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研究

2021-03-07 21:20:20林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畲族宁德句式

林楠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畲族是我国南方游耕民族,大多数现居于我国福建和浙江广大山区,拥有十分悠久的民族历史。唱山歌是畲族的民族传统,畲族民歌的历史悠久,伴随畲族祖祖辈辈,沿袭而来,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畲族民歌形态,包括叙事、代言等形式,内容丰富、唱法独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宁调是福建省宁德畲族民歌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研究福宁调的歌词、句式以及旋律可以提高民众对畲族民歌的整体认识,感受畲族民歌中深刻的内涵和艺术元素,从而喜爱上畲族民歌,为畲族民歌的传播和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良好基础。

1 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发展现状

宁德时隶属于福建省,又称为“闽东”,地处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宁德畲族民歌主要以福宁调为主,是山歌调中的一种,内容包括叙事歌、杂歌以及仪式歌等,歌词精炼、句式灵活、旋律优美,极具畲族民族特色[1]。唱山歌是畲族由来已久的习俗,是畲族人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日常劳作、生活以及情感的艺术表达,在各种节日、婚丧嫁娶、田间劳作以及迎客等情况下随处可听到动人的歌声,是畲族独特的待人接物之道。

畲族是一个游耕民族,长期以来都是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方式,畲族人民遍布整个闽东山区,因此使得畲族民歌也出现了较多中表现形式,福宁调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畲族民歌根据歌曲内容题材的差异可以分为叙事歌、杂歌和仪式歌,曲调类型主要包括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宁德畲族民歌福宁调是3个调中的一种,山歌调还包括福鼎掉、罗连调、景宁调、文成调等。畲族民歌中不同的曲调之间稍有差别,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的共同点,互相影响,又相互独立[2]。福宁调在福建省宁德及周边地区的传播度非常高,可以说是畲族民歌中最流行的一种,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曲调,将畲族民歌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当前的艺术文化大背景下,宁德畲族民歌中的福宁调也获得了发展良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宁德当地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熟悉福宁调,使得福宁调变得更为家喻户晓,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在网络逐渐发达的背景下,福宁调传播的途径也丰富了起来,但是整体的传播效果十分有限,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音乐文化整合、明确传播方式、打造音乐品牌等,需要在今后的音乐事业中继续努力,为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音乐特征分析

2.1 福宁调歌词语言特征

畲族民歌历史悠久,是畲族民众的习俗之一,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畲族民众将唱歌作为一种“歌言”,即歌曲语言,并且经常性的通过唱歌去抒发个人情感,因此使得歌曲的歌词内容十分随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福宁调作为宁德畲族主要的山歌曲调形式之一,其本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口头艺术,所以福宁调歌曲中的歌词都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随意性,内容丰富。根据畲族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来看,福宁调歌词的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人们生活真实写照,是畲族民众日常劳作、生活、历史传说、礼仪、男女感情等具体事务的客观反映,歌词内容和组织结构的特色都非常鲜明[3]。福宁调的几种主要表达形式中,除了仪式歌之外,基本上福宁调的歌词都是畲族民众在演唱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出来的,同时又不是随意创作出来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格律和规定编创而成,其中彰显了畲族人民的智慧。

例如,福宁调《雨落篱园花正开》[4]中的歌词“你是上坪嫩花青,我是半天云雾来,娘是半天云雾雨,点点滴落郎身边。一树白花园内青,黄云载雨天上来,郎是花树娘是雨,雨落篱园花正开。”其中运用了同类词“嫩花”“云雾”和“白花”“黄云”进行了对比,使得歌词整体结构看上去非常有层次感,并且从不同的层面去描绘男女情感美好的生活画卷。另外,歌词中的“郎是花树娘是雨”中运用了双关比喻,将福宁调的艺术韵味凸显出来,并且形成了一种既含蓄又明快的歌词风格,民族特色十分强烈。总体上看,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歌词创作是随意中带着规则,要求创作者从自己当时演唱的情感、环境以及演唱对象等多方面因素入手,通过智慧进行歌词创作,并且需要在歌词中融入多种文化,将各种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有机融合起来,进而提高福宁调歌词整体的规整性和艺术性,使得福宁调朗朗上口,广泛传播。

2.2 福宁调句式结构特征

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歌词是比较随意和即兴的,但是也不是毫无章法的创作出来的,否则不会在当地广泛传播,并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宁调的句式结构通常为一句7个字,每个段落由4句歌词组成,并且唱歌的形式是分节歌,歌词形式比较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福宁调的文学性。总之,福宁调句式结构特征也成为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之一,并且与其他的畲族民歌一样,大多数的歌曲句式结构都会遵从这一个结构特征,偶尔也会出现其他结构的句式,但是比较少见,并且传播度不高,仅在小范围的畲族群体中传播,影响力较小。例如宁德福宁调歌曲《月出东边照过来》[5],其歌词的第二句就不是七言一句的句式结构,而是六言一句,歌曲第一句是“月出东边照过来”,而第二句是“月内树,嫦娥栽”。再比如福宁调歌曲《房门诗》,是五字四句体式的歌曲,与常见的七言四句为一条的句式结构差异比较大,但是整体表达的寓意和歌词内容是大相径庭的,其中的联系十分密切。

从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句式结构上来看,福宁调的句式结构特征是比较鲜明的,虽然偶尔可以见到诸如七字六句结构和五言四句结构形式,但是在每句歌词字数和句体上的变化不会特别明显,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每句歌词的字数相同或者规整,并且上下句的呼应到位,整个歌词和句式结构上非常工整。而宁德福宁调以外的畲族民歌,在歌词创作和句式结构上的变化会更加丰富一些,每句歌词的字数可能都不一致,并且上下句的衔接没有福宁调那么自然和顺畅,但是歌曲中的歌词依然内容深刻、丰富,传唱度依旧。

2.3 福宁调旋律调式特征

宁德畲族民族歌曲中的福宁调除了在歌词创作和句式结构上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以外,在旋律调式上也充分反映出畲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内涵。宁德畲族民歌福宁调的旋律调式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加工形成的,在歌曲节奏节拍和旋律调式都得到了当地畲族人民的一致认同,并且一代代传递下去,从而形成了目前我们看到、听到的这种福宁调旋律调式,并且在畲族民歌中展出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6]。宁德畲族福宁调主要有独唱、对唱以及轮唱形式,其中轮唱又称为齐唱或者“双条落”,在畲族青年男女娱乐活动或者田间劳作中经常可以听到,唱法十分丰富,但是整体的旋律调式具有统一的风格。

福宁调的节奏节拍多数情况下是一字一音一拍,没有长时间停留的长音,歌曲节奏律动均衡并且轻快,规律重音不明显,很多歌曲听上去都近似6/8拍,偶尔也会出现3/8拍或者5/8拍的情况。除此以外,还有部分歌曲的构成是混合拍子,具体是由上述提及的拍子形式混合而成的。福宁调的旋律调式是非常多的,其中包括了我国民族五声调式的全部类型,五声音阶调式是福宁调的基础,核心音是“宫”“徽”“羽”3个音阶,基本旋律是“do、la、sol、mi、do、re”,大六度的“do-la、do-sol”是主要旋法,旋律调式的主要特征是纯五度跳进间迂回级进,所有的音域都在一个八度内,少数情况可以出现十度,由低音la一直在高音do,将畲族质朴、含蓄的民族性格通过福宁调的节奏节拍彰显出来[7]。在福宁调的歌曲中,基本上每个乐句都是以“羽”音为乐节落音,月句的均落音通常上使用的是“商”音,旋律调式的运用十分完整且自然。

与大多数中国民歌一样,宁德畲族民歌福宁调中也会使用到一些衬词,衬词但是衬词使用的比较少,并且单一,“啊”“呀”等衬词在宁德畲族民歌福宁调中偶有应用,多数是用来在乐句中表示感叹,或者在一句七言歌词中进行断句,例如,在第四个字进行断句时,使用衬词可以填补旋律音,提高歌曲歌唱性。

3 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艺术价值

畲族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长期游耕在我国南方,聚居在福建省和浙江省一带,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畲族民歌,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社会影响[8]。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畲族确是一个饱受压迫和歧视的民族,畲族的民歌也没有受到关注和重视,使得很多优秀的畲族民歌文化失传,给我国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新中国成立以后,畲族民歌逐渐受到了民族音乐学者的重点关注,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于畲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课题,使得畲族民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被大众所认识和熟知。宁德畲族民歌中的福宁调作为一种流传度较高的形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反映出畲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风土人情,极具畲族民族特色以及闽东一带的地区特征,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艺术文化发展而言,都是具有非常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的,其中包含的艺术价值也是非常多的,需要获得大众的认可,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福宁调的传播和推广,加强艺术研究,促进畲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

4 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宁德畲族民歌汇总福宁调的歌词语言特征、句式结构特征以及旋律调式特征都十分突出,真实反映了畲族文化和习俗,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形式,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基于此,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面对宁德畲族民歌福宁调传承与保护问题时,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百姓层面,都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艺术文化环境,对福宁调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根本原因,例如传播投入不足、社会宣传不到位、研究课题少等,进而利用现有的条件全面开展福宁调传承与保护工作,扩大其社会影响范围、增强影响力[9]。例如,宁德当地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协同合作,开展文旅一体化活动,将宁德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起来,互相带动,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福宁调的音乐魅力,并且从中获得艺术审美,进而推动福宁调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福宁调作为宁德畲族民歌中的典型代表,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其特有的歌词语言特征、句式结构特征以及旋律调式特征,共同打造了具有宁德畲族传统文化色彩的音乐形式,在宁德地区广泛传播。基于此,为了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同时也为了推动宁德畲族民歌福宁调的进一步传播,当地有关部门需要立足于我国现如今的文化艺术环境,深入挖掘福宁调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元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福宁调的社会宣传与推广,让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喜欢传统音乐文化的人都可以了解福宁调,并成为福宁调的传承者,共同肩负起福宁调以及畲族民歌的传承重担,促进畲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畲族宁德句式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04
畲族三月三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 07:56:24
畲族民歌
心声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