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琬堃,陈劲
(1.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00;2.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当前的大学校园中,“00后”是学校的主要学生群体。他们出生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思想前卫,紧跟时代潮流,平时生活中接触欧美、日韩等西方流行文化较多,其中难免混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糟粕,反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对他们形成成熟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当代大专生德育教育更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影响深远,对当代大专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文明历来以“德”为先,先秦时期三不朽之说就以“立德”为首,“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成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必备的素养。《道德经》中也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之人不认为自己有德,也从不自高自大,从而有真正的大德,而下德之人骄矜自满,如此便会失德无德。
在中华文明悠长的历史中,儒家孔孟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意思是,同情心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是智的开始。孟子强调了“仁义礼智”的重要性,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不可或缺。儒家“五常”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之一,值得我们在德育教育中推广。
除此之外,《吕氏春秋·必己》有言:“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身修养,不必苛求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首先正心诚意,提升自我修养,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功能等方面日渐形成、人格也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树立正确合理的指导思想,使他们正确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避免误入歧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积极进取的名言警句,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挫折,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开展新时代大学生自强教育。孔子“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他勤奋好学,愤而忘食,精进不休;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强调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试练,才有能力面对困难。又如荀子说:“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3]强调人们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进步,而不能指望上天赐予;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求索之路上追寻大道至理,坚守自己的理想,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认为人们应当蓬勃奋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周易集解》中还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5]勾践卧薪尝胆,苏秦悬梁刺股、司马迁忍辱修史,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这些先贤们积极进取的事例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生活、学业等方面全力以赴、奋发图强。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更要正确认识挫折,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困难,坚定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理想信念,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最终自我成就,抵达成功的彼岸。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她激励着我们不懈奋斗,更为新时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自成体系的思想巨著,是德育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是为德育教育提供的一个全新的思路与途径。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另外,北宋理学家张载也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校德育教育要深植于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将中国文化精神融入学生工作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内涵深刻的文化宝藏,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的人格教育与培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事例资源[6]。
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结合当代社会与教育现实,为学校德育树立了一个正确合理的指导思想,即立德、立功与立言。其一是立德,它是根本,也是基石,要求学生首先做到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德立身,才能达到学校德育最根本最基础的目的,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二是立功,它表示学生可以应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工作和生活,成就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做贡献,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用性。其三是立言,它要求学生在“立功”的基础上创新升华,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著书立说,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思想著作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的精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满足德育教育的要求,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工作。
(1)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积极人格品质的大专生为己任,并在制度层面设置更多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公共课程,系统地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也保障了学生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稳定的情绪。如因为现代大专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度普遍不高,了解不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意识淡薄,所以通过教授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人文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的积极人格品质,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8]。
(2)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大专生积极人格品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每到传统节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体验传统习俗,如包饺子、制作汤圆、制作月饼等,在团体活动大专生学会了互帮互助,也体验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而且学生也提高了自身的生活适应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和心理复原能力。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了环境的熏陶对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形成的必要影响。学校可以制定“双主体”的校园文化,既提倡尊师重教,又倡导爱护学生,营造互助互谅、团结友爱、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中国古代人民具有非常强的劳动能力。比如,鲁班发明锯用于生产劳动的故事,鲁班在生活实践中细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创造了很多木工工具,像刨子、锯子等。像鲁班这样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劳动水平,还帮助他人进行生产劳动,学校可以大力宣传推广学习。学校也可以大力推广创新创造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技艺小班兴趣教学,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艺,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有能力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甚至未来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对现代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也未曾过时。