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芬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和创始人,他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他的思想和实践在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思想和理念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学习和研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越来越突出,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计的借鉴意义。
黄炎培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鼻祖,他用职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革新,用新型的、丰富的职教思想和实践为我国职教理论体系与职教实践活动做出了很大贡献,奠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重温和探究其职教思想特点,对于我国职教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激励作用。
1912年12月至1914年2月黄炎培担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负责全省的教育教学工作,期间他十分重视教育在生活及社会中的应用及作用,因为他发现学生学到的知识常常不能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而他感悟到各门学科教育注重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要做学合一,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由此他萌发了务必改革教育的思想。面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他深入社会调查教育状况并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了解了各级各类教育情况,掌握了大量的教学状况资料,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理论联系实践之重要性的文章,并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知识与技能并重”等理论与实际并行的教学原则。职业教育要求不拘泥于课本,把课本中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提升技能[1]。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其实用性、社会性越来越明显,它不仅促进了人的发展,解决了个人谋生问题,而且满足了社会经济上的需求,促进了国家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离开社会则无教育,大社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黄炎培及时总结经验,并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大职业教育”的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应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需要团结和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其根本在于“社会化”,要时时都体现“社会化”的办学方针,要处处都渗透着“社会化”的影子,要接地气,要契合社会的需求,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本质特征,为社会培养满足人类文明和发展进步的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黄炎培强调解决职业教育办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依靠科学的方法,遵循和推崇“科学化”原则,切忌盲目无章、随心所欲,诸如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都离不开科学化的办学方针。譬如在完善专业设置方面,应当首先考虑与社会产业需求衔接,做好产业需求调查,调查市场需求,了解社会职业岗位群对各类人才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做好人才培养方案或规划,这样不仅可以规避职业教育滞后性带来的就业困难,而且可以凸显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和超前性。黄炎培创办职业学校的初心是想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改变国家的积贫积弱面貌[2]。因为当时90%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缺乏教育,他们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黄炎培先生当时就指出,要改变贫困必须发展职业教育,而且职业教育要更加突出平民性特点,要体现实用性,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地位。
“学而优则仕”是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读书做官”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读书与升官发财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分子往往以做官发财为目的,导致读书者对做官发财趋之若鹜,而对人民、对国家及社会事业发展不屑一顾,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影响下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黄炎培多次出国多方考察,每次归国后通过分析和对比,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之不同,并撰写发表关于如何补救中国教育的文章以及尽己力发表关于倡导职业教育方面的演讲,为在中国推行职业教育做好舆论上的准备;1916年9月在其努力下江苏省教育会附设了以研究和倡导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职业教育研究会,为其推行职业教育做好了组织准备,1917年1月通过又一次对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国外考察,进一步坚定了其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雄心壮志,因为考察后他坚信了要使“国无游民,道无行乞,国家昌盛,民有乐生之感”[3],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也体现了黄炎培“职教救国救民”崇高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
黄炎培出生于礼教世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受儒家的“仁爱”“克己奉公”等思想理念的熏陶和影响,这为他成为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奠定了基础。为了革除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1914年至1917年期间,他致力于国内外的教育调研和考察,总结指出“中国传统教育诸多弊端之根源在于学校与社会的独立,以及职业与教育的分离”,为此他也提出了倡导“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国家最困难之生计问题”。在追求民主与平等的实践中,黄炎培目睹了劳苦大众的悲惨生存状况,这些劳苦大众都因缺乏教育而无一技之长,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劳苦大众的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和解决,国家就没有希望和未来,为此在中华职教社成立后,以爱国爱民为基础,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及革命志士的多方共同努力,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阶级运动高潮奠定了理论和政治基础,黄炎培即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时隔不到一年,其良师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在天安门前做了一次关于《劳工神圣》的演讲,在中华职教社及其学校的实践宣传演讲下,从此劳苦大众得到世人关注并着手开展如何改变他们命运的思考。黄炎培提出“劳工神圣”思想不是仅因为同情、可怜劳苦大众,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他们身上许多优秀的品质和潜在的力量,如勇于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等精神[4],因此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黄炎培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这块荒地时为什么要强调和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如在办职业教育过程中,“敬业乐群”始终是他提倡主张并高举的职业道德规范,他认为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益于国家即为上等,培养的学生必须要有责任心,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有高尚的情操,不脱离群众,在自己选择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
职业学校肩负着培育适合社会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黄炎培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驱,在成立中华职业学校时,就提出职业教育要理论与实践同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认为职业教育应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道德的培养这3方面的内容,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三者中,他尤其重视强调职业道德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思想观念,摈弃传统的“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束缚,并把“敬业乐群”作为当时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敬业”即对自己所选择和从事的职业要有责任和热情,要有事业心,“乐群”意指在工作中要有合作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奉献精神,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过程主张“敬业乐群”,主张“爱国主义”“劳工神圣”“诚信为本”等思想教育,其中“敬业乐群”可谓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也是其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对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这些思想对我们新时代弘扬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探究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1)工匠精神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报告中还指出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5]。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营造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社会风气和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工匠精神可谓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2)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在制作或工作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也是职业能力、品质及道德的综合体现,更是职业者对待职业的一种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它要求工匠须具备敬业、专注、精益和创新等不断突破自我的优秀品质。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精神能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职业道德素质指标[6]。
黄炎培职教思想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高度契合,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注释和拓展,上百年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工匠作为一种职业,职业教育对于“工匠精神”具有规范、强化的作用;黄炎培认为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可以促使人类进步[7],这也与李克强总理要求作为“工匠之师”的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讲解书本知识,同时要传授职业技能,为职业教育事业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理念相一致。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为服务社会、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生产力做准备,这与李克强总理强调的职业院校教师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各类具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人才,引导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要求基本一致。黄炎培一生身体力行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对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无可替代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科学化、社会化、平民化的教育方针,尊重劳动以及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大教育作用,而且对我国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工匠精神的弘扬仍然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并且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工匠精神”有很多的契合点,赋予工匠精神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人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用人观念的改变,“工匠精神”将成为各行业普遍的追求,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提高职业素质,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职业教育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