平台、教育课堂、科技项目等形式开展双向赋能活动,实现与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良好互动;基于当地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项目,师生组建研发团队,面向行业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完成方案设计、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与应用实施,最终通过全球销售渠道或合作企业的自我推广,形成具有市场价值的行业应用成果。
3.N种培训认证赋能行动满足人才需求多样性
一是建立认证机构,统一标准。由人社厅、工信厅、大数据局、教育厅统筹,支持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授权培训中心,覆盖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高校、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合作伙伴、集成商及客户,提供人工智能人才销售、技术、服务等系列培训认证赋能活动,推动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完善培训平台,助力人才成长。积极搭建人工智能领域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工程能力训练平台,推行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面向全区信息系统集成商,基于协议的合作形式建设区域人工智能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供“主动式人力资源成长解决方案”,破解人才发展瓶颈。
(二)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为人才资源流动铺好道路
一是与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签署《广西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在工信厅、教育厅统筹推动下,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用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专业人才;由各头部企业统筹,与其生态合作伙伴在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联动,为广西人工智能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二是竖起人才流动指路标。由工信厅联合头部企业,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导下,梳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标准,使人才精准面向产业需求和企业市场需求。三是发挥校企合作合力。由教育厅统筹,引导区内高校加强与头部企业及其生态合作伙伴签署《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合作备忘录》,在专业支持、师资共建、载体共建、育人共行、成果共行等方面形成合力。
(三)搭建“一站式”平台,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一是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加快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以下简称《纲要》),将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纳入《纲要》,同步由科技厅、工信厅、大数据局、人社厅、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配套出台《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行动计划(2020-2025)》,并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制订符合本地需求的人工智能培養政策,做到有文可依。二是提供“保姆”级服务。由各地市政府主导,围绕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科技立项、产业政策、经费支持等方面整合资源、技术,为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协同有关就业部门制订人工智能人才引进系列福利措施,并开通咨询渠道。三是建立权威人才信息发布渠道。联合高校属地科技局、工信局、教育局等与学校引入的人工智能产业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每年实施1次相关产业人才生态计划,发布1本产业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为政府机构、学术研究组织、行业协会、广大求职者与制造业相关企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总之,人工智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方向,解决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短板的任务迫在眉睫。高校应从源头上分析行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针对企业急需人工智能人才的现实,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短板,助力我国人工智能往更高一层发展。
【参考文献】
[1]费毛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展望[J].人民论坛,2019(24).
[2]李常官.玉林探索西部引才有效路径[J].中国人才,2013(13).
[3]刘党生.让AI拥抱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Z3).
注: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我区高校毕业生为例”(2021KY1783)
【作者简介】邓 斌(1985— ),男,广西岑溪人,南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丽丽(1990— ),女,安徽临泉人,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