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研究

2021-03-07 22:33席静雅郑州大学出版社
文化产业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亚文化时代背景选题

席静雅 郑州大学出版社

图书跨越历史和国界,是当今时代重要的文化桥梁。作为读者与作者的转译人,图书编辑是文化传播渠道的重要一环。文章认为图书编辑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助力经典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严控图书出版,坚守主流价值;打破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图书编辑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在余秋雨看来,文化则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文化传承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延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图书始终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凸显。

新时代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助力经典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经典的品读,图书则是经典传承的重要载体。正是有经典古籍的存在,中华民族才成为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历史记载的民族。古有孔子摘录上古史书编写《尚书》,刘向整理战国史书编写《战国策》;如今也有各大文史专家以写作的方式描述历朝概貌、考古中华文明。然而,由于历史语境与当下语境的差异,读者对经典的品读犹如隔着“传声筒”,史实经由不同的人传递,接收者接收时可能已与其原始样貌相差甚远。

新时代背景下,图书编辑的经典传承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图书编辑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编辑经典图书的过程中,既能通过添加注释表明文章的原始意义,又能结合时代背景预知读者容易出现的误读并提前给予解释,从而确保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不会失真,并在历史与当下的文化交汇中生发活力。

严控图书出版,坚守主流价值

编辑对于图书好坏评价的第一标准就是是否坚守主流价值。主流价值实际上是长时期内社会文化的集中表现,其本身决定了图书的出版价值。新时代背景下,碎片化阅读悄然兴起,国民图书阅读率降低,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面临一定的生存困境。在此情形下,部分出版社为了吸引更多受众而迎合公众偏好,在图书出版的内容选择中偏向趣味性。但倘若没把握好趣味性的边界而趋向媚俗,必定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书编辑在新时代的图书出版中起到了把关作用。编辑的把关体现在方方面面:在选题方面,图书编辑以“真、善、美”作为遴选标准,将“假、丑、恶”的选题剔除,从而确保图书传承的文化质量。在编辑方面,图书编辑不仅细致地订正作者的语言表达,还对其谋篇布局进行适当调整,从而突出图书的思想性,提升图书的文化价值。在出版方面,编辑需要确定图书的封面风格、腰封推荐、封底设计等,其既能以精美的设计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又可以警惕“标题党”“擦边球”的营销行为,从而树立文化传承的图书典范。

打破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是国家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文化隔阂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国家之间。图书超越了性别、种族、国界,不仅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文化桥梁,也宣传了国家形象。

新时代背景下,图书编辑在打破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2019年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主编、外文出版社推出的节目同名图书《世界听我说》(中文版、英文版)中,编辑选取世界各地优秀华人的真实故事,展现华人在海外各国的奋斗风采,通过输出优秀的图书产品进一步打破了中外的文化隔阂。此外,随着我国网络文学的兴盛,更是有不少图书编辑出于自身爱好,无偿地翻译和推介优秀的网络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新时代图书编辑传承文化的策略研究

当前,虽然图书编辑已经在文化传承中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与功效,但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更多挑战与机遇。新时代背景下,图书编辑的文化传承策略仍需大胆创新和有效落实。

文化暗合:创新传承方式

文化暗合指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将文化元素嵌入经济产品中。某种意义上,图书出版可以进行文化暗合应用。它不仅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还间接体现作者与编辑的价值观念,促进某一领域的文化传播。因此,为了弘扬新时代新思想,创新传承方式,将文化有效输出。图书编辑还可以从文化暗合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读者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开发中华美食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艺术文化等相关图书系列,并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嵌入图书产品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责任:提升专业修养

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经典书籍的人物事迹、事件典故被误解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图书的把关人和编校者,图书编辑必须要提升专业修养,肩负文化传承的重任和使命。

首先,图书编辑在选题、编辑、出版的每一个流程中都需要遵守职业规范。具体体现在,编辑的图书选题以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作为首要标准,既要发掘蕴含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质选题,又要筛除思想性不高、语言媚俗化的图书投稿,从而为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出版环境。此外,图书编辑并不只是“码字机器”,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转译人。图书编辑在审阅作者稿件的过程,要站在读者的立场,对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细致标注。尤其在解释文化典故时,图书编辑更需引用专家评论,从而确保文化传承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文化体验:巧用媒介技术

媒介即信息,在数字出版的新时代背景下,其早已成为编辑进行图书选题和图书营销的重要渠道。然而,类似于VR虚拟、AR媒介技术再次创新了互动的新模式,重塑着人与图书、人与文化的关系。

媒介技术的创新意味着图书编辑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文字表达,而要在图书中运用技术手段,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实际上,“VR+图书”和“AR+图书”的出版形式并不少见,早在2018年,《时代》杂志就曾推出AR封面报道。读者扫描杂志附加的二维码,即可观看封面故事,得到音频与视频的双重体验。

一方面,VR和AR技术所营造的沉浸感,将读者完全带入图书的文化情境中,从而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将在“VR+图书”和“AR+图书”的互动中采集并分析大量的读者数据,数据所呈现出的文化偏好将成为下次图书出版的依据,由此不断推动图书创新。

文化创新:协调主亚文化

主流文化,即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对人类生活产生主要影响的文化。亚文化则是一个与之相对的概念,即在小范围流行、对部分群体产生影响的文化现象。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关系对文化认同和民族聚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时代,艺术类和文化类的图书往往以主流文化为主,与部分青年群体所追求的亚文化格格不入。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编辑需要从既有问题出发,改变单一的讲述方式,营造平等、轻松的文化氛围,从而为主亚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与对话的渠道。如此前爆火的《故宫日历》就以不同的形式介绍故宫藏品、讲述明清故事,不仅引发年轻人的购买热潮,更以中华文化之美、工匠精神之巧,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实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创新融合。

笔者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编辑需要从文化暗合的角度出发,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图书馆肩负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修养,巧用VR、AR等媒介技术提升读者的文化体验。通过内容创新,为文化的对话提供渠道,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共迎文化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亚文化时代背景选题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