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曦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本质是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对其他突发事件,其危害涉及社会公众健康,影响范围更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范围广,牵扯到整个社会系统。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国家卫计委专家组初步判定该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球有超过15亿年轻人现在无法到校上课。针对高校无法正常开学导致的学生心理变化,亟待教师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和疏导;从高职院校教师角度来说,突变的工作状态可能带来职业倦怠、躯体化症状、攻击行为等心理问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素质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坚实基础,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亟待关注。对此研究,主要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和突发事件后教师心理干预方法3个维度对CSSC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尝试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成因,提出有效可行的心理干预方法。
高校教师的心理状态是检验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尺,也是学生心理状态的指向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一直得到学界关注,学界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把握一般以心理量表数据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变量进行分析阐释。
喻红梅(2004)从性别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师躯体化因子分和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男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因子分高于女教师,女教师的抑郁因子分和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教师[1]。王子(2015)认为高校教师在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男性的压力都比女性大;女性较男性而言,生活习惯较好,更能坚持锻炼和按时作息,并且对收入的不满意程度较低;人际关系方面,男性和女性差别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于美亚(2019)在《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女教师心理问题在中度和重度以上症状的比例为9.40%,男教师为4.20%。这与女教师的家庭责任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女教师一方面要教学,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提升学历,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家庭,如生育、抚养子女等,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就会导致女教师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由此看出,高校教师的性别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非绝对值。
从年龄层次来看,中、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显著。有学者认为36~45岁高校教师感受的整体压力较大,25~35岁其次,46~55岁再次,而56岁以上教师感受到的压力较小;生活习惯方面则是56岁以上教师生活习惯最好,而36~45岁最次。于美亚(2019)对不同年龄层次教师进行比较研究指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异常率最高的是31~40岁年龄组的教师,达到15.60%;剩下依次为41岁以上年龄组为6.80%,30岁以下年龄组为3.50%。中青年教师大多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期望和社会期望较高,除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科研、行政职务等工作,加之家庭负担重,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朱瑜(2019)在《社会支持视角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一文中专门阐述了青年教师面临着社会、学校、工作、个人和家庭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必然会受到挫折和失败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产生低成就感、自卑感和不协调的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
高校中横向的岗位序列和纵向的职称序列都会成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变量。如行政部门教师感受的考核、晋升的压力及人际关系的压力较大。讲师感受的整体压力较大,教授和副教授的压力大体相似;在生活状态方面,教授比副教授生活规律,讲师的生活最不规律。贾一凡(2018)在调查教师中发现,教授轻度心理压力比例为82.80%,重度心理压力比例为8.60%;副教授轻度心理压力比例为72.40%,副教授重度心理压力比例为19.00%;讲师轻度心理压力比例为65.60%,讲师重度心理压力比例为34.40%;助教轻度心理压力比例为72.10%,助教表现出重度心理压力比例为23.80%。综合来看,教授和副教授表示没有压力或轻度压力有着较高的比重,在重度压力教师中,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比重依次降低。
高职院校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来源于社会因素、工作因素和个人因素。
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因素有显性或隐性的特征。秦彧(2005)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跨世纪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发展造成的冲撞,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不适应,以及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和自身理想角色的要求等。秦平(2006)撰文指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成因主要来自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社会的高期望值[7]。陈卿(2015)在《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一文中提出:在根本上,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均可归因为社会影响因素,即自我角色期待与现实社会角色的错位破坏了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基础,动摇了其作为高校教师职业的价值信念,在求变而未变之间发生了倾斜与失衡。综上所述,社会因素在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意识层面中的落差一旦失衡,便会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重要因素之一。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源于工作压力。宋君华(2007)提出教学专业及技能、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学生管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的问题是构成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马思(2018)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分析成因来自工作对象的不同和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8]。李亚云、董爱国(2018)在《高职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将近一半的高职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症状明显,去个性化症状较轻;高职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职业倦怠越严重,心理资本就越贫乏。于美亚(2019)认为工作压力和职业发展是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主要成因[9]。同时,杜本峰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高于其他人群。刘冬莹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应激强度高于其他人群。从表面上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压力不及本科院校教师,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高职院校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高层次、高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目标,既要有创新,还要讲求实践。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逐渐增加,过度的紧张、过强的压力、反复的挫折都易引发心理异常,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在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中,其个人因素不容忽视。余雷等学者(2012)在《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教师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缺少锻炼、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等。余彬(2016)以贵州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对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良的教师占调查群体的24.49%。对于高职教师群体而言,他们在工作中产生的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多角色形成的矛盾冲突,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适应不良,并形成恶性循环。徐佳(2018)指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高职院校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教师个体心理因素的多方作用下形成的[10]。教师个体心理对情绪的控制会导致工作的低创造性、自我价值的否定以及回避的应对方式。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缺失的人际关系以及缺乏理性的情绪控制都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隐患。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关于突发事件后教师心理干预方法,董波(2009)撰文提出灾后教师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系统全面的心理跟踪测评和诊断,及时进行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谭友果等学者(2010)在研究汶川地震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主要以认知疗法为主,结合部分短程精神动力学方法进行连续心理干预。地震后2个月灾区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排序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等,缓解程度最高的是躯体化、睡眠、强迫因子。灾后8个月,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显示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效果。张冬梅(2012)提出在校园自杀事件后应该根据教师评估心理危机程度,通过个案心理咨询、小组心理辅导、集体心理辅导、媒体支持等方法进行分类干预。陶明达(2013)等学者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随机选取北川教师8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试和分析,之后对教师通过制订分类心理干预计划、心理讲座、心理旅游、团体培训和个体咨询进行长期阶段式心理干预,2011年对同一群体用SCL-90进行干预后测试之后进行对比分析,2008年比较突出的心理影响因子是强迫、躯体化和抑郁,2011年突出的因子为强迫,躯体化和抑郁问题已不是很明显。此结果证实通过3年综合性、持续性的心理援助作用下,教师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白玉萍(2018)指出在校园自杀事件后采用的是严重事件应急晤谈(Critical-Incident-Stress-Debriefing,CISD)的标准模式和流程进行心理干预。
以上学者均以测评和诊断为基础,结合教师的职业特征,针对突发事件后的特殊心理问题,提出多种实效性教师心理干预方法,但鲜有学者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提出测评与干预同步进行的多维立体心理干预模式。我们努力探索,在延续高校教师心理研究的基础上,细化高校教师心理分级干预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特指高职院校教师,使其更具针对性;将设定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分级干预的研究时间域,重点凸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后的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研究,更具时效性;将丰富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分级干预的实践模式,尝试运用PRECEDE-PROCEED模式9个步骤进行分级干预,更具操作性;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保障,更具综合性;将健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体制,注重教师心理干预常态化,更具系统性。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希望通过PRECEDEPROCEED模式的9个基本步骤进行系统评估,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构建横向分级体系和纵向分级体系,不断进行过程评价,探索有效可行的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模式,最终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